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华,李海莹
(1.沈阳师范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34;2.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测量分析
张淑华1,李海莹2
(1.沈阳师范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34;2.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问卷调查法和内隐联想测验法可以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内隐身份认同与外显身份认同进行测量,并从二者一致性关系角度探索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特点。研究结果发现: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存在内隐身份认同和外显身份认同双层结构。这两个层面的认同对象可以为同一对象,也可以为不同对象。根据这两个层面认同结果的组合,将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划分为内农外农、内城外城、内农外城、内城外农四种类型。同时,身份认同类型在文化程度、打工代数维度上呈现出显著差异,表现为高中学历者身份认同一致人数显著低于初中以下和大专以上组;父辈进城务工者认同一致人数显著高于本人组。
新生代农民工;外显身份认同;内隐身份认同
新生代农民工在身份归属上处在一个多重身份的过渡期,兼有工人、农民和准市民的身份。他们由于贫乏的农村生活记忆和城市生活的成长痕迹导致其对农村人身份的排斥,而农村户籍及遭遇的城市排斥等问题又使其无法确认自己的城市人身份,他们长期游离于城市与农村之间,处于非城非农、进退失据的身份认同模糊的尴尬状态[1-3],成为缺乏归属感的边缘人,无法真正地融入城市生活。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对于揭示农民工心理市民化具有重要价值,也是解释农民工社会行为的重要依据。那么,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有几种类型?各种认同类型的农民工在新生代农民工人群中是怎样的分布特点?本研究从心理学视角,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生代农民工内隐与外显身份认同状况进行测量,以外显身份认同与内隐身份认同对象的一致性关系为依据确定农民工身份认同类型,并对身份认同内隐与外显一致性关系及其人口分布特点进行分析。
王春光首次对“新生代农民工”从年龄与过渡性特征两方面进行概念界定[4]。也有部分学者依据出生时间、外出务工时间这两个标准,将新生代农民工定义为20世纪80年代出生在农村,并于1990年以后到城市工作和经商的农村流动人口[5-7]。本研究采用这个概念。
身份认同一词始于拉丁文idem(相同、同一之意),目前研究者整合“身份”与“认同”两个概念,将其含义界定为一个人对自己归属哪个群体的认知[4][8-10];也有学者认为身份认同是人们对自我身份的确认[11][12];还有学者将身份认同定义为个人对所属群体的角色及其特征的认可度和接纳程度[13-16]。
众多学者通过问卷测量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其结论大致趋同,即只有一少部分农民工认为自己是城市人,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是农村人,还有一部分人处于不清楚自己是农村人还是城市人的边缘状态。这些研究是在意识层面上对农民工的身份认同进行研究。自Greenwald等探索出内隐社会认知的测量方法以来,有关内隐态度、内隐自尊、内隐认同等问题成为内隐社会认知的热点问题[17]。许多研究者也采用内隐实验方法研究身份认同问题。如陈西等在研究农民工对城市人群、农村人群和我群的偏爱问题时采用了情感启动范式[18];何梅念等在研究深圳外来务工子女对深圳社会认同的内隐态度时运用了内隐联想测验(IAT)测量[19];Thierry等运用内隐联想测验(IAT)测量了墨西哥裔美国人和亚裔美国人的双语言认同[20];JenniferM.Peach与Columb等通过内隐联想测验调查不同国家移民内隐上对黑人的态度[21][22];B.Corenblum等采用内隐实验测量少数民族儿童内群体认同支持了社会认同理论和种族认同发展[23]。上述研究证明了社会认知既可发生在意识层面,也可发生在潜意识层面。据此推理,人们对身份认同的认知活动也可能发生在意识层面(称为“外显身份认同”)或潜意识层面(称为“内隐身份认同”)。Loris Vezzali等利用Go/No-goAssociation Task(GNAT)技术测量出内隐和外显的内群体认同态度的差异[24]。Russell E. Johnson等通过实验室实验证实了内隐比外显的正义感更容易产生互助和个体认同[25][26]。这进一步说明两个层面的活动逻辑存在着相对的独立性。由此推论,新生代农民工也可以在两个层面上表现身份认同,并且可能存在内隐身份认同与外显身份认同不一致的状况。
假设1: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可发生在两个层面,即意识层面的外显身份认同和潜意识层面的内隐身份认同。
