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原传真
甘南藏区沿黄草原绿化固沙工程取得实效
玛曲有1.28万平方公里草原、562万亩湿地,是青藏高原最原始、最具代表性的高寒沼泽湿地。但从上世纪80年代起,由于过度放牧、鼠害及风蚀加重,玛曲草原以每年3.1%的速度沙化,大量湿地变成“黑土滩”。
在政策引领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藏族群众生态保护意识提高,开始自发加入治沙大军。2015年补播牧草5万亩,栽植云杉1万株、高山柳8万株,黄河边沙化地苗木成活率保持在90%以上,牧草成活率达到70%。黄河干流冲刷造成的草原破坏已经引起国家重视,目前总投资3.57亿元的黄河干流玛曲段防洪治理工程开工建设,通过修建堤防、护岸、护坡等工程措施,将遏制黄河上游草原生态恶化。
(姜伟超)
秦安县获全国现代苹果产业20强县称号
近日,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公布了全国现代苹果产业20强县(市)名单,秦安县被授予“全国现代苹果产业20强县”称号。
当天,2016中国苹果年会暨第六届山东沂源苹果节启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为苹果产业发展“把脉”,并展示了全国苹果产业发展的新科技、新成就。中国苹果年会是我国苹果产业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盛会。
(牛彦君)
岷县出口当归示范区入列国家级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公布2016年度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名单,岷县出口当归示范区榜上有名。目前,我省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数量增至7个,位列西北五省区第二位。
岷县是全国有名的道地中药材主产区,当归种植面积超过15万亩,总产值达到11.8亿元,全县当归人均纯收入达到2578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6.8%,是全县的主导优势产业。
(孙海峰李源)
高台县9万亩尾菜“华丽转身”
为了保障蔬菜产业健康发展,保护农村生态环境,高台县多举并措促进尾菜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2016年,全县建立尾菜处理利用示范点2个,开展各类试验示范17项次,示范面积达到3500亩,现已带动全县9万亩尾菜华丽转身。近年来,高台县不断壮大蔬菜产业,蔬菜面积达15万亩,蔬菜总产量可达到50万吨,产生尾菜19.5万吨。
(高秾静)
永靖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
作为一乡村碳化硅厂,永靖县三塬镇两合碳化硅厂,曾是一家年产值500多万元的高耗能企业,今年该厂全力发动转型引擎,发展现代农业(蔬菜)生产发展项目冷链设施建设,蔬菜冷藏储运库已初见规模。瞄准现代化冷链及设备对保障都市蔬菜质量和供应安全不可或缺这一基点,为了在现代农业发展“新引擎”占有一席之地,这家曾经的碳化硅乡村企业投资300余万元,着手实施蔬菜冷链建设工程,三塬镇两合碳化硅厂的转型堪称转型升级的鲜活样本。
近年来,永靖县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号召,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措施,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改造创新,发展培育新型产业,推动了全县民营企业转型升级。该县不断加强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向纵深推进,从资金、土地、财税、行政性收费、服务、管理等方面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扶持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交通运输和餐饮服务等行业中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营造了宽松的发展环境,有效推动了全县经济快速发展。
(范相英)
张家川县全产业链助力畜牧业发展
近几年来,张家川县通过探索,提出了发展以紫花苜蓿等饲草种植、牛肉养殖和牛羊肉产品深加工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助推畜牧产业发展。目前已建成牛、羊、鸡三条自动化屠宰生产线,年屠宰加工清真牛羊肉2000吨,年产值5000万元。有3座屠宰加工生产车间,1座分割包装车间,3座冷藏库,总容量为150吨。此外,联民畜牧养殖有限公司还注册了艾姆呢商标,主打清真牛羊肉产品,预计每年可深加工肉牛3万头,羊5万只,鸡90万只。精细加工的牛羊肉品主要以销往陇东南地区为主,同时辐射销往西安和兰州等地。
(田万宝)
古浪县首批职业农民“持证上岗”
9月14日,古浪县举办第一批新型职业农民颁证仪式,来自该县黄花滩镇、西靖镇等乡镇的30多名农民代表在颁证仪式上首先领到了新型职业农民证书。
根据《古浪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经古浪县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委员会评审,该县对2014年培育的124名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2015年培育的121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以及2014年、2015年参加省级培训的青年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12人,采取“个人申请、初级申报、审核认定、公示公告”认定程序,最终认定211名农民为初级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古浪县第一批取得新型职业农民资格的农民。
(王国栋)
山丹县小香菇“落地生金”挣大钱
近年来,山丹县大马营镇变环境劣势为优势,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引进香菇种植。远道而来的小香菇以生长周期短的优势,激活了全镇的经济活力、带动了农民致富的积极性,小香菇在大马营镇“落地生金”,推动着全镇快步走上“小康路”。
为了保证香菇品质,在镇政府的引导支持下,村上与张掖金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运用“水帘式温控”“立体型育菇”的生产技术,采取“统一建棚、统一制棒、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六统一”的经营模式。这种“政府+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让村民吃了定心丸,不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销路方面,村民们都不怕不愁了。
(闫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