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波++范曾丽++鲜雨潇++黎云祥
【摘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梦的基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和具体体现。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对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1、挖掘优秀历史,陶冶爱国情操;2、展示突出成就,坚定爱国信念;3、讲述丰富资源,激发爱国热情;4、宣传环境保护,增强爱国意识;5、列举先进事迹,弘扬爱国精神。
【关键词】中学生物 爱国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32-02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梦的基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和具体体现[1]。《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是青少年,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幼儿园直至大学的教学全过程中去[2]。”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并在课堂教学中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各学科知识互相渗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中学生物教材蕴含着丰富而精深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利用学科优势,对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是生物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那么,教师应该如何结合中学生物教材,通过切实可行的途径,寓爱国主义教育于生物教学中呢?
一、挖掘优秀历史,陶冶爱国情操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生物学方面有着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做出了巨大贡献。例如,早在五千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利用微生物的特性,在不完全灭菌的条件下,培育出具有优良菌种的酒曲用以酿酒[3]。公元六世纪农学家贾思勰,编著了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农学专著《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农、林、牧、副、渔、酿造、饮食等部门的生产技术知识,对古代农学的发展产生有重大影响[4]。明代李时珍,编著了举世闻名的医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提出了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为植物分类学做出了重要贡献[5]。介绍这些我国古代生物领域的历史和成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受到熏陶与感染,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
二、展示突出成就,坚定爱国信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生物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1965年9月,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获得了具有生物活性的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为人类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长征途中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步[6]。1999年9月,中国正式加入了人类基因组计划,成为参与这一研究计划的唯一发展中国家,并在8个月后完成了人类3号染色体短臂上约3000万个碱基对的测序任务[7]。2015年10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首位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并让世界再次肯定了中医药价值[8]。展示这些突出的科研成果,可以让学生们直观地了解到新中国的蓬勃发展,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激发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并进一步坚定爱国信念。
三、讲述丰富资源,激发爱国热情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有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动植物物种数量位居世界前列。我国生物种类约占世界总数的1/10,仅高等植物就有3万多种,木本植物有7000多种,陆栖脊椎动物1800多种,其中爬行类300多种,鸟类1100多种,兽类400多种,占世界陆栖脊椎动物种类的10%。淡水鱼已见记载的近600种,海产鱼1500多种,也占世界鱼类种数的10%左右[9]。此外我国还独有多种珍稀动植物,比如熊猫、朱鹮、金丝猴、水杉、银杉、银杉、珙桐等。在种群和群落的学习中,结合以上内容让学生了解我国动植物物种多样,资源丰富,可以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热情。
四、宣传环境保护,增强爱国意识
环境教育与当代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10]。由于我们过去对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缺乏认识,使得我国在这方面的宝贵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野马、高鼻羚羊、白臀叶猴、白鹤、黄腹角雉等近10种珍惜生物由于滥捕乱杀而基本灭绝;许多贵重药材的药源,也由于无计划的采集而枯竭了[11]。人类过度开采资源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巨大破坏,植被面积大量减少,导致水土流失、洪水泛滥、大气中二氧化碳与氧气含量失衡等。在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时,上述这些现状能让学生感受到保护环境的紧迫性和责任感,增强自觉爱国的意识。
五、列举先进事迹,弘扬爱国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和自强不息精神的伟大民族。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涌现出了许多怀着满腔爱国热情的科学家,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为民族之崛起,为祖国之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著名的生态、环境学家马世俊教授,他赴美留学先后获得理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后,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解决了我国千百年来不能根治的蝗灾问题,为我国环境治理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在国外留学期间被同行学生看不起,于是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后来通过刻苦的专研和不懈的努力,完成了导师都不能完成的高难度试验。新中国成立以后,童第周拒绝了耶鲁大学的高薪挽留回到国内,通过刻苦的科研揭示了胚胎发育的极性现象,并在在对核质关系的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12]。介绍科学家的高风亮节和优秀事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不仅让科学家成为学生效法的榜样,还能激励学生为祖国名誉而顽强拼搏,为祖国现代化事业奋斗终身。
参考文献:
[1]孔令然.爱国主义视域下的“中国梦”研究[D].洛阳:河南科技大学,2015.
[2]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J].人民教育,1994(10):6-9.
[3]李霖,叶依能.我国古代酿酒技术的发展[J].中国农史,1989(4):38-44.
[4]孙金荣.《齐民要术》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5]陈德懋,曾令波.中国植物学发展史略(续)——植物分类学发展简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7,21(4):637-644.
[6]刘小龙.纪念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50周年[J].生命科学,2015,27(6):673-675.
[7]李白薇.基因组计划的中国记忆[J].中国科技奖励,2015(198):35-36.
[8]李文宗.中国医药的世界贡献[J].今日中国,2015(11):46-48.
[9]陶黎新.我国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4):65-66.
[10]唐加继,李韬.环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91-94.
[11]樊金拴,葛文官,邢跃进.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现状与保护管理对策[J].林业调查规划,2005,33(4):78-82.
[12]王岩.我国卓越的实验胚胎学家童第周[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2,17(5):361-364.
基金项目:
教育厅人文社科基地项目四川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项目(CJF13064 ),西华师范大学教改项目(403346,403327)
作者简介:方波(1992-),男,生物教育专业硕士在读。
通讯作者:黎云祥(1968-),男,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课程教学论( E-mail: yx_li@cw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