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心丽
以新媒体技术推进体育赛事的传播创新与发展——评《大型体育赛事移动化传播研究》
文/马心丽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型体育赛事频繁在世界范围内举办,赛事呈现主要是通过移动传媒来实现,大多数人则是通过新闻客户端等移动终端获取体育消息、体育新闻等。可以说体育传播的移动化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崛起的,整个传播过程的发展变化也是信息技术发展演变的真实写照,解读大型体育赛事传播效果及机制不仅是对媒介传播一次科学性评估,更能为今后体育传媒事业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由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5年10月出版、沈阳体育学院副教授、李芳博士编著的《大型体育赛事移动化传播研究》一书从体育移动化传播的崛起、移动化传播研究、历史及逻辑变迁、体育赛事传播现状、体育赛事移动化传播困境、传播主体参与化等多方面,分析研究了体育赛事的移动化传播与发展,该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注重对理论的应用。合理选取理论、阐述理论要点、突出理论应用的价值等,是支撑和佐证自己论点的重要依据,因此该书在第一章第三节里以保罗·莱文森、哈罗德·拉斯韦尔、约舒亚·梅罗维茨和马克·格兰诺维特的理论作为论述重点,在理论取向上十分积极且具有前瞻性。作者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对体育赛事的移动化传播过程的研究中,有效推动了移动传媒的发展和相关研究的进程,是对体育赛事传播实践的理论总结。
书名:大型体育赛事移动化传播研究作者:李芳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10月1日定价:45.00元
对研究对象的科学界定。要想对研究对象深入剖析,提出有见地的观点,一是要界定好核心概念,进而梳理相关研究综述。该书在进行概念界定的过程中首先借助大型体育赛事的研究经验(如南非世界杯、广州亚运会、伦敦奥运会、巴西世界杯),将新闻客户端、微信客户端、微博客户端的移动传播进行了概念界定,并介绍了相关客户端的传播特点。二是对研究对象的科学界定。该书的研究对象仅仅限定在智能手机这一终端媒体。微博和微信作为近两年迅速崛起的传播媒介,如今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它们的问世和崛起不仅加速了信息的流通和传播,更促进了体育赛事传媒手段的完善。以“虎扑体育”客户端为例,虎扑总能在第一时间将第一手体育消息传遍世界各地,将各项比赛的第一手资料呈现给用户,包括运动员个人资料、赛事看点、赛前预测以及本场比赛的实时数据、奖牌榜实时更新等,让用户和赛程始终保持一致性和同步性,且虎扑上提供的赛事文字直播、实时互动等平台,更是为体育爱好者们提供了参与评论、了解掌握第一手信息的途径。
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体育赛事传播的效果及影响力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对其现状进行考量也应综合分析。因此,全书综合运用了问卷调查法和内容分析法进行案例研究。一方面,问卷调查法具有省时、省力、省财等优点,且调查结果容易汇总成表并进行量化分析,不仅便于统计处理,更有利于大规模的调查。另一方面,内容分析法可以结合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让分析结果更加准确、更具有可信度。因此,该书在第四章的论述便通过网络途径对智能终端客户进行问卷调查,结合内容分析法,对门产网站大型体育赛事移动化传播应用的现况进行了分析,使得结论更加具有可信性和说服力。
兼顾体育赛事移动传播的困境与不足。由于网络言论过于自由,大型体育赛事的移动传播导致信息鱼龙混杂,谣言丛生等。该书第五章便立足于社会现状,对门产网站大型体育赛事移动化传播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多层面、全方位的解析。作者认为,当前主要的困境表现在:一是侵权现象严重。由于网络信息泛滥,与体育赛事有关的机密信息和新闻容易被盗取,而和新闻传媒业相关的行业机密等也成为受攻击的对象,造成体育侵权现象频发;二是用户体验难以创新,传播主体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程度不够强,无法真正抓住用户的眼球,无论是在界面设计还是信息加工上都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三是网络APP的飞速崛起导致的营销困境也是当今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众多客户端为争一时利益、抢占头条而忽视了体育新闻的真实性,导致自身陷入营销困境,且网络APP井喷式的发展不利于自身APP质量的提高和推广,许多用户只是下载之后简单试用,发现功能不是那么完善或者广告泛滥现象严重,就会马上卸载,因此这种现象不利于APP的发展,更不利于体育赛事的传播。四是发展模式粗放。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和赛事转播过程本身拥有许多优势资源,例如,体育赛事可以促进当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而体育赛事传播的过程正是观众与世界对话、与竞技体育精神对话的过程,可以产生诸多的精神、物质财富,而体育传播媒介更可以利用大型体育赛事举办带来的高关注度、高收视率和高下载量来提升自己的品牌效应,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但如今这些优势资源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提出建议:以优势互补推动体育赛事移动化传播的进一步发展。在信息化发展日益迅速的今天,解决传媒困境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体育传媒持续发展的前提,基于大型体育赛事的移动化传播特点,需要从传播主体和用户体验两方面入手,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将劣势转化为优势,形成优势互补。从宏观角度而言,国家应完善多项互联网立法,用法律手段建立起良好的网络环境,在低辨识度的网络世界里搭建起信息防火墙,尤其是对那些传播虚假信息、诈骗信息的黑客等给予严厉打击。从微观角度而言,各大体育赛事传播主体应从自身出发,不断开拓创新,可以加强多方面的合作,从而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竞争力;应时刻跟进用户体验和反馈,洞悉用户的需求,及时根据公众需求做出调整。在这一方面,“网易新闻”“今日头条”和“虎扑体育”的体育新闻版块都做得比较出色。从个体层面看,也应做到为营造和谐健康的体育传播环境而不断努力。例如,一方面,用户应该严格约束自己的网络言论,做到说真话、说实话,不说假话空话,更不应该散布谣言,编造虚假信息等。客户端平台应该有专门的不良言论和不良用户清除机制,确保网络平台的言论积极、健康。另一方面,体育记者应该从多方面培养并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而体育爱好者在参与线上的互动时也应该约束自己的网络行为。
大型体育赛事的移动化传播在舆论和受众心理两方面都有极强的影响力,对大众的传媒消费心理和消费方式有导向性作用,可以带动整个体育产业的发展。尽管如今的移动化传播发展面临着困境,但随着技术的推进和人们信息保护意识的提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将指日可待。该书不仅分析了传播现状,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而言都是一部极具学习性和参考性的著作。
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