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逸尘文学批评的三维建构

2016-11-21 11:50刘大先
文艺论坛 2016年18期
关键词:军旅伦理文学

○ 刘大先

傅逸尘文学批评的三维建构

○刘大先

傅逸尘一般会被当作军旅文学批评家,这是个似是而非的说法,其实军旅文学只不过是他因为工作关系而较多关注的研究领域。当然,将批评的对象集中于军旅文学,对他既是一种限制,也是一种优势——这使得他能够迅速以一种特色鲜明的批评形象出现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界,并且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批评理路,那就是积极介入当下的军旅文学现场,在文学史背景下梳理中国当代军旅文学的来龙去脉,并着力于伦理叙事与叙事伦理的探讨。

从《重建英雄叙事》《叙事的嬗变——新世纪军旅小说的写作伦理》到《英雄话语的涅槃——21世纪初军旅长篇小说创作论》这三本专著中,我们可以看到傅逸尘所念兹在兹、一以贯之的批评关键词就是“英雄”“叙事”和“伦理”,这三者构成了傅逸尘理论批评体系中三个相互辏合的立体维度。

“英雄”首先源于批评对象特定的军人身份,但更深层的指向则在于一种美学风格,这是由军旅文学作为一种特定文学题材的意象、风格与精神积淀所决定的。“从‘十七年’到‘新时期’,及至新世纪,无论是对‘革命历史’的史诗式建构,对当代战争的反思意味的书写,还是对和平时期军营现实问题的深刻剖析,以及对以往‘革命历史’的颠覆性解构,军旅文学始终是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核心部分,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包裹之下,借助于政治话语的强势表达,建构起了崇高、壮丽的美学风格和张扬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的精神传统。”①按照傅逸尘的考察,现代军旅文学除了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在马背上吟出的旧体诗词、40年代孙犁在延安的《芦花荡》《荷花淀》等之外,从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算起到1949年的烽火岁月都鲜有作品产生,直到50、60年代才出现了主流革命战争、历史、传奇题材的“红色经典”高峰。红色经典既承袭了古典小说传统,又包含时代精神和革命激情,洋溢着乐观主义与英雄主义精神,将个体的价值融入到集体之中,确立了军旅文学的英雄主义模式。

今日我们回首中国当代文学史,会赫然发现长久以来一度被文学史所忽略的侧面,即无论从文学实践和文学体制建设来说,整个当代文学与军旅生活之间都有着莫大的关联:革命军队因为宣传和教育的需要培养了一大批后来在中国当代文坛上起了重要作用的作家,姑且不论十七年时期,即便是新时期乃至21世纪以来军旅出身的作家也不绝如缕,比如莫言、阎连科这些当代文学的中坚都是从部队成长起来的;军队的大熔炉也提供和锻造了丰富的内容和题材,成为建国后社会主义文学的重要一脉;最主要的是,二者结合又熔铸成具有雄辉、崇高、恢弘、悲壮、浪漫特色的英雄主义美学。这是结合了西方现代文学手法,同时吸收了民间文化和中国古典文学滋养所形成的现代美学范畴,实际上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传统。这种英雄主义既来自于历史过程中的人民主体性的确立,同时也是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现代性规划的结果,也就是说它是伴随着再造中华、塑造新人的社会主义文学实践而产生的。

不过,这种有着“组织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政治诉求而展开现代性的集体想象与认同,自身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傅逸尘将其归结为:缺乏活跃的感官世界(“身体”的缺席和情爱叙事的稀薄),缺乏超越性的精神维度(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及日常道德宣教),缺乏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概念化、脸谱化的人物塑造方式),缺乏日常生活经验(极端化的生存状态简化了生命的内在矛盾)等。因而,这种英雄主义在创造了一个繁荣的文学神话的同时,已经暗伏了一个文学危机时代的即将到来。这就是傅逸尘一直在处理的问题:英雄话语在当代中国文学中的嬗变。

“叙事”成为英雄话语嬗变的直接表征。傅逸尘将军旅文学放入到新中国六十余年的整体框架中予以考察,他发现新时期以来的军旅文学与其他题材文学基本上是一种同构关系,这个观察可谓客观,显示了他作为一个批评者的历史理性,即并没有因为对象的差异性而赋予它某种特殊性,它们都被放在同样的“文学性”标准下进行衡量。在这种一视同仁之中,可以看到1980年代前期的军旅文学对思想解放运动及人道主义精神的阐扬及“人”的文学的建构;1980年代中后期的先锋文学反映在军旅文学那里就是使它们普遍背负上“文学性焦虑”,开始探索从集体叙事走向个人叙事、从现实真实走向虚构世界、从现实主义走向吸取多元主义的开放式格局;1990年代的军旅文学在“去政治化的政治”和商业消费主义的“双重夹击”语境中陷入的整体性低迷;19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的军旅长篇小说在娱乐化、影视文化大行其道的背景中出现的“第四次浪潮”。

