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纯琳
(南京图书馆,江苏南京 210002)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贫困地区图书馆模式建构
朱纯琳
(南京图书馆,江苏南京210002)
“互联网+”;贫困地区;图书馆;文化建设
“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在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贫困地区的图书馆建设可以借助该机制,大力拓宽和丰富图书形式、图书来源渠道和文化服务方式,以做到制度扶贫、智慧创富。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解开贫困枷锁,彰显发展活力,归根到底靠的是内生动力。要使地方稳定地走上致富之路,还需要建树‘源头治贫’的理念。”从根源上来说,贫困不单纯是经济问题,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贫困不单是物资资源的匮乏,还是社会文化资源的缺失,即知识、信息、概念和社会心理等文化贫困[1]。文化扶贫作为造血式扶贫的一种主要形式,主要是通过政府和社会组织以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为贫困地区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创设文化阵地和活动平台,普及文化知识和科学常识,提升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以激发贫困地区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提高贫困地区自身的“造血”能力。在实现“扶贫扶人,扶文扶智”的过程中[2],图书馆也应当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市场经济迅猛发展、信息高速传播甚至出现信息爆炸的时代,在“互联网+”的语言范式之下,图书馆作为一种公益性的文化事业机构,如何在其中发挥作用,如何发挥自身功能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了一个现实的课题。
2015年3月5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为标志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经济社会生活的渗透率越来越高。“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优化重组设计、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并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业务与新模式,构建连接一切的新生态,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施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互联网+”将从经济结构优化、业态结构优化、市场结构优化三方面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
“互联网+”背景下的贫困地区文化扶贫具有以下六大特征:①跨界融合。“互联网+”时代鼓励变革,推崇开放,文化扶贫要将多种要素融合其中,实现群体化协同合作。②创新驱动。传统的输血式扶贫已经无法满足现今的文化扶贫需求,因此,只有通过创新驱动发展,借助互联网的特质,进行自我革新和多位并举,才能更好地发挥科技的力量。③重塑结构。信息化、全球化、网络化已经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原有的经济、社会、文化和地缘结构,议事规则和办事流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虚拟社会中文化沙漠的填充也有很多的不同。④尊重人性。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一切扶贫工作的开展都是为了尊重人性,保障各地群众之间的公平共享以及代际公平。⑤开放生态。互联网是一个开放式的空间,推进“互联网+”思维在扶贫工作中的运用,就是要打破固有的思想框架,消解制约创新的环节,充分利用贫困地区的本土资源,开创出多种“文化扶贫,图书培智”的路径。⑥连接一切。互联网的发展缩短了人与人、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距离与间隔,“地球村”的出现也说明发展的均衡化是有必要并具有可行性的。充分运用互联网,实现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共享是“互联网+”的目标。
政府要加快推进“互联网+”文化扶贫,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强化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破除信息阻碍和传输瓶颈,促进信息的共通和共享,使文化方面的公共服务能够延伸到东西部和城乡的各个角落。对于不同群体在图书阅读方面的需求,通过网上征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网上分享并附加线下配送等方式,实现图书馆的电子化和数据化。
图书馆作为整个社会文化系统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对知识的收集、加工、存储、传播等,担负着传承文化脉络、普及文化知识、提升文化素养、促进文明开化的历史使命[3]。现代图书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对互联网的崛起,需要提出新的发展策略,满足各个主体之间的信息需求,实现网络科技成果在文化事业中的延伸和发展。
