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涛
如何夯实精准扶贫专项工程
□黄涛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再次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这就要求扶贫政策的落实方向必须从“区域”到“县”,再精细到“村”“户”。所谓的“精准”就是要求政策或者福利直接面向贫困群众,而“精准扶贫”就是要求我们基层部门在开展扶贫工作时要做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
据官方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还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约占农村居民的7.2%。在过去的37年时间里,中国扶贫历程经历了四个阶段,累计减贫逾7亿人,全球减贫人口90%以上来自中国,这一成绩是十分喜人的。但是,中国人口基数大,就目前情况来看,居民平均生活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距离,其中偏远山区贫困人口生活条件尤为堪忧。
整体扶贫开发理念虽然一直朝向精准化方向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国贫困率的降低主要归功于市场化改革以及相伴生的经济增长。而很多贫困地区仍旧延续依托经济增长的外溢效应带动辖区民众致富的扶贫理念,这就导致当经济增长的红利消减时,潜藏着的一系列扶贫绩效问题将慢慢浮现出来,比如:贫困情况不明、贫困人口底数不清、扶贫措施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等等。
中国的扶贫开发工作要从经济增长的外溢到聚焦“消除贫困”的专项工程。政府要转变扶贫思路和发展理念,真正将底线公平视为首要原则,把扶贫由外部衍生品转变为内在政策,在实现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不仅关照现代化发展的最高水平,更要补起社会底层贫困的短板。其次,资源配置方式该向底层发展倾斜,将扶贫开发视为专项任务,切实采用技术性手段突破扶贫瞄准错位和资金投放失误等难题,以专业化、系统化的方式整合资源、设立机制以保障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所阐释的“六个精准”,首先要求政府对扶贫的一系列典型问题进行整改,特别是贫困人口瞄准偏离以及扶贫资金渗漏和挪用。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优势,以公共政策和公共项目的形式向下传输和执行落实,确保扶贫资源真正投放到位,全力推动减贫进程。
政府要运行好扶贫系统,确保扶贫对象、扶贫项目、扶贫资金精准化,就需要构建透明化、精细化的管理体系。第一,通过建立档卡和对部门间的信息整合,把符合帮扶政策的群众纳入帮扶范围内,以实现有效的扶贫识别;同时做好数据动态管理,将稳定脱贫的存户及时退出,把返贫群众及时纳入,以解决管理闭环难以攻克的“后扶贫”难题;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手段,整合民政、公安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建立全国范围的扶贫信息系统,以更好地对农村流动人口进行跟踪管理。第二,完善扶贫资金内外监管机制,建立市、县层面扶贫资金信息管理制度以及基层扶贫对象、扶贫项目公告公示制度,保障资金运行的透明度;加强行政审计、监督和检查力度,强化第三方监督,激活财政预算监督职能,实现常态化、多元化监督检查机制。
“精准扶贫”工作是一项复杂性高、涉及领域广的系统性工程,要求全体总动员式的参与。仅仅依靠政府的福利保障和资金配套,是很难真正帮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命运的,瞄准单位越发具体,市场力量和社群组织发挥的功效才越显著,这样再引进市场资源,按照市场运行机制引导企业与贫困群体找到合作的利益均衡点,采取产业扶贫则可实现根本性和持续性。
此外,“精准扶贫”还需激发社群活力,拓展基层协商发展空间。有活力的社群能够维持乡村治理的良性秩序,形成乡里间的积极、良善风气。民主的协商程序能够实现信息公开,鼓励村民在同一平台上理性对话、达成谅解和共识,这既有利于解决社群内部的矛盾,也能够向地方政府反映真实的诉求。社群活力得到激发,协商空间得到拓展,群众不同的需求就能够通过这些平台得以表达并传递到政府,这就有利于出台的安置政策更为灵活、符合贫困民众需求。(作者单位为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谷脚镇党建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