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联络站吴贻文
《我的三位父亲》读后
昆山联络站吴贻文
我在2015年第11期《大江南北》上看到《我的三位父亲》一文,作者曹肖华在文中深情地讲述了她的先后三位革命者父亲的故事。我眼力不济,用两个晚上细读了这篇文章,觉得太感动人了,受到极大的教育。
最打动我的有这样两点。一是,她的生父邱子华、养父梁辉都是早年参加红军和新四军,环境极端艰苦和危险,始终战斗在最前线,在极为紧迫的时刻挺身而出,分别于1945年2月和1948年11月壮烈牺牲。她的继父王晓峰也是老革命,长期在部队担任政治领导职务,奉献了毕生精力,于1999年9月病逝。三位父亲形象高大,可歌可泣,可敬可佩。二是,作者本人从小到大受到了良好的革命熏陶——四明山老区群众养育了她,生父和养父的英雄榜样激励着她,妈妈和继父更是在身边培养、教育她,尤其是她上大学时妈妈给她写的那封信,真是语重心长,看得我几乎落泪……
看完后我想,这样好的文章应该让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来阅读,来接受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每次拿到杂志,我总要推荐一两篇好文章,向我发展的重点订户单位特别是学校推荐,这已成为习惯的做法。这次我选了八所中学、一所小学和一个村,把《我的三位父亲》复印后寄给这10个单位的领导或德育主任,请他们自己先阅读,然后推荐给青少年学生在寒假阅读。
我很快就得到了反馈:市一中德育主任钟晓龙说,文章太好了,准备在放假前向班主任交代,让学生带回去看;蓬朗中学校长陆小冬说,要复印25份,连同学校订阅的25份杂志,发给学生在寒假阅读学习;陆家中学副校长邹军说,他们复印了100份,每个班级发3份,让孩子们阅读;张浦中学陆连荣校长说,他先看,然后让学生带回去小组学习;张浦中心校陆宝根校长说,校内青年教师多,先让他们看起来;兵希中学和市职业一中的德育主任也表示要组织学习。
我坚持这个观点——订刊就要好好读,派用场。我相信,这样的好文章一定会起到良好的宣传教育作用。
看了吴贻文同志的这封来信,我们不仅感同身受,这篇文章确实事迹生动,感人至深,很有教育意义;同时,对吴贻文同志多年来坚持先自己阅读,后向读者推荐优秀文章的方法表示充分肯定与赞赏,值得各地联络站同志以及本刊读者借鉴、参考。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