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翕娴
(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以跨文化传播的视角探寻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建设
马翕娴
(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欧大陆,途经多个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这一国家战略要顺利实施,需要依托经济和文化两大杠杆的撬动作用,在文化领域重要的影响方式需要以跨文化传播的手段来实现。本文试图以跨文化传播的视角探寻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达成文化的共识与协同。
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建设;文化传播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从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可以看出,无论哪一种经济模式的发展变化,都必将来源于文化的再次建构,文化的核心作用无疑在经济模式和社会业态中发挥着更为思辨的意义。丝绸之路恰恰是一条以经济交往繁荣文化、以文化交融带动经济变迁的东西方文化大通道。因此,在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这样一个重要概念和国家战略时,我们不得不去考量这条“路”的文化交汇点在哪里?又需要一种什么样的概念和方式去融合?所以,以跨文化传播的视角去看待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建设,在这样的背景下独居意义。
源于爱琴海沿岸的海洋文明形成了现代西方的文化主基调,经过工业革命的“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较强的独立、自由、平等的文化特质。而源于内河流域的农业文明,也造就了东方人“农业文明性格”,更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内敛自省的文化特质。基于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特质而产生的东西方文明恰恰交汇交融于古代丝绸之路上,这无疑具备极大的空间和时间跨度,对现实更具备标本意义。
在雅典卫城巴台农神庙女神像身上,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博物馆收藏的酒神巴克科斯的女祭司像上,飘逸轻柔的服饰正是东方丝绸的印证。罗马帝国的古典作家们把产丝之国称之为“赛里斯”。公元1世纪的博物学家老普林尼在《博物志》中说:“(赛里斯)林中产丝,驰名宇内。丝生于树叶上,取出,湿之以水,理之成丝。后织成锦绣文绮,贩运到罗马。富豪贵族之妇女,裁成衣服,光辉夺目。”①这里所说的“赛里斯”正是中国。而甘肃省博物馆所藏甘肃靖远出土的东罗马神人纹鎏金银盘、宁夏固原博物馆藏李贤夫妇合葬墓出土的鎏金胡瓶、陕西历史博物馆藏灰陶载物骆驼等都是南北朝时期东西方交流的物证之一。
大量以造像、服饰、乐器、食物、瓷器为载体的文化传播随着古丝绸之路贸易的发展渐进而逐步从文化交流上升到精神层面,宗教文化就是这种交流变迁的最大体现。如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景教等宗教文化通过不同的路线和途径传入中国,中国化的佛教以及本土的儒教、道教、民间信仰也经丝绸之路向日本、朝鲜、东南亚地区传播。
21世纪,当我们重启古丝绸之路时,这些由古至今的文化意像又浮现而出,指引着当下的文化之路、经济之路。
在现代化进程中,区域传播、经济合作和市场竞争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从国家发展和区域传播的角度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实质是将位于此经济带和地理带上的国家和地区联通,促进彼此物质与精神的相互交往、交流、合作、互动。因而,与沿线之国的文化传播也更需要彰显出文化的包容性与共通性。
因此,以跨文化传播的视角去应用解读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文化传播、整体文化交流都具备现实的操作性。
现代传播关系原本就体现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以当下的社会结构为核心基础的各类社会关系,如果从新闻传播角度看,人类正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推动下,经历一个巨大而繁杂的改变过程。这一改变过程,也是人类有现代油印报纸媒介以来最大的进步繁荣。毋庸置疑,随着媒介技术手段的变化革新,信息记录手段、处理手段的数码化,使得传播手段从过去的专有垄断到现在的大众普及,而信息载体和媒介的数码化,又成功孕育了信息开放和无限的共享空间,使得媒介与自媒介的界限日益难分彼此,这恰恰就是现代传播渠道的构成。
当今世界,没有任何国家、群体和文化可以与世隔绝或者自生自灭,新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建立让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云平台的长足发展让信息“浮动”在世界上空。在这样的背景下,跨文化已经从过去的时空悠然过渡到当今的世界,任何一种新的融合必将以跨文化的行动作为基础。
加拿大哲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说“媒体即信息”,马克思也曾经说“技术揭示了人类应对自然的方式”并创造“交际的条件”,人们从而可以相互交流。这样就会出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当媒体的介质发生变化的时候,人类的交流方式也会出现变化。在飞鸽传书的古代,媒介以纸为媒、笔为魂,传递出人类经济、社会、政治等多方面的信息。而在彼时,由于信息获得的技术手段匮乏,导致整体信息传输量并不饱和,社会发展速度显然比较缓慢。当人类进入工业革命之后,电话、报纸的发明,让信息的传递速度加快,人类获得信息的速度变快、反射弧变短,因而工业时代让人类文明又更进一步。进入21世纪,信息时代让地球成为“村”,大量碎片化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大脑和生活,判断、分析、接纳新事物的节奏越来越快。此时,传播的技术手段成为话语权的强力支撑,多一份的技术传播手段就多一份的传播效果和辐射面。