2011年,我国开始开展“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随后在总结首批试点的省级馆和市级馆的经验的基础之上,继续扩大了图书馆的数字化工作,目前已经建成了总数过万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和文化服务站,形成了省、市两级相互配合、各有侧重的数字化文化传播机制,相应的数字化资源保有量已经超过560TB[4]。“互联网+”的本质在于信息互联和对信息能源的充分利用,在信息化时代,信息已成为决定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和方向的基础性资源。“互联网+”的模式可以打破信息沟通和传播的限制,实现图书资源等信息化资源在不同主体、不同地域、不同部门之间的无间隔流动。
在网络化的时代,图书馆的文献在来源渠道、途径等方式方法上都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但是网络化信息服务建设又将二者紧密地联系起来,共同为文化的传播尤其是文化扶贫提供物质性基础。二者的正相关性也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2.1保护区域性特色文化的传承
贫困地区往往是交通较为闭塞或者是文化教育普及度不高的地区,这二者既给该地区带来了贫困的烦恼,同时也为该地区保留传统文化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和文化空间。通过互联网事业的发展,可以对贫困地区所流传下来的具有当地特色的区域性文化资源进行系统的加工、整理、汇编,将人类的文化发展印记通过全新的载体保存下来,保护了人类文化遗产。
2.2普及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图书馆作为一个物理空间,其主要的功能就是储存、传递书籍和各种文献资料,促进文化在人群中的传播和普及。互联网络之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资源,其传播具有迅捷性和无序性的特点,是当今人们获得资讯的主要渠道,故而互联网络的发展给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提供了新的活力。此外,通过对多媒体软件的运用,建立网络教育与实体教育的无缝衔接也成为可能,图书馆除了具有物理层面的普及知识职能,还能够运用网络虚拟空间,实现远隔万里的视频教育,大大降低了受教育者的准入门槛,提高了社会大众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网络文明素质[5]。
2.3丰富区域内群众的日常生活
文化的进步彰显着文明的进步,文化事业的发展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前进步伐,图书馆承担着传承文化、繁荣文化、服务文化的责任。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开展,各类与互联网挂钩的工业、金融、通信、交通、医疗、教育、民生等方方面面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人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各地积极推动传统文化瑰宝与当代文化结晶的数字化、网络化传播,并与图书馆相互结合,形成了琳琅满目的网络文化平台。
近年来,虽然各地文化扶贫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部分短板,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缺失、资金匮乏、文化人才队伍不稳、文化体制混乱等问题制约了科技兴农的开展。具体到文化扶贫中的图书馆建设方面,即当前贫困地区的图书馆建设相对滞后,无法满足贫困地区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群众追求精神生活的需求以及改变贫困现状的需求。
3.1“贫困文化”制约了贫困地区对图书馆发展的需求
贫困地区在长期较为拮据的物质生活条件下,通过与外界发达地区的对比之后,形成了一种“贫困文化”,表现为包括小富即安、安于现状等特点的闭塞、惰性意识[6]。“贫困文化”的存在使贫困地区群众降低了对新生事物及文化知识的需求度,降低了对图书馆所代表的文化资源的需求度。此外,长期的贫困生活使贫困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重经济、轻文化的观念,其把精力主要投入到本区域内的物质文明建设之中,而不顾社会文化的发展,对于文化扶贫的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认识不足。
3.2区域“负文化”现象阻碍了图书馆功能的发挥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总体上的文化事业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文化认知能力均有了较大提升,文化事业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和繁荣。但是在部分贫困地区,尤其是在一些“老少边穷”地区,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和贫富差距的加大,人们转而寻求超自然的精神寄托,大批格调低下、内容庸俗的“垃圾文化”逐步取代传统文化进入到农村群众的主流精神生活之中,甚至出现了“反智”现象,封建迷信活动由此开始泛滥起来,阻碍了科学文化的普及[7]。
3.3贫困地区图书馆服务体系薄弱
贫困地区各级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对文化扶贫作用的认识不够到位,区域内的文化体系建设,所需要的资源和资金或是无法充分保障,或是不能充分利用,文化扶贫的制度目的在执行过程中往往无法得到很好的落实。以江西省为例,据统计该省2012年共拥有图书馆114家,大部分馆舍的建筑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很多乡镇的图书馆无电脑配置,社会各界捐赠的书籍即使运送到图书馆,也没有足够的空间存放、展示和阅览[8]。同时,图书馆的场地较小且事业经费不足,图书馆几乎成了摆设,文化读物无法订阅,工作人员也无法开展相应的宣传、教育工作。更严重的是囿于经费短缺,贫困地区的图书馆对于具有专业技能的文化人才缺少吸引力,缺乏专职文化干部,使得文化扶贫工作举步维艰。
