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璇璇++庄霞
【摘要】幼儿文学是一种以幻想,拟人,夸张为表现特征的幼儿文学样式。它用独特的艺术形式来传达与幼儿的心理,生理相适应的知识。童话是幼儿所特有的,童话是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的有利工具和手段,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童话,童话对幼儿的成长有很重要的价值,是幼儿成长的好伙伴。
【关键词】童话 幼儿思维 意义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20-01
童话是幼儿文学最早的题材之一,也是幼儿文学中数量最大,最受幼儿喜欢的传统形式。童话创作一般运用夸张和拟人化手法,并遵循一定的事理逻辑去开展离奇的情节,造成浓烈的幻想氛围以及超越时空制约,亦虚亦实,似幻犹真的境界,契合了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童话中充满积极地,美好的幻想,能培养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使他们勇于进取,対幼儿思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激发幼儿的想象和幻想能力,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幼儿的世界是充满想象的世界。每个人艺术的天分,是从孩提时代的想象力开始萌发的。表面上看,幼儿的想象力显得可笑而幼稚,但对他们思维能力的健康成长是非常珍贵的。黑格尔说过:“想象是艺术创造中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富于想象是幼儿的天性。”方卫平在《幼儿文学教程》一文中指出,以幻想为特征的谎言故事来引起幼儿共鸣的艺术假定,是符合幼儿及幼儿想象方式的。富于幻想色彩的奇妙故事,又以幻想滋养人类精神的故事家园,是故事逻辑所规范的童梦世界。因此,幼儿把童话故事当成了重要的学习对象,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美餐。童话是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他最切近幼儿的心理。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他运用极度的、强烈的夸张造就浓烈的幻想氛围,突出所描绘的形象和环境的主要特征,同时也使作品产生诱人的美感、趣味感和幽默感。著名幼儿文学家严文井就说过:童话在孩子生活中“天天产生,处处产生”,爱听爱看童话可以说是孩子的天性!童话创作一般运用夸张和拟人化手法,特别符合幼儿好奇、好幻想的心理特征,他们总是把一些非生命的事物或有生命的动植物想象成会说话的、有感情、有知觉的人,把自己融入故事中,与他们交流对话。这些手法使幼儿在欣赏童话的过程中,能够不知不觉的提高幼儿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和幻想能力,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二、刺激幼儿语言感知和表达欲望,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学龄前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而早期阅读是他们语言发展关键期的有效刺激物,有益于幼儿语言的发展。借助童话故事是促进幼儿学习形象化语言的有效方式。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有这样的语句“啊!屋里那棵圣诞树多漂亮啊,一位母亲正和两个孩子在玩耍,那孩子该多幸福啊,桌子上还点着许多彩色的蜡烛,有红的、黄的、绿的、白的,她最喜欢那些红色的蜡烛,在桌上格外显眼。”对于处在早期发展中的幼儿来说,这种清楚、准确又形象化的语言符合他们的认知思维特点,对他们有极大的魅力。另外,童话故事短小精悍、流畅上口,是适合幼儿反复吟诵的好资料。幼儿在倾听故事时,会获得一种满足的愉悦感,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听幼儿之间的谈话会惊讶地发现,他们经常会形象地模仿和描述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和语言。通过阅读活动,能有效地帮助幼儿从口头语言向形象化语言的过渡,提高幼儿语言表达和概括能力。
三、丰富幼儿知识,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童话是想象和现实的一种独特结合,源于现实,但又不是现实的复写和翻版,是在现实的基础上,将原形进行加工改造出新的形象。 童话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例如,幼儿从童话中认识了自然界的特点,知道了森林中各种动物及他们的生活习性,知道了季节的交替和风云的变幻;他们从童话中认识了社会生活中最简单的人际关系,了解社会生活中各种人物的行为准则,能够初步的分辨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在欣赏童话的过程中,幼儿会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这就促使他们进行思考,探索解决问的方法,同时幼儿还能在假想的情境中自由的幻想自己向往的各种活动,不受真实生活中许多条件的限制,使主观愿望与实际行动统一起来。
四、引导幼儿感受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童话,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不仅给孩子带来巨大的欢乐,契合了幼儿的精神世界,也为幼儿的审美提供了生动有趣的对象,给予他们多方面的营养。童话具有妙趣横生的童话形象、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意境、浅显易懂的语言、独特的文学构思方式等,从美学角度来审视童话,会不知觉地发现童话蕴涵着丰富的美的底蕴。它能把人的感知觉、听觉、思维、想象、情感很自然的带入美的童话意境,使人产生审美愉悦。如魔物宝物型、哲理型、“灰姑娘”型、特殊小人型、奇人奇事型、“小红帽”型等。 如《白雪公主》这个故事语言生动、浅显易懂,是深受幼儿喜爱的童话故事,我们从故事中两个典型人物性格、行为、外貌特征等到各方面进行对比,让幼儿了解和理解“七个小矮人”的憨厚、勤劳、善良,皇后的凶残、无理、阴险毒辣。从而憎恨像皇后那种表面善良而内心无比丑恶的坏人,喜欢像“七个小矮人”那种相貌不美心里善良的人。提高幼儿对美的辨别能力,让幼儿知道真正的美是言行的统一,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善良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