傅逸尘集中提炼描述了21世纪以来军旅文学的题材,将它们归纳为六种伦理叙事,并在这些类型中灌注了历史性的眼光。从父子的代际叙事来看,经历了从“审父”到“寻父”、“父性文化”的重建、“子我”的主体性成长的过程。历史讲述中有着从宏大史诗到“小写历史”的诗学转化,军人形象本身发生了价值上的神圣性祛魅,进而进入到日常化的职场军人叙事,英雄于是孽变出了另类的形象,身体化的情爱叙事、女性的自觉也纷纷出场。这些变化与整个文学生态的大众化、审美趣味的多元化格局息息相关,故事的通俗化讲述、日常经验的凸起、类型化写作的盛行莫不与此相关。因为基于“文学性”和思想性的标准,傅逸尘对一些现象进行了直言不讳的批评,指出“当下的部分中国作家已经丧失了对现实生活的认知和把握,更遑论对更广阔的时代精神和社会整体进行提炼、穿透和概括的能力。有些小说读过后会令人心生疑虑和困惑,不知道作家为什么要把一桩无聊的事件写得如此热闹,而读者又为什么要去读这样一个华丽但却虚妄的故事。对故事的过度依赖和过度消费所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小说的类型化。类型化写作的操作模式通常是追求故事的好看、易懂,排除掉与主体故事情节无关的、不必要的心理描写和文学性叙述,采用线性的一贯到底的单纯结构模式,消弭掉语言与结构本身对阅读的间离和阻滞,耐心而细致地营构几组二元对立的人物关系,快速进入故事,竭力营造一种轻松活泼、单纯通透的阅读感受。其特征就是小说剧本化、情节戏剧化、故事世俗化、思想平庸化。”②这些论述在在显示了一个青年学人的勇气和锋芒。

事物总有它的两面性,英雄话语的嬗变也并不是全然负面。从思想层面来说,至少在新写实主义、新历史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下,解放出了曾经在一体化意识形态格局中受到压抑的个人话语和私语叙事。从技术层面而言,回归文学性本源的探究也在进行,表现为文体自觉与技术创新,诗意的现实主义与智性写作的展开,内在经验和反类型、超越古典悲剧的种种探索。这里显示出傅逸尘的辩证思维和贴近作家与文本的批评品质,他并没有满足于搭建一个理论框架,将所面对的文学现场材料填充进去,而是论从史出、判断来自于对大量文本解读和总结的基础之上。他精准地将这个历史过程归结为从“现代性焦虑”向“文学性焦虑”的转型,用他征引的刘小枫的话来说就是从“人民伦理的大叙事”走向“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叙事的根本在于提供一种重新描述人的道德可能性,所以批评军旅文学的最终导向的是重建一种新时代的新型伦理,这使得傅逸尘的理论批评走出了起自军旅,却又超越了军旅阈限的新途。

“伦理”作为与“叙事”并提的关键词贯穿于傅逸尘的批评实践之中。在他看来,叙事便是一种伦理,它不仅讲述曾经的生活,也要讲述想象的生活,叙事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讲述故事,更应沉入人性的深渊,探究人类心灵的真实,并肩负起重整生活信念的现代使命。军旅文学之所以能够赢得读者,产生影响,根本原因在于,在一个物质主义的时代,面临着精神矮化和道德失范的严峻情势,置身于粗鄙化的精神境遇中的人们开始怀念精神的崇高和丰饶,开始召唤灵魂的伟岸和富足,军旅文学恰恰填补了人们在精神层面的失落,以爱国主义、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核心价值伦理唤醒人们麻木而低沉的神经。

就此而言,傅逸尘的总体理念在于认为既要继承作为现代性主体的英雄崇高美学,同时又要应对当下消费主义、重商主义、个人主义的现实,而发掘完整、全面、自由的人性。他一再强调思想能力,批评审美的俗化和文学性在影视冲击下的弱化,认为当前许多军旅文学缺乏亲身的经历和痛切的经验,仅凭过去的经验、当下流行的观念和想象,熟练的观念化写作状态下难以掩盖的是生活质地和生命体验的稀薄,这种观察堪称一针见血。针对流行的“向后看”(表现战争历史)或“向外看”(书写非军旅生活)现象,傅逸尘在他多篇年度综述文章中旗帜鲜明地提出“向内看”的诉求,即期待有难度的、具有反思精神和内在思想力度的写作。在他看来,“文学所要关注和守望的永远都是那些关乎生命、生存、生活的最本真也最本体的‘存在’,‘存在’既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文学对‘存在’的守望就是介入,包括作家主体的介入。只有这样才能去除那些模式化的语言、意识形态的藩篱、世俗化意趣对作家心灵的遮蔽、对人类个体生存处境的遮蔽、对当下现实的‘真实’与‘真相’的遮蔽,呈现出生活与文学的双重深度。”③毋宁说,这里显示出作为批评者的傅逸尘既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又是一个现代主义者。

英雄形象的历时性演变形成了军旅文学本体在当代中国文学中的位置和形象,形成了纵向的深度;而不同类型的叙事作为则是这一形象嬗变的动因,构成横向的广度;伦理则是内在的支撑和尚待完成的建构,成为力度和高度的所在。傅逸尘用这三个核心观念建筑起自己立体而自洽的批评空间,让军旅文学这一特定的文学题材得以呈现出完整而鲜明的形象。傅逸尘既总结了过往军旅文学的成就和不足,也参与建构了当下的文学行动,更瞻望了军旅文学的“理想状态”,如同军旅文学本身之于当代文学的意义一样,他的理论批评实践亦成为21世纪初年文学理论批评话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释:

①傅逸尘:《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新世纪军旅长篇小说的生活质感、生命深度和生存状态》,《艺术广角》2010年第4期。

②傅逸尘:《小说创作:类型化导致平庸化》,《中国文化报》2013年5月13日。

③傅强(傅逸尘):《坚守文学阵地弘扬英雄精神》,《解放军报》2011年1月18日。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

本栏目责任编辑 马新亚

猜你喜欢
军旅伦理文学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我们需要文学
《白噪音》中后现代声景的死亡伦理思考
本期主题:军旅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军旅雅士
论新世纪以来当代军旅剧军队形象塑造
华语科幻电影中的“伦理性”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