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性语言在工笔重彩画教学中的运用

2016-11-20 21:38豆周艳
艺术科技 2016年7期
关键词:教学

豆周艳

摘 要:工笔重彩画的发展史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期的彩陶文化,而后经过汉代帛画、隋唐壁画、宋代小品、明清山水画等绘画形式的影响逐渐定型并自成一派。进入20世纪后,工笔重彩画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下,在技法、材料等方面有了进一步发展,其装饰意味变得更为浓厚。本文中,笔者就从当前工笔重彩画教学的现状谈起,从构图、造型、色彩三方面详细阐述装饰性语言在工笔重彩画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装饰性语言;工笔重彩画;教学

工笔重彩画是我国传统的绘画形式之一,其造型精致、色彩绚丽,本身就带有极强的装饰性。进入20世纪以后,在西方审美观念的影响下,工笔重彩画融合了西方现代构成理论、材料理论,同时又吸收了日本岩彩技法的优势,在绘画技法与绘画语言上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创新,表现力与装饰性也变得更强。这不仅丰富了工笔重彩画的形态,更将当代中国画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顶峰。美术类专业教学要适应当代工笔重彩画的发展趋势,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外在技能与内在艺术素养的双重提升。

1 当前我国工笔重彩画教学的现状

现行的工笔重彩画教学体系虽然保留了传统绘画技艺的精华,但在授课上仍过于侧重对经典画作的赏析和临摹,缺少对学生审美认知的引导,主要表现在基本技法的传授和名家名画的形式化模仿,并不涉及装饰性元素运用及深层次的研究与探讨,这不仅不利于他们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也不利于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2 装饰性语言在工笔重彩画教学中的运用

2.1 构图语言在工笔重彩画教学中的运用

构图方法教学是引导学生建立画面主体框架,确定画面审美风格的关键。具体来讲,工笔重彩画中构图语言的教学主要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对称与均衡的平面布置。构图语言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画面形式美感的感知,注重培养学生在构图中渗透点线面色彩组织排列规律和对比与均衡等思想。平面布置是构图最主要、最常用的手法,其赋予了物象巨大的表现空间,创作形式更加自由,富有表现力与张力,能够起到很好的装饰性效果。以胡明哲的作品《青苹果》为例,教师可先让学生自己分析画面的构图元素、构图比例等内容,然后对画面中背景、衣服图案、桌面三个远、中、近的图层进行分别讲解,让学生体会画家对画面色块大小、黑白配色交替的布局思路,理解对称与均衡的具体运用。

第二,空间分割与组合。构图教学是对学生位置经营能力的培养,教师要使学生了解空间分割与组合的规律,增强他们对人、景、物的管理能力,学会对画面元素进行取舍和加工,锻炼他们的思考能力。一般来讲,工笔重彩画的空间分割与组合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S”型或“之”字型。这种构图通常将主体事物放置在黄金分割点上,然后向上下、左右进行不等比例的延伸。例如,何家英与高云共同创作的《魂系马嵬坡》,杨贵妃位于画幅左下角横向黄金分割点,红衣士兵排成“S”型,构图有所侧重,却又不失平衡感,更符合美学形式规律。另一种是自由的散点透视构图。这一构图手法采用了多视点、多视角的观察手法,将不同时空的物象组合在一起,颇具现代形式美感。例如,张见的作品《晚礼服》,画面中的两个女性分别来自不同的国家,但作者以相同的蓝天、白云、灌木丛等背景将两者“凑”到一幅画面中,形成了对立却又协调的主体关系,整幅构图既保留了传统的均衡观念,又有西方的时空观念,富于装饰意味。

2.2 造型语言在工笔重彩画教学中的运用

造型语言的运用是工笔重彩画教学的核心,教师要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知能力和绘画语言的概括、提炼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起符合美学要求同时又具有自身个性的绘画造型体系。具体来讲,工笔重彩画中造型语言的教学主要关注以下三方面:

第一,以线造型。工笔重彩画中的线不仅是事物形体的界定轮廓,更是形式美的重要表现因素。对学生线造型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注重用线规律的传授,还要注重用线节奏感与韵律感的养成。教师要指导学生以自己的主观意愿为引导对所要表现的内容进行提炼、概括,并以秩序化的线条表现出来,在用线的过程中要提醒他们特别注意线条的疏密、连续、节奏、韵律的表达。以王小晖的作品《远海》为例,画家以主观意愿为引导对人物的形态进行了提炼和变形,疏密较差、连续繁复的线条将花丛和花丛中的少女形象刻画出来,虽然整幅画只有橙色和白色两种色彩,但却极具节奏感和现代装饰意味。

第二,夸张和变形。夸张与变形是画家传达自身情感的主要手段。教师要培养学生在创造物象时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不再拘泥于传统绘画的观察方法,不再拘泥于客观物象解剖结构的真实与客观,而是融入一定的审美倾向与主观感受,对物象进行改造。例如,陈孟昕的作品《汲水原上》,相比于客观世界中的人,画家对人物主体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夸张变形,画中的少女头部扁平,身体宽厚,四肢粗壮,看起来更加结实、有力,更加青春、活泼,形象地刻画了贵州少数民族少女的勤劳善良、踏实肯干。这种以主观意愿和目的进行的夸张变形更能突出作品的主旨精神,同时也更具装饰美感。

第三,意象造型。意象一直是中国画的精髓,意象造型则是工笔重彩画教学中的高层次内容。在对学生意象造型能力进行培养时,教师要先帮助他们积累对自然界物象的规律化与单纯化处理能力,在学生充分掌握了这一能力后,再引导他们如何将所要描绘的客观物象同主观感情结合起来。教师一方面可以带领学生欣赏西方、日本以及民间绘画中常出现的意象造型,积累他们头脑中的意象造型手法,另一方面要指导他们如何去掉客观世界中不需入画的东西,形成最终充满意境的作品。例如,张见的《Meclusa的语言》中,画家去掉了主体人物的装饰,打破时空将云朵、仙人掌、蛇等元素安排在人物身上或是周围,这种有取有舍的意象造型手法使画面充满了神秘、朦胧的美感,让观者不禁陷入深深的思考。

2.3 色彩语言在工笔重彩画教学中的运用

色彩是工笔重彩画教学中最灵活、最主观的元素。一般来讲,色彩语言的教学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具有强调与突出作用的主观用色。工笔重彩画相比于其他绘画形式来讲用色更加主观化、情绪化,教师要使学生摆脱传统用色客观性的限制,强调用色倾向性的培养。如可用紫色来代表神秘与梦幻、用灰色来表达失意与哀伤、用黄色来代表温暖与华丽等等。二是,具有装饰美感的色彩组合。色彩的排列、组合是表现画面风格与情感的重要方式,在选定了画面主要用色后要根据美学规律与人们审美习惯的需要对色彩的大小、明暗、冷暖进行组合,使之呈现出更为和谐的效果。以袁振娴的作品《收获季节》为例,画中人物的衣着是红色、黄色、黑色的组合,人物后方的背景是橙色、绿色、棕色,两部分色彩总体上都为暖色,但又有补色活跃气氛,既能突出秋天收获的热闹,又平衡了人的视觉感受。

3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与文化观念不断更新,工笔重彩画的创作思路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呈现出强烈的装饰意味。这促使我们要不断地对教学进行思考与改进,不断地扩展工笔重彩画的教学空间,丰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成为既能传承经典,又能开拓创新的高素质艺术人才。

參考文献:

[1] 李明伟.中国画现代重彩画法[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2.

[2] 蒋采苹,唐秀玲.首届中国重彩大展作品选[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1.

[3] 许俊.青绿山水画[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教学
「微写作」教学实践的思考
“以读促写”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谈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听、看、想、说、动”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对识谱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可以预约的雪》教学探索与思考
对高等数学教学的一些思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