假设2:外显身份认同与内隐身份认同具有相对独立性。即二者认同的对象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是不一致的(冲突)。按此推论,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可以有四种组合:内隐认同为城市人和外显认同为城市人(内城外城型)、内隐认同为农村人和外显认同为农村人(内农外农型)、内隐认同为城市人而外显认同为农村人(内城外农型)、内隐认同为农村人而外显认同为城市人(内农外城型)。
新生代农民工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是影响他们参与社会工作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因素,由于他们经历了城市生活的不同侧面,对城市生活的不同体验影响着其身份认同。众多研究表明,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认同自己为农村人[1][27];已婚男性农民工比女性农民工更容易融入城市[27];打工时间越长,觉得自己是农村居民的可能性越低[27]。关于收入对身份认同的影响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有人认为月收入不是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而月收入满意度才是影响农民工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28][29];也有人认为在城市收入越高和城市生活适应状况越好越不认同农村人身份[1][30]。受教育程度显著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受教育程度较低会使新生代农民工更加认同自己的农村人身份。其中,认同自己是农民身份比例最高的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群体,认同自己工人身份比例最高的是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群体[31]。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受家庭阶层地位的影响,家庭阶层地位越高,越增强对市民的身份认同,越弱化对农民的身份认同[28]。
假设3:身份认同在人口学变量,如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进城时间、打工代际、月均收入上具有显著差异。
(一)研究被试
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样法,在辽宁省的沈阳、辽阳、盘锦、阜新等地选取新生代农民工280名,其中因为IAT反应错误率高于20%,致使数据无效而被删除的有13人。最终获得有效样本267名,平均年龄为25.84岁,其中女性118名,占总人数的44.2%;男性149名,占总人数的55.8%。已婚农民工120人,占44.9%;未婚农民工147人,占55.1%。从父辈以前外出打工的116人,占43.4%;从本人开始外出打工的151人,占56.6人。初中以下学历91人,占34.1%;高中学历82人,占30.7%;大专以上学历94人,占35.2%。进城时间在3年以下者106人,占39.7%;3-5年70人,占26.2%;5-7年39人,占14.6%;7年以上52人,占19.5%。月均收入处于2 000元以下者75人,占28.1%;处于2 001-3 000元之间者120人,占44.9%;在3 001元以上72人,占27%。制造业84人,占44.9%;批发零售业26人,占9.7%;服务业48人,占18%;建筑业35人,占13.1%;医疗卫生业16人,占6%。
(二)研究工具
1.内隐身份认同测验工具
本研究采用内隐认知典型研究范式——内隐联想测验(IAT),用心理学实验软件inquisit3.0自编了内隐联想测验(IAT)来测量新生代农民工内隐身份认同。
2.外显身份认同测试工具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其外显身份认同进行测量,即让被试回答自己是城市人还是农村人,按照类别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三)测试程序
本研究采用交替进行问卷测试和内隐测验的方式,即一半被试先做内隐测验后做问卷调查,另一半被试先做问卷调查后做内隐测验的方式,来防止两种测验可能发生的启动干扰。每个被试历时20分钟左右,测量均在比较安静的环境下施测。
(四)数据处理
运用SPSS软件,对测验结果进行差异检验。
(一)新生代农民工内隐身份认同测量工具开发
1.内隐测验的材料选取
(1)目标词:借鉴Greenwald等用于测量内隐社会认知的IAT材料确定自我词6个,它们分别是:我、我的、本人、本人的、自己、自己的;非自我词6个,它们分别是:其他人、其他人的、别人、别人的、外人、外人的[32]。
(2)属性词:采用有条件限定的自由联想法,对年龄在16-32周岁之间的城市人、新生代农民工、农村人各100人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请他们列举出最能准确描述农村人和城市人特征的词汇各6个,以此收集属性词。调查不限时间。
城市人样本98人,其中男性47人,占47.9%;女性51人,占52.1%。初中以下学历24人,占24.4%;高中学历23人,占25.5%;大专及以上学历39人,占39.8%。农村人样本98人,其中男性46人,占46.9%;女性52人,占53.1%。初中以下学历36人,占36.7%;高中学历32人,占32.6%;大专及以上学历30人,占30.6%。新生代农民工样本99人,其中男性54人,占54.5%;女性45人,占45.5%。初中以下学历45人,占45.4%;高中学历38人,占38.4%;大专及以上学历16人,占16.2%。