寻找文化扶贫难以持续深入的症结,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已经成了文化扶贫工作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文化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图书馆应当利用互联网改变既有的管理模式,探索出符合新时代背景的图书馆建设模式。
4.1以互联网思维开发图书馆
“融入中国、融入大众、融入共识”是首届互联网大会对未来人类与互联网关系做出的一个判断。为此,在文化扶贫过程之中,应树立平台意识、互动意识和极致思维,强调图书馆建设与读者需求的双向互动,形成众创模式,凸显体验性,使以图书馆为载体的文化活动成为一种读者可以亲自设计、亲自参与、成果共享的平台,并通过平台的有序运行来降低图书馆的进入门槛、强化图书馆的软硬件建设、优化图书馆的阅读环境,让图书馆能够真正成为贫困地区群众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领地和首要选择。
4.2以大数据方式实现图书馆管理模式的转型
“互联网+”模式强调创新驱动发展和服务转型,在经济发展上集中体现为以市场为导向,在服务市场化的过程中,通过差异化的需求匹配,顺其自然地产生对创新的需求,实现差异化的资源供给[9]。在贫困地区,图书馆应因地制宜,针对该地区实际的教育水平和区域文化特征,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建立数据收集和分析中心,对主要的阅读群体和读者的阅读习惯进行处理,建立读者收据中心[10]。根据相应的统计成果来优化图书资源的采购和管理,改变原有的以供给为导向的形式,强调以需求为导向,充分考虑图书馆服务对象的阅读意愿和阅读需求,摆脱盲目采购、无序配置的模式,实现读者阅读需求与图书供给的无缝对接,通过定期定制和推送服务,为读者提供精细化以及个性化的服务内容,从而实现图书馆向智能化、服务化方向的转型升级。
4.3丰富图书馆日常运行的经费来源
4.3.1要加强政府资金投入。政府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建立财政资金对文化事业的专项投入机制,加大对各级图书馆、农家书屋、文化活动中心等相关文化设施的投资力度。同时,对于贫困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政府要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以便形成区域文化市场和资金链条,建立文化产业的造血机制。
4.3.2依靠互联网众筹机制,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充分利用新兴自媒体高效、直接的宣传效应,通过网站推广、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微博等形式发布贫困地区的图书馆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规划,吸纳公益性资金,收集公益性捐书,并且建立公示机制,对众筹资金和图书的使用和保管情况进行实时汇报。同时,对于参与众筹的人员,提供到当地参观、旅游、学习的便利,进行一定程度的反馈。
[1]辛秋水.建设新农村、改造贫困地区人文环境:文化扶贫之路是怎样开拓出来的[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37.
[2]黄廷安.浅谈贫困地区文化扶贫的现状及对策[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0(3):44.
[3]王炳南.浅析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图书馆事业[J].理论与当代,2011(4):29.
[4]刘炜,夏翠娟,张春景.大数据与关联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技术革命[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3(4):9.
[5]高媛.互联网成文化产业生力军[J].互联网天地,2010(9):25.
[6]熊伟,索新文,陈碧红,等.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馆点线制”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宝鸡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制度设计为例[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4):15.
[7]陈忆金,曹树金.城市公共图书馆读者信息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6(3):38.
[8]杨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野下的农村文化扶贫问题研究[D].南昌:华东交通大学,2015.
[9]姜奇平.“互联网+”与中国经济的未来形态[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5):53.
[10]冯永财.图书馆云计算的应用研究与实践构想[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7):26.
(编校:周雪芹)
2016-07-05
朱纯琳(1981—),南京图书馆馆员。
G250
A
1003-1588(2016)10-01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