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霖
近日,一部“纪录片爆款”火了,《了不起的匠人》前16期以5000万的流量,创优酷纪录片历史最高播放量。而同名展览“《了不起的匠人》亚洲手作展”也应运而生,在申城的仲夏火热开幕,自8月13日起在上海McaM明当代美术馆展出。
明当代美术馆是曾有“花园工厂”之称的上海造纸机械厂的工作车间改造而来,根据本身的U字形空间而设计成了下沉式舞台架构,层高15米的空间分为上下两层,总占地面积为3500平方米。无疑,这是一个宽敞的Loft式空间,下沉式舞台架构也更适合剧场、展演等活动。因此,要将这些“匠人”之“小而美”器物在这样的空间呈现出来,是一件很有挑战的事情。
匠人,古老手艺的传承,似乎是带着古木松香味的词。不过呢,这个展览却是由两个年轻的团队“知了青年”和“JillionArt Collective第四力量”联手打造。于是在这个展览中,不仅有一种传承、更有对话的意味。毕竟,文艺之事总是要有来有往才有活力。“知了万物”的一个品牌理念是希望通过展览、活动等在这个网络时代与人群发生联系,带给人们更美好崭新的生活方式。生活的质量往往体现在细节,而这些“小而美”的器物并非因着“缓慢手工”而显得高冷,抑或是因为“匠心匠人”的包装而只能“供奉”于展览或者纪录片里,它们都是鲜活的,因着每一个对天地万物和人之双手劳动力有执着、敬畏和赤子之心的人,诠释着不同的方式和态度。
而说到手艺传承,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是:我们总是在谈论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比如谈论最多的是中国戏曲,大多的讨论似乎总是围绕着这些艺术门类的本体,却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观众”,没有观众就没有群众基础,而来之于生活的艺术若没有了群众基础正如无源之水,何以为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展览的普及和展示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如何展示、如何呈现才能吸引到观众前来参观、讨论、互动,尤其是年轻一代的观众,并非那么简单。
匠心不应只存于液晶屏和手机平板,它更需要一个场景去展现,需要实地体验。“物”在展览中并不履行功能价值,而是披挂“展示价值”和“能指价值”上阵,见微知著。
展览带来16组手作人的作品,分别涉及木勺、烟斗、陶瓷柴烧、天目盏、旗袍、铁器、人偶、微缩模型、漆器、唐卡、纺织、古琴、团扇等,非常丰富。每一个匠人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可以在纪录片中追寻。展览的视觉呈现也是丰富的,并不杂乱,相反,利用了这个宽敞的空间,自行形成小场域。因此,在这一个个小场域里,一件器物,就能代表一种文化、一种精神。
当然,也正因为这样的场地,展览的难点也在于此:如何将那么多的作品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内集中展示,不至使其淹没,也不至使其突兀。此番,策展团队“第四力量”为每一位参展的匠人,根据其作品特点而特制展示方式。于是每一组作品都呈现出自己的能量,同时这些风格各异而鲜明的器物,却在这个特定的空间里彼此呼应。比如邓斌用漆器修补后的碗与董全斌完整的陶碗放在一起,诠释的是多元的美(完整或残缺);古琴、团扇的悠悠古意与旗袍的精致绣纹呼应,上古、中古直至近现代,载体不同,而内里却是一脉相承,若我们有心追寻这一线索的话,便能多体会一分展览蕴藏的节奏感之美妙。
值得一提的是,匠人黄强的那些大大小小的木勺,最能体现这种微妙的节奏感——简单,也是丰盛。一个木勺,简简单单,不过一掬一执,然其线条却是折弯得微妙至极。墙上挂着的一排大大小小的勺子、盘子,又似乎是一组装置作品,无声胜有声,很当代。
匠人陈灿聪的烟斗,也是“见微知著”的佳例,将复杂的工艺包孕在简洁利落的外形中,或许才是真正诠释“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的东方美学理念之所在。
“第四力量”策展人孙晨竹如是说:“我们以匠心致匠心,打破了传统的展陈方式,完成了这个勇气与文气兼具的展览。”
十年磨一剑,或许在如今这个高科技的“工业4.0”时代显得如此不合时宜。毫无疑问,发达的科技给予人类壮志凌云的展望,然而更为重要的是,人们如何在其中去迎接自己的未来。技术并不能完全解决这世界上的任何问题,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人总是不免感到无所适从的恐慌。实现愿望光有技术还不够,技术只有依托文明才能建立起宏大的伟业。而人类的协作与分工,这样的经纬纵横是古老又亘古的通行法则,社会的进步正是基于这样的法则而垒起阶梯。归根结底,我们还是要寻求我们文化的根基,从根基中成长并茁壮于未来。对技术捆绑、丧失灵魂的忧虑,过于依赖智能的下场,不外乎赫胥黎《美丽新世界》的图景;不然,人类历经数千年漫长历史,付出无数的汗水和智慧,结果我们把自己弄成残疾,但愿不会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