共收集词汇3 540个。先采取完全同义词者合并,近义词者不予以合并的方式减少项目。然后使用ROST-CM软件对联想词进行内容分析和频数统计,并且按频数高低排列词汇。再分别取前6个词汇作为最能代表农村人和城市人的典型特征词。以此确定农村人典型特征词6个,它们是:勤劳、朴实、憨厚、劳累、善良、热情;城市人典型特征词6个,它们是:时尚、忙碌、高消费、开放、压力大、快节奏。详见表1。
表1 特征词词频分布汇表
2.IAT测验程序
实验任务是要求被试对计算机屏幕中央呈现的刺激词进行分类。包括七个部分(见表2),每一部分中当刺激词出现后,要求被试按键做出相应的反应,本试次结束。紧接着暂停250毫秒后开始下一试次。当被试出现归类错误时,屏幕显示反馈信息“X”,要求被试重新做出按键,直至做出正确按键才进入下一试次,计算机会记录“X”出现之后再次做出正确反应的反应时。所有的刺激词均是由计算机随机呈现。
表2 身份认同IAT测验程序
3.数据处理
采用D值表示被试的IAT效应(D为效应区间大小,D=M/SD,SD为反应的联合标准差)。当D分数大于0时,则D分数越大被试越倾向于自我—农村人这一内隐认知;当D分数小于0时,则D分数越小被试越倾向于自我—城市人这一内隐认知。
(二)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类型
通过问卷测验和IAT测验,获得新生代农民工外显身份认同自己为农村人的有193人,占总人数的72.3%;认同自己为城市人的有74人,占总人数的27.7%。内隐认同自己是农村人的181人,占67.8%;内隐认同自己是城市人的有86人,占32.3%。说明身份认同存在外显身份认同和内隐身份认同双层结构,假设1得到验证。
本研究将每位被试身份认同的内隐与外显认知结果进行组合,出现四种类型,即内农外农型、内城外农型、内农外城型及内城外城型。它们在被试群体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1.7%、20.6%、16.1%及11.6%。其中内隐与外显身份认同一致型(含内城外城与内农外农这两种类型)占63.3%;内隐与外显身份认同不一致型(含内城外农与内农外城这两种类型)占36.7%(见表3)。说明有一半的被试内隐外显身份认同自己为农村人,1/10被试内隐和外显均认同自己是城市人,还有超过1/3的人数存在着外显与内隐身份认同对象不一致的矛盾。说明外显身份认同和内隐身份认同对象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是不一致的,两者具有相对独立性,假设2得到验证。
表3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类型描述统计
(三)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类型的分布特点
交叉表和卡方检验分析结果发现,在性别、婚姻状况、进城工作时间、月均收入维度的分布上身份认同四种类型不存在显著差异。
身份认同四种类型在文化程度分布上差异显著(χ2=37.610,P=0.000)(见表4)。表现为内农外农型人数在各学历中所占比重都是最多的,尤以初中及以下学历所占比重最大,占69.2%;内城外城型农民工人数随着学历提高而增加,其中,大专以上学历者人数是初中和高中学历的3-4倍;各学历层次的人都存在着内城外农和内农外城不一致型,其中以高中、中专和职高层次的农民工认同不一致人数所占比重最高,占了47.6%。说明学历处于初中以下者(含初中)倾向于认同自己是农村人,学历处于大学以上者(含大学)倾向于认同自己是城市人。而处于高中学历的农民工更多的存在身份认同不一致。
表4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在文化程度上的分布特点(%)
本研究将身份认同四种类型进一步归并为认同一致组与认同不一致组,进一步考察身份认同一致性关系在文化程度上的分布特点。交叉分析结果发现,身份认同一致性关系在不同文化程度上呈现显著差异(χ2=42.947,P=0.000)。初中以下和大专以上学历被试的认同一致人数明显高于高中组,其中初中以下学历者更多认同自己是农村人身份,大专以上学历者更多认同自己是城市人;高中组认同不一致型最高,详见表5。
表5 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与身份认同交互分析结果
在打工代数维度上,身份认同类型的分布表现出显著差异(χ2=8.273,P=0.041)。表现为:267名新生代农民工中56.6%是本人这代开始进城打工,43.4%是从父辈开始进程务工的农民工。在内城外城型31人中,本人这代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所占比重是父辈开始外出打工的农民工的2倍。在内农外农型138人中,本人辈农民工比父辈农民工多出9个百分点。内城外农型55人中,本人辈比父辈少8个百分点;内农外城型43人中,本人比父辈少8个百分点。可见,在认同一致组中表现出本人辈比例大于父辈这一代,而在认同不一致组中表现出父辈比例大于本人这代比例,显示出明显的代际间差异(见表6)。
表6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在打工代际上的分布特点
为了考察身份认同一致性关系在代际上的分布特点,本研究对身份认同一致组与认同不一致组做交叉分析。结果发现,身份认同一致性关系在代际上呈现出显著的差异(χ2=7.128,P=0.008),表现为本人这代外出打工者的认同一致人数明显高于从父辈这代外出打工者,详见表7。
表7 新生代农民工打工代际与身份认同交互分析结果(%)
(一)内隐身份认同与外显身份认同分离工具的有效性
