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苏鹏
恩索尔借着各种面具,勾勒出人性中的阴暗:伪善、卑鄙、虚荣、懦弱……面具背后, 唯一的真实是恩索尔对整个世界无奈的挑衅。
喧嚣得发狂,一群人的狂欢,我只记住了怪异的嘴脸,恩索尔关注的却是隐藏在面具里的丑陋。那一张张小丑般鲜红的大嘴、一双双不怀好意的眼神、一个个幸灾乐祸的表情,连孩子都津津有味,空气中弥漫着制造谣言的快感。
这是一出人间喜剧,抑或是人间悲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注定要在不得不接受的现实里,无休止的重复着人类的愚蠢,没有未来,没有悲悯。犀利的荒诞,隔了100多年再看,恩索尔简直为网络社交千奇百怪的病态提供了绝佳注脚。
明明是纵情欢娱的聚会,看罢让人毛骨悚然。在恩索尔眼里,人生原本是一台戴着假面的舞会,人们一面表演自己,一面伪装自己,迷失在自我虚幻的狂欢之中。恩索尔借着各种面具,勾勒出人性中的阴暗:伪善、卑鄙、虚荣、懦弱……面具背后, 唯一的真实是恩索尔对整个世界无奈的挑衅。
蔑视权威,不屑任何流派的恩索尔,自然也不被同行认同。在他的笔下,没有哪种规矩值得一提。他似乎从不画所谓的美好,反而更敏感地把人类自作自受的面貌呈现出来。拥挤、 癫狂、热闹之中,裹挟着刺骨的冷漠。
生活远比戏子无情,雕得人面目全非,如何选一副适宜的面具倒成了一个有趣的话题。社会学者戈夫曼认为,日常生活就像剧场,每个人都是天生的演员,只要站到前台,就会戴上假面具,有意识地通过各种符号美化自己,进行合乎他人期待的表演。
被修饰过的面具,难免成了局部的真相。尽管戏码、演技不一样,但人们还是主动或被动地戴上面具,涌入嘈杂的人流,合着社会的节拍,在物欲横流里苟且。不信摆在面前的真切,不堪去追寻曾经的初心。人人心知肚明,一切不过是逢场作戏,以一种掩饰去对付另一种掩饰,以一种局促去迎战另一种局促。当人们把面具佩戴得天衣无缝,就连自己都分不清哪个是面具,哪个是真容。
罗曼·罗兰曾在《约翰·克利斯朵夫》中放言“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 某种意义上,别让你讨厌的面具,轻易把你变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面具是个迷人的东西,会上瘾。岁月就在你和你的面具纠缠中,慢慢变老。201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居然是民谣歌手鲍勃·迪伦,消息一经传出便炸了锅,欢呼的人和攻击的人几乎一样多。有媒体曾如此形容多面的鲍勃“60年代亚文化梦想的代言人。70年代化过一脸浓妆,而后在药物滥用的迷雾中销声匿迹。接着重现人间,信了耶稣。80年代末,被当成过气角色一笔勾销,却又忽然改弦易辙。在90年代末开始推出毕生最强的若干作品。”鲍勃自己说“我戴着鲍勃·迪伦面具”,其实无论以什么面目出现,都改变不了鲍勃的本性。
有人曾问鲍勃最大的野心是什么?他说当个切肉的。追问:范围可否再扩大一些?他回应:切很大一块肉。“一些人要生存多少年,才能被容许自由;一个人要回转多少次,才能假装什么都没看见;一个人要仰望多少次,才能看见天空。”人生很多疑惑就像鲍勃的这首《答案在风中飘》,过往多少年,我相信真听懂他歌的人不多。
“只有上帝和野兽才喜欢孤独。”既然要戴着面具游走在人群里,更愿意像梁实秋那样:“我常幻想着‘风雨故人来的境界,在风飒飒雨霏霏的时候,心情枯寂百无聊赖,忽然有客款扉,把握言欢,莫逆于心,来客不必如何风雅,但至少第一不谈物价升降,第二不谈宦海浮沉,第三不劝我保险,第四不劝我信教,乘兴而来,兴尽而返,这真是人生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