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贸易融资风险的“洪荒之力”

2016-11-21 12:43王莉
中国外汇 2016年18期
关键词:洪荒之力信用监控

文/本刊记者 王莉

防范贸易融资风险的“洪荒之力”

文/本刊记者 王莉

目前,受国际、国内诸多因素的影响,无论是国际贸易还是国内贸易,应该说均处于近年来比较困难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对于贸易融资风险已造成的不良,应如何化解?就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业内知名专家周红军。

=《中国外汇》 Z=周红军

Z:目前对贸易融资而言依然处于风险较大的时期。您认为在这一时期,需要关注哪些问题?

Z:我认为当前有两个问题应引起高度关注:

一是贸易融资风险已高于贷款风险。不管是从理论还是实践来看,贸易融资是一种基于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交易行为进行监控而进行的融资,所以风险应该可控才对。但近几年的银行经营数据表明,贸易融资不良情况远高于贷款业务,致使部分银行采取了限制贸易融资开展的措施。分析其原因,一方面与过去几年虚构贸易背景、规避监管扩大规模、银行内部放松管控等将“贸易融资”演变为“融资贸易”密不可分;另一方面,由于贸易融资期限较短,到期后银行未能按期收回时,将立即体现为逾期转不良,而贷款则可以采取“借新还旧”、“贷款展期”、“贷款重组”等技术手段予以暂时化解。

二是曾经如火如荼的信保融资业务遭遇严冬。究其根源,一方面是由于银行与保险业务人员对信用保险的定位把握不准确,未能正确理解信用保险的性质,未仔细研究保单责任条款和免赔条款;另一方面是由于银行与保险公司订立的信用保险合同条款措辞模糊,责任不明确,从而导致出险后银行向保险公司索赔时才发现无法获得赔付。这种“投保易、索赔难”的现象,严重损害了信用保险产品功能和相关保险公司声誉,破坏了信用保险促进贸易及融资的生态,挫伤了银保合作的积极性。

Z:业内普遍认为,银行出现贸易融资风险与其内控制度存在薄弱环节相关。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Z:目前,各家银行贸易融资风险管理方面的制度建设还是较为健全的,但再好的制度也需要靠人去执行。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尤其是银行基层工作人员,为完成年年加码、层层加码的考核任务,不得不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手段“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以致出现各种为了融资而构造各种贸易背景的情况,造成融资资金被挪用。在经济下行期,一旦出现资金周转失灵,必将导致融资产生逾期或不良。要防范这方面风险,银行应加强贸易融资情景规划方面的工作。这可能是目前各家银行较为缺乏的,或者称之为薄弱环节。

贸易融资情景规划,是指结合不同时期的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因素、地区差别、股东要求、监管政策等因素,对银行各经营单位的贸易融资业务经营活动进行动态指导,并保有一定的容忍度。情景规划在日常贸易融资业务工作中,理应成为风险控制的第一道关口,已实现对国别、行业、客户、地区和产品的风险控制前移,并通过设置例外条件、停办条件、预警条件等,动态管控业务结构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

Z:有一种观点认为,贸易融资产生风险的原因,关键是“重贷轻管”,即不注重后期管理而导致风险发生。您认为是这样吗?

Z:贸易融资“重贷轻管”的现象确实普遍存在,甚至比较严重。因为如果贷前手续不齐全、不合规,就无法发放相关融资,不发放融资则风险也就不存在了。因此,防范贸易融资风险,应加强贷前、贷中和贷后的全流程管理。关于如何加强后期管理和风险预警问题,则需要转变观念、花真功夫、下大力气,尤其是要做好过程管理、细节管理。否则,后期管理可能流于形式,永远停留在纸面上。

贸易融资后期管理,是指银行对向客户实际发放融资起至融资收回为止的各环节进行管理的行为,包括客户日常经营行为监控、风险预警、相关资金监控、款项回收、风险分类认定、资产组合管理、档案及押品管理等。贸易融资风险预警,是指银行各相关单位对贸易融资业务涉及的各类内外部风险预警信号进行持续监控、采集、处理和分析,在客户违约前主动识别问题客户、问题业务,并根据风险严重程度采取相应措施,充分利用现有的数据信息、业务系统和管理手段,对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预警提示和处置化解。

加强贸易融资后期管理,关键是要以主动预防为核心,以对业务涉及到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监控为基础,以风险预警和资产组合管理为主要手段,以提前回收、额度调整和清收为解决措施,以风险实时分类认定为监测指标。具体开展过程中,可实行差别管理、动态管理、现场管理和专岗管理,监控资金流向,设置预警指标及预警警戒线,实时开展风险分类并采取应对措施。

周红军

Z:请您从实践角度谈谈应如何化解贸易融资风险所造成的不良?

Z:近年来贸易融资不断暴露出的业务风险,给全社会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风险隐患的积聚绝非一朝一夕,宏观形势、行业走势及个别地区信用环境不佳等,只是风险爆发的诱因,银行自身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才可能是风险形成的根本原因。

一旦风险出现后,我们必须重视、正视风险,采取多渠道、多手段去化解。在风险化解过程中,既要做好对授信主体、业务项下货物、资金及担保等的监控,也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根据风险个案情况,有针对性地去采取相应措施来实现化解风险的目的。以下几方面做法供参考借鉴:

一要快速反应。发生风险后,应在第一时间派员赴企业实地了解情况,对企业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偿债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估。尤其要了解当初融资项下货物的流转情况,为采取化解风险决策提供依据。

二要做好沟通。发生风险后,应与客户及客户所在地政府、上级单位、行业监管部门等相关单位进行沟通,了解各方态度和事态进展,研判下一步风险走向,以便尽早采取必要的手段措施来保全资产。

三是追加担保。发生风险后,应在第一时间争取追加货物担保、客户控股股东及法定代表人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和客户拥有的房产土地抵押担保等,为后续风险化解争取主动。

Z:要做好贸易融资风险防范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对此您能否加以详细介绍?

