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杰
入伏后,中国东部城市进入了“烧烤”模式,火辣的太阳仿佛要蒸干大地才肯罢休。7月底来到山东济宁,刚下飞机滚滚热浪就让我这个宁夏来的妹子吃不消,不但被“烧烤”还被附赠了“汗蒸”,但这些丝毫没有影响我对这次活动的兴趣。
由中国画报协会、济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山东画报社承办的“游悟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济宁摄影采访活动”于7月25~31日成功举办。来自全国画报协会的20家媒体采访团成员,利用一周时间,采访拍摄了济宁市区以及泗水县、邹城市、微山县、兖州市等多个区域,留下来很多精彩的瞬间。同时也对“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有了立体、丰富的认识和感悟。
山东济宁,人杰地灵、文脉兴盛。孔孟文化、运河文化、佛教文化、水浒文化、梁祝文化等都是解读济宁的重要元素和符号。
京杭大运河,蜿蜒1794公里,从数百年流淌至今。一个城市有了河,便多了几分灵动与平和的气韵。而随着商业文明的发展,河水又负载起货物的运输流通,也给河畔两岸带来了富饶和繁荣。行走在济宁运河沿岸的小巷,杨柳低垂,燕声呢喃,有着几许江南气息。缓缓流逝的运河水,仿佛仍倒映着当年的繁华景象:船队浩浩荡荡,商旅熙熙攘攘,巷弄的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运河流经了济宁,改变了这座城市的自然面貌,带来了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这座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性情品格。清代康熙、乾隆南巡几度驻跸济宁。给济宁留下了许多与古人、胜迹相关联的街巷地名,如城隍庙街、皇经阁街、天仙阁街。济宁因而被誉为“运河之都”。
当儒学从济宁开始发源的时候,中华文明的历史轨迹仿佛就已经定格,孔孟诸人游走四方开坛讲学,开启的不仅是一个学派,更是一个时代。它们伟大的思想和发自心底的道义奠定了东方文明的基石,滋润的不仅是古代的中国,连整个亚洲都受其恩泽。千年之下,儒风不息,走在济宁这座古老深厚的城市里,从一砖一瓦间,从一草一木里,都能感受到儒风在新时代中焕发的生命。它和济宁独特的佛教文化,共同完成了此方水土温文尔雅的性格基因。
在济宁城里游走,很容易让人感受到一种传统力量的浸透,它仿佛穿越时间与光阴而来。“三孔”——孔庙、孔府、孔林,是曲阜独一无二的象征,也是济宁儒家文化的地标性建筑。当从这些府邸楼台间缓缓穿行而过的时候,萦绕于此间的温醇深厚的儒家气息便会扑面而来,让人感受到圣人的力量如同奔涌之海,在内心深处逐渐升腾。从金声玉振坊、棂星门一路经行过去,在大成门触摸先师手植桧,时光的痕迹印刻在上面,仿佛从未远去;在杏坛驻足,怀念先师宣讲治世理想,将仁义之种播洒到大江南北,海宇内外;在大成殿仰望楼阁台榭,感悟战争与和平交替的数千年,也无法撼动这传承不息的中华文明……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曲阜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参观考察,他强调,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距离儒学发端的时间,已经过去了2500多年,但这古老的传统文化并没有因为时间的绵延而零落,相反,它在当今社会更散发着熠熠光彩。在济宁的一些道路上,随处可见“德不孤,必有邻”“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出自《论语》的名句标语。这些简单的话语,是先人智慧的凝练,是如今社会对传统精神的回归。 在济宁乡下的儒学讲堂里,孩子们饶有兴致地念诵着古老的典籍,琅琅读书声里充满了童稚,也充满了认真。从儒家文学的发源地开始,儒学得到了新的传播方式,这是古老文化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融合,也是对习总书记呼吁坚持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的呼应。
泉水,是流淌在济宁大地上的清澈眸子。早在几千年前,泉眼就以小城主人的姿态,开始了自己的喷涌和流淌。一眼眼泉水,像一块块挂在泉林胸前的老玉,或轻扬曼妙,或动石勃发,喷涌着济宁大地的气魄和惊魂。千百年来,蓬勃涌动的泉水,一直是泉林不曾凋谢过的动人风景。泉林、沃野、城郭,使得泉林成为治愈的天堂。早在春秋时期,孔夫子即在此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之感叹;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誉之为“海岱名川”;《读史方舆纪要》及《山东通志》更称其为“山东诸泉之冠”。康熙大帝曾巡省方岳,瞻岱宗,祭儒圣,后至泉林;观诸泉,登陪尾,盛赞泉林乃“泉源胜地,圣迹所存”。乾隆皇帝对泉林情有独钟,先后九次驻跸,留下赞美泉林的诗文达190多篇,更有历代文人骚客赞叹泉林诗文200余篇。
“村座在山上,街口石头门,人住石头房,脚踩石头路,院墙石头垒,人称石头村”,这顺口溜里唱的村子,唱的便是济宁邹城的上九山村,据记载它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石村依山而建,九座山环绕四周,走进山村,一座八角形的水井映入眼帘。沿着蜿蜒曲折的碎石路前行,满眼望去,石屋、石院、石墙、石阶、石井,一个石头的世界奇观浑然天成。走在村中的小路上,几乎每走几步脚下便是一块巨大的岩石。顺着石头的纹路望去,许多村民的房屋都是直接建在岩石上。“门口的台阶是用旧的磨盘改的,家家户户都有石头做的神台。”踏着石台阶走进石门楼,便是石墙围起来的小院,小院的门上贴着大红色的对联,和周围的绿树形成鲜明的颜色对比,煞是可爱。院子里摆着石磨、石碾、石凳、石桌、石臼,除了石屋顶上的小灰瓦外一切都是就地取材的石头。村里老人说,这里都是几百年的老房子,牢固得很。
七天的“游悟济宁”活动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天气依然是“烧烤”模式,汗水在阳光下依然流淌,但我已浑然不知,不是习惯了炎热,而是被这片大地承载的深厚文化占据了所有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