因此,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过程中,也正是跨文化进行的历程,对于现代传播技术的应用成为必然。通过以对信息体系的构建、传播载体的归纳以及传播方式的变革,来传导跨文化传播的理念和核心内涵,从而获得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过程中沿线国家文化、理念的认同,应该是一种趋势和果断的选择。
在强化传播技术手段和话语权建设的基础上,跨文化传播最大的导向应该是以科学的研判和跨文化传播理念打造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建设的开阔空间。
正如爱德华·霍尔所说:“文化就是交流,交流就是文化。”②对于文化的认同需要交流的方式去实现,而在交流过程中必然存在文化非认同心理,这是由历史、自然、遗传多种因素决定的。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中国人普遍认为纹身是隐含着青帮等黑社会群体的标志,而美国人认为纹身是一种装饰和个性化的装扮,非洲人则认为纹身是部族符号。文化差异决定了在文化交流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宽容、包容和理解,但决定交流的根本却是跨文化传播的普遍适应性。
霍夫斯泰德强调过:“文化之于人类群体正如个性之于个人一样。”③尊重个性于尊重个体而言至关重要,尊重文化于跨文化传播而言也至关重要,在对彼此文化尊重的基础上,多元化的了解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文化生态不能不说是跨文化传播的核心价值。
通过跨文化传播的视角建立起对文化整体的认知和文化个体的尊重,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既是一种科学的角度,也可以寻找到相应的理论支撑。英国政治家切斯特菲尔德曾经写道:“自世界肇事,从来没有两件完全相同的事情出现。”④人类的行为决定了人类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也正是由于这样整体与个体的完美结合,让人类文化熠熠生辉,让人类文明传承不息。而在丝绸之路这样一个漫漫7000公里、横跨亚欧大陆的狭长经济带中,又盛产着极为丰富的文化硕果,无论是中国境内多彩深厚的历史文化、中亚国家风格独具的民族文化,还是欧洲国家璀璨夺目的艺术宗教文化,都显示着人类文明与智慧的交融,都镌刻着从远古到现代的不朽印记。因而,对于丝绸之路通过经济建设而复苏文化交融,以期获得人类文明的共融共通,才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最为本质的内涵,也是最充满魅力和期望值的所在。
同时,在尊重文化整体性与差异性的基础上,推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相融共通,还需要尊重文化的客观性,这一点不可忽略。每个国家、每个个体都熟悉自己的文化,也倾向于通过自己的文化习惯去研究其他文化,因此,多数结论都带有本位特点和烙印,这是导致跨文化传播出现障碍的客观因素。对于文化客观性的认识,可以指导我们在跨文化传播时,理性客观地面对传播受众和范围,尤其要摒弃跨文化传播细节当中的敌意。这样的负面行为会违背大部分文化理念。“多样性不会导致分离,惧怕差异就是惧怕未来,对包容的正确理解和实施是福祉而不是负担”,这正是我们在建立跨文化传播视野时要树立的要义。
在理论性完备的基础上,跨文化传播还有一些实操性的观点也值得借鉴和推广。比如在2015年6月召开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传播战略研讨会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的20余位学者,就针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出了新闻传播战略、跨文化传播战略等观点。西北大学教授李利安认为,人类文明因互联网而成为点面互动的文化时代,让丝路经济带的人们沟通交流面临着更大的开放性和全球性。如今,多民族、多宗教和区域性政治、文化的种种表现与诉求,在网络时代可谓纷至沓来,迫切需要通过文化交流的方式谋求认知的更大公约数。也有学者提出,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地缘沟通与交流具备更大的开放性与全球性。丝绸之路沿线多民族、多宗教以及区域性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种种表现与诉求,在网络时代表现出更为复杂的特征,此时需要通过信息与文化交流的方式让沿线民众在平等的沟通与对话中,拥有更多的认同与包容,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持久繁荣。中国传播学会副理事长白贵则建议建立“区域性的媒体合作联盟”,在新闻传播教育领域开展合作,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培育人才。
[注释]
①晋·张华:《博物志(外7种)》,上海古籍出版2012年版。
②③拉里·萨默瓦·埃德温·麦克丹尼尔:《跨文化传播》(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13年版,第11页、第12页。
④切斯特菲尔德:《给孩子的忠告》,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年版,第78页。
G122
A
1005-3115(2015)24-00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