Z:防范贸易融资风险确实是个系统工程。一家银行除需牢固树立风险与合规操作意识外,还需落实风险防控责任制,相关部门、岗位,也要协调配合共同做好相关工作。

第一,要做好贸易融资业务全流程风险管理,针对各环节风险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从而提高各环节风险的防控水平。如在授信准入阶段,要严格执行客户准入标准,谨慎介入受经济结构转型影响较严重的产能过剩行业,要选择从业时间长、信用良好、有真实贸易背景的客户,全面搜集企业在海关、外汇局、工商税务等的记录,充分了解客户及其交易对手以往的贸易情况,综合考量企业经营财务状况、偿债能力、担保方式和银行对交易债项物流、资金流的掌控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核定授信额度。在授信发放阶段,要进一步加强对贸易背景真实性的审核,对与业务相关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严格监控,通过有选择地强化与仓储物流机构的合作,进一步实现对货物的控制;在设计融资方案时,应尽可能做到物流与资金流的匹配和资金收付衔接,条件允许的应要求企业在银行开立资金专户,做好对贸易项下资金流向的监控,保证“专款专用、专款专还”。在授信后管理阶段,要实行符合贸易融资业务短、频、快特点的授信后检查方式,按客户、业务进行检查,提高授信后检查频度;有条件的要赴企业进行现场检查。要加强对贸易交易进程的监控,及时掌握企业贸易合同执行进度,加强对客户原料采购、加工、运输、报关、质检等各贸易环节的监控,关注可能出现的贸易纠纷,提前做好风险防范;要强化贸易项下的物流控制,可通过指定仓储物流机构、通过银行寄单、办理货物质押等多种方式,监控物流渠道,必要时及时处置货物,降低风险。

第二,要把握好对贸易融资风险分类的准确性,按风险分类的不同情况,实行差别化管理。如对正常类业务,要按授信“谁发起、谁负责”的原则,落实风险排查责任人,加大排查力度和频度,做到风险的早发现、早处置。对关注类业务,要由有关负责人牵头负责处置,加大现场催收力度,督促客户及时落实还款资金来源,认真核查企业进出口货物的销售情况,掌握货物、货款的流转去向,及早采取措施防止业务风险进一步恶化。对不良类(含次级、可疑和损失)业务,要由相关领导牵头负责处置,逐笔分析风险成因,制定“一户一策”的清收处置方案;同时,要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找准发力点,做好清收处置工作。

第三,要做好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各项机制建设工作。一是建立贸易融资业务风险信息的沟通和共享机制,定期分析通报有关情况;二是建立贸易融资业务风险预警与监控机制,如以业务涉及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监控为基础,设立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监控预警信号,根据客户、行业、产品的风险度、业务余额的不同,实施差异化管理,同时明确各业务相关单位的监控工作职责;三是建立风险防控与处置的协同机制,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统筹开展信贷与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分类、风险监控及处置工作;四是对贸易融资经营实行条线化、专业化管理,前台经营单位按照确定的风险偏好营销业务,中台审批中心提供高效的集中审批服务,后台操作中心实行标准化操作。通过建立专业化的队伍对业务风险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全程监控,将风险控制职责内嵌到事前尽职调查、事中专业审查和事后管理检查之中。

Z:对于当下正遭遇严冬的信保融资业务,有何应对之策?

Z:国外的发展经验表明,国际上一些保险集团提供与贸易相关的全套风险控制解决方案,极大地便利了贸易开展以及贸易融资的提供。如拥有百年历史的裕利安怡集团(Euler Hermes Group),业务覆盖了世界范围8900亿欧元规模的商业交易,其经营宗旨就是帮助客户拓展国内或海外业务,不论客户为何规模,所处何行业。为了实现这一宗旨,该集团基于其核心业务即信用保险业务,发展了一系列全面的与贸易应收款管理相关的风险管控产品服务,包括信用保险、国际债务收账、履约保证保险、反欺诈保险和再保险等服务,以帮助客户安全拓展业务,并通过增强信用、提高银行融资的安全性。

相比国外信用保险业务的发展,我国信用保险发展速度虽然较快,但在产品质量与数量方面,仍需继续努力。尤其是亟需在保险行业充实熟悉贸易交易、贸易融资的专业人才,并应贴近客户、贴近市场开展业务,为客户及其贸易对手、融资银行提供定制化且精准的信用保险产品。

为贸易及贸易融资提供风险管控的信用保险的出路在哪里,信用保险如何才能重新赢得客户和银行的信任,如何重塑银保合作的良好生态?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提高信用保险保单品质上着手,让信用保险真正起到风险保障作用。为此,保险公司需苦练内功,提高专业水准,一方面通过建立密集的覆盖本土和全球的信用分析和风险承销专家团队,跟踪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公司的偿债能力变化,为客户提供监控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服务;另一方面,要通过建立遍布全球的专家团队处理债务收账,为客户的未付应收款提供国际商账追收服务。再就是针对买方付款违约,要及时启动赔付程序,以最快的速度提供坏账债务赔偿服务,维护自身信誉和信用保险产品市场形象。

猜你喜欢
洪荒之力信用监控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中美信用减值损失模型的比较及启示
基于无人机的监控系统设计
加快信用立法 护航“诚信河南”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信用消费有多爽?
科学训练监控新趋势——适时监控
提高体育教师教学监控力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