内隐社会认知加工分离的可行性已被众多研究所证实。本研究以身份认同结果,即认同城市人还是认同农村人作为社会认同分类的依据,而认同结果又是一个包含了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成分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因此,身份认同也存在着内隐身份认同和外显身份认同的可分离性。为了证实这一假设的成立,本研究采用内隐社会认知分离的成熟范式——IAT测验,对农民工内隐身份认同进行了分离。在收集分离工具材料时,随机选取了20-32岁之间的城市人、农村人和农民工各100人,收集他们对城市人和农村人概括的属性词。并采用ROST-CM软件对收集到的属性词词频进行整理,严格遵循了取样的有效性原则和过程的严谨性,实验程序设计、实验结果的分数统计严格按照经典的IAT范式设计。实验结果证实了农民工外显身份认同与内隐身份认同存在着一致性和不一致性两种类型,证实了内隐身份认同测量工具的有效性。
(二)身份认同类型
本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对象在内隐认同与外显认同上存在着差异,表明身份认同可在两个心理层面上发生:一是意识层面,称为外显身份认同;二是潜意识层面,称为内隐身份认同。二者的关系既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是不一致的,构成四种类型的组合:1.内农外农型:内隐认知是农村人外显回答是农村人;2.内城外农型:内隐认知是城市人外显回答是农村人;3.内农外城型:内隐认知是农村人外显回答是城市人;4.内城外城型:内隐认知是城市人外显回答是城市人。研究说明两种认同在心理上遵从不同的逻辑,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外显认同是意识加工的结果,遵从“镜中我”的法则。库利“镜中我”理论认为,人们是依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理解自己的。个体对想象他人认识评价自己形象的判断“镜中我”影响着自我意识的形成。当被试想象他人把自己当成“农村人”时,就会表现出外显身份认同自己是农村人,当其想象着他人把自己当成“城市人”时,其外显身份认同自己为城市人。这里,想象的他人因人而异,可能是城市人,也可能是农村人。由于他人对自己评价不同,于是会产生不同的对象认同。内隐身份认同是一个认知、情感体验与行为方式整合的结果,当他们在自我概念与相应典型特征词之间建立起非自控、习惯化的联结的时候即形成了内隐身份认同,这种认同从认知加工上遵从相近性、易同化性原则。从情感体验上遵从动机驱动原则。提高自尊与满足归属感是农民工认同对象选择的两大主导动机。当提高自尊需要为主导动机时,人们的潜意识往往选择弱势群体作为认同对象,当满足归属感占主导动机时,人们的潜意识往往选择更能满足安全感的群体加以认同。此时,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优势群体。从行为习惯上遵从体验与习惯原则,当他们的思维逻辑、生活、行为抉择方式更接近城市人时,更倾向于选择城市人为认同对象。而当与身份有关的认知、情感体验和行为习惯经过了多次互印与整合后,便会确定内隐的身份认同对象,形成内隐身份认同。内隐认同与外显认同测查的是不同的心理加工方式,因此会出现外显认同和内隐认同相分离的情况。前人研究结果也支持这一观点,焦瑞超等采用内隐联想测验法和问卷法,考察了教师内隐和外显职业认同的关系,证明了外显认同和内隐认同相分离的现状[33]。
本研究表明,从身份认同状况看,新生代农民工外显与内隐身份认同自己为农村人身份者都要多于认同城市人身份者。这一结论也印证了方文提出的非先赋群体资格获得观点。社会认同理论把群体先赋资格的获得理解为“全或无”的过程:把非先赋资格的追求理解为“非群体资格—部分群体资格—完全群体资格”的梯度过程[34]。笔者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属于非先赋资格的获得过程,也经历着非城市人资格—部分城市人资格—完全城市人资格的梯度过程,即本研究中从内农外农—内农外城内城外农—内城外城的过渡。从51%的内农外农—32%的内农外城内城外农—16%的内城外城,说明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已经开始市民化,处于过渡时期,距离身份认同的市民化,即实现心理上的市民化还有着漫长的道路。
(三)身份认同在文化程度上的差异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初中以下和大专以上学历被试的身份认同一致人数高于高中组。这一结论与刘晓丽等人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31]。笔者认为,学历是影响职业选择和社会地位获得的关键因素,而社会地位的获得是影响身份认同构建的不可忽视的因子,也是其社会交往、思维方式的重要影响因素。初中以下学历农民工没有足够资本跻身城市社会,难以结交市民朋友,无法形成城市归属感,体验着被排斥、被剥夺的感觉。“镜中我”更多指向农村人,内隐认同对象更倾向于选择同乡群体。大专以上学历的农民工有资本跻身城市社会,无论是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还是与城市人交往,都有了更大的可能性,也容易得到城市人更多的接纳和认同,建立与城市人身份相匹配的社会关系,更容易由于他们与城市人享受近乎同等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资源,而得到农村人的仰视。他们的“镜中我”更多倾向于城市人。由于自尊需要更强,在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上与市民相似性更接近,因此,他们更多人的内隐认同倾向于城市人。高中学历的农民工处于初中和大专之间的中间地带,体验处于就业、福利和发展机会上的低不成、高不就的两难处境,并且在生活中遭遇到了更多的社会排斥与“身份认同冲击”,内心矛盾更加激烈。因此,认同对象的矛盾更加突出。
