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全托管”的调查与思考

2016-11-21 17:15吕子贵康传广赵德华
大江南北 2016年10期
关键词:粮食农户主体

□ 吕子贵 康传广 赵德华

农业生产“全托管”的调查与思考

□吕子贵 康传广赵德华

农业生产“全托管”,即由专业化的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从种到收乃至销售等贯穿生产和经营全过程的服务,为无力无人承包的责任田托管经营,帮助外出务工或进城落户的农民解决土地耕种问题,农民从中获取一定的货币或粮食。

农业生产“全托管”起源于革命老区江苏省海安县。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聚焦“全托管”,充分肯定南通农业生产“全托管”系全国首创,具有重大推广价值。最近,江苏省海安县李堡镇老促会对本镇农业生产“全托管”现状进行调研提出建议。

“全托管”应运而生

李堡镇现有村民小组452个,农户23347户,纯农户6107户占26.16%,而纯农户中在家种田的农户年龄在65周岁以上的达75%。老人妇女留守在农村,只能从事一些简单劳动,无力种地现象明显,甚至一些地方出现少量抛荒现象,给农业生产带来不良影响,尤其影响了粮食的产量。

李堡镇是南通市的沿海乡镇,民营经济发展较早,在企业务工人员较多。这个镇外出劳力30110人,其中外出务工劳动力15991人,从事家庭经营的12721人,青壮年劳动力大举进城务工,粮食生产副业化、生产粗放化、弱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造成主要劳力外出或经营,无暇种地现象达到95.3%。

同时,由于种粮效益不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减弱,造成粮食进一步增产难度加大。

为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量,减轻农户农业生产强度,增加农户二三产经济收入,保证粮食生产安全,李堡镇响应南通市委市政府号召,从2013年开始,在广泛调研基础上大力推行农业生产“全托管”模式:由合作社或家庭农场与农户签订“全托管”服务合同,从农民手中拿到土地,约定农户将农田交给合作社或家庭农场,合作社或家庭农场全程负责粮食生产的种、管、收,收获作物归合作社所有,农户按年收获土地收益,实行互惠互利。

农业生产“全托管”的应运而生,有效解决了社会转型期农村“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突出问题,最大程度上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实现粮食生产十年增,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的创新点和“三农”工作的出彩点,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新鲜样本。

“全托管”发展现状

李堡镇现有耕地63500亩,其中稻麦面积44441亩,至去年底,“全托管”面积为7319亩,约占稻麦面积的16.63%;培育了“全托管”主体35个,其中经营200亩以上的“全托管”主体21个。

“全托管”的一个明显标志就是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实行大户作业,机械化程度高。该镇现在建有标准农机库1个,推广大型拖拉机32台套、收割机12台套、高速插秧机36台套及大型植保机18台。“全托管”经营主体依托现代农业技术和装备,实现机耕、机播(插)、机防、机收等全程机械化作业,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6%,高效设施农业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50%,高效设施农业“全托管”机械化水平60%以上。

“全托管”后,抗灾应变增强。至2015年底,李堡镇建成粮食烘干中心5个,配套烘干机13台(套),日烘干能力达156吨。烘干机组建成后解决了粮食收获后遇阴雨天没处晒和无处存放的难题,也可为附近老百姓提供烘干粮食服务,实行多赢,自主抗灾应变能力明显增强。

“全托管”后典型竞相涌现。自2013年李堡镇积极推进“全托管”发展以来,服务主体数量快速增长,先进典型也竞相涌现。全镇最大的“全托管”主体海安县开路先锋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9月份,它经营总面积达1500多亩(含南莫镇部分),现有机库400平米,拥有多台高速插秧机、大中型拖拉机、田间开沟机、收割机。几年来合作社从小规模到专业化的发展,得到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2012年被南通市农业委员会认定为“放心农机”企业,2013年度被评为“江苏省三星级农机合作社”,同年获得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三级维修点)。“全托管”经营主体的壮大发展,给全镇“全托管”大户树立了好的榜样,也给自身发展增添了后劲。

“全托管”赚钱效应不明显。根据实地走访29家经营主体分析,每亩水稻生产成本大约为829元,年纯收入为191元/亩;每亩小麦生产成本513元,纯收入只有213元。若只算投入成本,不计个人劳动成本和机械折旧,加之部分补贴,每年每亩达650元左右。由于赚钱不多,对主体吸引力不足。

政府引导推动“全托管”。李堡镇采取措施,鼓励种田能人、科技示范户、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从事“全托管”,对50亩、100亩、200亩实行单项奖励,并与之配套农业特殊保险,切实保障生产效益和土地流转费兑付。对一次性托管500亩以上的再奖励烘干机一套。

“全托管”多方共赢

农民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既解决种地难问题,形成“保底收入”,又能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其他增收创收上。“全托管”组织则通过提供托管服务获取规模经营的收益,形成“农民提供土地,服务组织全程经营,收益协商共享”的农业生产“全托管”经营模式。

“全托管”服务推行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共赢的局面。“全托管”服务带来的好处:一是实现了秸秆全量还田,杜绝秸秆焚烧现象,减少环境污染,给禁烧禁抛工作解压;二是由于“全托管”服务组织具有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经营优势,不仅提高生产资料采购中的议价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托管种植的稻麦使用农药次数比一般农户要少三分之一左右,减少农药残留,有力提升粮食质量安全水平;三是推行“全托管”服务保证了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权、经营权和收益权,实现农民打工、种地两不误、同增益;四是规模化生产使部分田埂废塘变成了良田,增加了土地利用率。

“全托管”需扶持培育

应把发展“全托管”服务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突出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建设和品牌建设,加大培育扶持力度,加强主体自身建设,能有效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全托管”服务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当前制约“全托管”发展的瓶颈一是土地流转费用较高,净收入少,基本“靠天吃饭”,不是特别赚钱的行业,服务组织参与积极性不高;二是部分主体盲目扩大面积,但由于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粗放式生产,达不到精耕细作水平,产量低于平均水平;三是自然风险大,政府扶持力度还需增强;四是营造全社会全方位推进“全托管”氛围不浓,特别是要加大对广大农户的宣传力度;五是要积极整合资源,引导“全托管”与秸秆机械化还田、粮食高产增效创建、标准农田建设、新型农艺推广、家庭农场、土地股份合作等相结合,合力培育新典型。

目前,南通市、县纷纷出台政策,对“全托管”服务点服务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的,用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鼓励和扶持。同时整合各类支农涉农资金,优先扶持“全托管”组织,并在融资、农业保险、农业高产创建、农机购置、农机库房建设、新机具新技术推广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根据发展规划,未来五年,南通全市粮食种植面积将有一半以上的粮食作物实行“全托管”,基本覆盖到每个镇、每个村。

猜你喜欢
粮食农户主体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新麦走出好行情 农户丰产又丰收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论碳审计主体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逆向倒推,非比寻常
珍惜粮食
那些教我们珍惜粮食的金玉良言
何谓“主体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