康乔娜
“经常看到听到各种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心里就有个愿望,希望自己也能有块田,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种。”这是不少城市人的心声。
现在,一种按照消费者的要求或按照高标准进行农产品全程个性化定制的生产模式正走进市民。这种个性化的定制农业模式,也就是大家经常提到的农产品认养、认种。
这样的方式能否满足市民的要求?在推行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笔者为此采访了有关合作社和专家。专家表示,虽然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浪潮不断涌来,但要真正做到被广泛认可和推广并不简单,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模式的运行和推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农业定制”让消费者变“地主”
今年春节刚过,西安的冯先生就给陕西杨凌旺丰园果蔬专业合作社的总经理张红利打去电话,委托他再为自己种一棵葡萄树。“我去年花1000元钱认养了一棵大棚葡萄树,味道很好,我们吃得也放心,所以今年我又多种了一棵。”冯先生说。
“这种预定式的‘订单农业会给买卖双方带来‘双赢的结果,消费者能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而我们根据订单生产,生产多少就可以卖多少,互惠互利。”采访中,张红利告诉笔者,为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近年来,他们在原有果蔬包销定制的基础上,不断向农业定制、家庭农场方向探索,邀请用户申领认购果树、大棚菜。在合约期内,果蔬由合作社统一管理,成熟后,市民可享受到“自家”田地出产的农产品。
这就好比市民有了一个私人农场,他们可以随时到“农场”查看蔬菜生长情况、牲畜饲养变化、果树维护进度等。采访中,一些已经认养果树、牲畜的市民认为,自己认养的蔬菜、水果、肉蛋等质量比市面上的农产品更可靠,吃着更放心。
农业定制 渐成风尚
“过去我们总认为,吃鸡蛋不需要认识下蛋的母鸡!可现在,我们吃肉买菜却一定要认识养猪和种菜的人!”近日,在杭州工作的宋先生对笔者说。
据介绍,宋先生从2012年便开始委托浙江淳安老家的农户帮自己养猪,对饲养各个环节都有严格要求:猪儿们吃的是萝卜、青菜、红薯藤、南瓜,不用任何工业饲料,每天都在野外活动。在这种喂养方式下,认养的小猪猪肉皮薄骨细、肉质鲜嫩。春节期间,宋先生家吃的都是自己认养的猪肉,另外他还送了不少猪肉给亲友,反响特别好。
近年来,部分具备一定消费能力的城市居民委托农民通过认养猪的方法帮助自己养一头自然生长的猪,在猪长到够大的时候,从农户家里带回现场宰杀的健康猪肉。“价格高了不少,但我觉得挺值的。”宋先生表示。
目前,全国许多城市也出现了这种模式的应用,比如在天津,市民可以花3000元在西青、津南认养一块小菜园,吃优质的无公害蔬菜。在河北,市民可以花100~300元,到果园种植区认养一棵果树。市民还可以花4000~5000元,到津南、武清、静海等地猪场认养一头仔猪,5个月后就可以吃到自己认养的猪的肉。
无论在哪个地区,消费者只要动动鼠标,通过互联网就能定制一块土地种果蔬,或者认养牲畜等,“地主”可以在收成的时候收到土地产出的蔬菜、水果,吃到自家养的肉品,并可免费到当地住宿和旅行。
专家:根据客户需求建立信任,形成规模
农产品“私人定制”在满足一部分消费者特殊需求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有些消费者担心,定制的产品缺少检验检疫环节,可能会对食品安全造成威胁。对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王征兵表示,农产品“私人定制”是个新现象,是市场需求的客观反映。但从长远看,它只是目前农产品、食品供应链模式的一种补充。“要想知根知底,最好能实地考察。虽然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浪潮不断涌来,但是真正要做到被广泛认可和推广并不简单,认养过程中的信任非常重要。”王征兵表示。
如何增强这种信任度呢?在王征兵看来,首先土地的本底值要好,市民应尽可能选择经过认证达到高标准的基地;农场的投入品要严格遵守国家规定;农场主要按照高标准进行全程安全生产等。
王征兵认为,发展中,农场主应对化肥、农药等投入品有着明确的规定,按照有机操作规程进行全程操作,而且中间有技术人员进行全程指导,可通过视频摄像头、物联网等进行实时监控,有病虫害及时进行预警,产品的成熟度进行随时监测预报,产品成熟了还可以进行宅配。
“针对当前认养农场的价格还是略高,如何让老百姓都享受得起,而且能够更加便捷地进行相应的认养操作,这将是我们不断研究和深化的课题。”王征兵说。
他表示,农业定制这个模式可利用“互联网+”进行全程透明化的管理及服务,对认养农场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管,利用大数据分析,从源头进行供给侧调整,从而让更多老百姓有机会享受到个性化定制服务,把家庭农场作为自己的后花园,打造个人新鲜食品圈,成就城里人的都市田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