(四)身份认同在打工代际上的差异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较父辈外出务工者而言,本人这代外出务工者表现出更多的身份认同一致性,说明家庭在农民工身份认同上的影响很大。家庭是人的社会化的最初环境,尤其是早期家庭的基本社会化对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影响较大。自父辈就开始打工的新生代农民工受其父辈的城市打工经历和感受的影响,父辈艰苦的打工生活和被排斥的打工经历、苦闷的内心体验无形中传递给孩子,造成他们内心对城市人的距离和不接纳,内心也不会认同城市人。另外,父辈的城市生活见闻和新的思想又通过家庭传递给孩子,使他们受到更多城市人文化、品行特点的熏陶。父辈是个矛盾统一体,他们矛盾的思想意识也会印刻在他们子女的心理上,影响着他们的身份再造。而本人出来务工的农民工少了父辈的影响,他们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城市生活体验来确定其身份归属,他们或乡土记忆浓厚或城市体验深刻,因此,他们的身份认知与体验的一致性更高,身份认同对象的一致性程度也相对较高。
研究结果显示,在身份认同四种类型上,性别、婚姻状况、进城时间、工作行业、月均收入等人口学变量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这可能与研究对象有关,如在研究对象上有新生代农民工和农民工之别;也可能与测量工具有关,本研究不仅运用了外显身份认同的测量,还进行了内隐身份认同测量,后者是前人研究中没有考察的;还可能由于诸多影响因素产生交互作用、共变的变量,无法细分各因素的作用。
本研究采用经典的内隐社会认同分离范式,成功地分离了内隐身份认同与外显身份认同,并证实了农民工内隐身份认同对象与外显身份认同对象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是不一致的。这一结论对于解释农民工身份认同困惑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揭示了农民工“说不清楚”自己是谁的心理症结,即内隐身份认同和外显身份认同的不一致,拓展了身份认同的研究领域,对于丰富身份认同理论具有重要的价值。另外,这一研究结论也为分析由于身份认同的一致性关系带来的行为规律奠定了基础。
具体结论为:
(一)按内隐认同与外显认同结果的组合,可以将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划分为四种类型:即内城外城、内农外农、内城外农、内农外城。
(二)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类型在文化程度、打工代数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初中以下和大专以上学历者的认同一致人数高于高中组;本人进城务工者的认同一致人数高于从父辈开始进城务工者。
[1]许传新.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及影响因素分析[J].学术探索,2007(3):58-62.
[2]殷娟,姚兆余.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长沙市农民工的抽样调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2-46.
[3]甄月桥,钟承志.基于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知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杭州为例[J].社会学研究,2011(3):65-67.
[4]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3):63-76.
[5]刘传江.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研究[J].理论月刊,2006(10):5-12.
[6]朱力,赵璐璐,邬金刚.“半主动性适应”与“建构型适应”——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模型[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4):4-10
[7]张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研究,2011(11):100-109.
[8]Tajfel H.Social Identity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97-108.
[9]Deaux,K.Reconstructing social identity[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1993,19:4-12.
[10]Sarah A.Buckingham,Daniel Frings,and Ian P.Albery.Group Membership and Social Identity in Addiction Recovery[J].Psychology of Addictive Behaviors,2013,27:1132-1140.
[11]何洪涛.从身份认同看英国工业化进程中的贵族[J].兰州学刊,2010(4):186-190.
[12]Henry French and Jonathan Barry.Identity and agency in England,1500—1800[M].New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4:245.
[13]Brown,R.Social identity theory:past achievements current problems and future challenges[J].European Journal Social Psychology,2000,30:745-778.
[14]Abrams,D.,&Hogg,M.Collective identity:Group membership and self-conception.In D.Brewer&M. Hewstone(Eds.),Self and social identity[M].Oxford,England:Blackwell Publishing,2004:147-181.
[15]朱力.准市民的身份定位[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0(6):113-122.
[16]张淑华,李海莹.身份认同研究综述[J].心理研究,2012(1):21-27.
[17]Greenwald AG,Banaji MR.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 Attitudes,self-esteem,and stereotypes[J].Psychological Review,1995,102:4-27.
[18]陈西,罗跃嘉,王文忠.农民工外显和内隐群体偏爱模式的对比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8,10:913-915.
[19]何梅念,郭田友.深圳外来工子女社会认同的内隐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12):917-921.
[20]Thierry,Devos.Implicit Bicultural Identity Among Mexican American and Asian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J]. Cultural Diversity and Ethnic Minority Psychology Copyright,2006(12):381-402.
[21]Jennifer M.Peach.Recognizing discrimination explicitly while denying it implicitly:Implicit social identity protection[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11,47:283-292.
[22]Columb,C&Plant,E.A.Revisiting the Obama Effect: Exposure to Obama reduces implicit prejudice[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11,47:499-501.
[23]B.Corenblum&Helen D.Armstrong.Racial-Ethnic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in a Racial-Ethnic Minority Group[J].Canadian Journal of Behavioural Science,2012,44:124-137.
[24]Loris Vezzali,Luca Andrighetto,Elena Trifiletti,& Emilio Paolo Visintin.Perceiving Status(In)stability in a Low-Status Group The Effects of Identification onExplicit and Implicit Intergroup Attitudes[J].Social Psychology,2012,43:33-40.
[25]Russell E.Johnson&Robert G.Lord.Implicit Effects of Justice on Self-Identity[J].Journal ofApplied Psychology,2010,95:681-695.
[26]Netta Weinsn,William S.Ryan.Parental autonomy support and discrepancies between implicit and explicit sexual identities:dynamics of self-acceptance and defens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12,102:815-832.
[27]梁敏.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670份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J].保定学院学报,2014(4):36-42.
[28]彭远春.论农民工身份认同及其影响因素——对武汉市杨园社区餐饮服务员的调查分析[J].人口研究,2007(2):81-90.
[29]王春光.农民工的社会流动和社会地位的变化[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4):51-56.
[30]岳中志,彭程,徐磊.我国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西北人口,2011(6):96-100.
[31]刘晓丽,郑晶.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5-50.
[32]Greenwald,AG.Brian,A&Mahzarin,R.Understanding and using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An improved scoring algorithm[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2003(2):197-215.
[33]焦瑞超,李哗,袁晶,龚少英.教师的内隐职业认同与外显职业认同比较[J].教师教育研究,2015(1):39-44.
[34]方文.学科制度和社会认同[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156-159.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Identity of New 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s
Zhang Shuhua1,Li Haiying2
(1.Institute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henyang Liaoning110034;2.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henyang Liaoning110034)
Taking the new 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s as research subjects and with the instruments of IAT and questionnaires,the present study explores the identity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consistenc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plicit and explicit identity from the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The major findings are as follows.There are two dimensions of the identity of the new 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s—implicit identity and explicit identity,whose identity objects can be either the same and different.According to the combination of implicit identity and explicit identity results,the identity of new 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urban citizens both implicitly and explicitly;rural peasants both implicitly and explicitly;urban citizens implicitly and rural peasants explicitly;urban citizens explicitly and rural peasants implicitly.In demographic variables,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identity types in terms of educational level and algebraic dimension.The number of those migrant workers with junior high school and college degrees is bigger than those with senior high school degree in their identity consistency,and the number of the first algebraic migrant workers is bigger than those of their parents migrant in their identity consistency.
new 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s;implicit identity;explicit identity
C931
A
1674-5450(2016)05-0046-07
2016-05-25
2013年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71271141)
张淑华,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教授,心理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心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责任编辑:赵伟责任校对:赵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