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五个细节让生活艺术地再现于舞台
——舞蹈《忆糖粥》创作漫谈

2016-11-20 12:03薛艳
剧影月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编导舞台舞蹈

■薛艳

把握五个细节让生活艺术地再现于舞台
——舞蹈《忆糖粥》创作漫谈

■薛艳

糖粥可以说是苏州最具知名度的小吃,其中的骆驼担子更是苏州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只要说起糖粥,老苏州人的记忆中就会出现骆驼担悠悠的竹梆声,以及江南小巷里小孩坐在小板凳上一口一口细品慢尝那糯糯的细细的甜甜的鸳鸯赤豆粥的情景。苏州至今还流传着家喻户晓的《糖粥》儿歌:“笃笃笃!卖糖粥。三斤胡桃四斤壳,吃了奈格(你的)肉,还仔奈格壳。”

2014年,难忘童年的美好记忆,我创作了独舞《粥担与老人》,塑造了一名穿街走巷卖糖粥老人形象,从寒夜、遇雨、热销,归去等几个场景,讲述了卖糖粥老人与骆驼粥担相依为命的故事突出塑造了一位寒夜里走街串巷叫卖糖老人。古稀老人骆驼担、寒夜小巷热糖粥,人物的出现一下子抓住了观众的情感。舞蹈演出后,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并且获得了《2015年江苏舞蹈“莲花奖”第四届青年舞蹈比赛优秀创作奖、2014年全省文化馆(站)业务干部技能展演银奖、苏州市苏州市2014年新人新作创作金奖。为了进一步突出糖粥在苏州人生活中的重要性,2015年我将独舞改编成为群舞《忆糖粥》,将一碗糖粥前各个不同角色的形象呈现于观众面前,以期引起观众的共鸣。

从独舞到群舞,舞蹈的重点并不相同,一个着力刻划卖糖粥老人,一个着力点在追忆一碗糖粥上,虽然塑造的对象不同,但舞蹈的根本落脚点还是殊途同归,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叙说了糖粥的美好的故事。相对于独舞更加看中演员的个人业务能力来说,群舞却是对编导的要求更高,从作品架构、舞蹈动作、队形调度到舞台形象,《忆糖粥》先后改编了近十次,并从五个方面对舞蹈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打磨和融合,最终取得了较为满意的舞台效果。《忆糖粥》先后参加了CCTV舞蹈世界的录制、全国网络春晚的演出,并获得2016年苏州市首届繁星奖金,同时还入选了江苏省第十二届“五星工程奖”决赛。

第一是把握了生活细节,在舞台上再现了生活的艺术。反映生活是创作人员进行精神生产的基本动机和目的。舞蹈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虽然是产生于创作人员的意识,却是其对生活的感受,是吸取于现实生活,从一定的生活原型塑造出来的。

糖粥虽然是老苏州记忆中的知名小吃,但对于当代青年,特别是90后的舞蹈演员来说并不十分亲切,更不要说去体会舞蹈所表现的那个年代的人对糖粥的向往和美味了。而目前在苏州,糖粥大部分已经进入饭店,设摊叫卖的已经是凤毛麟角了,唯有皮市街潘玉麟夫妇还在坚守,并拥有一大批粉丝,摊位前经常排起长龙。为了寻找生活的感觉,编创人员以及演员多次来到糖粥摊体验生活,详细了解老夫妇卖糖粥的故事,仔细观察顾客的表情、行为,体会摊主的喜悦和艰辛。同时,编创人员还走访了民俗专家,了解糖粥的演变历史。在创作中,编导塑造了夜作的绣娘、苦读的书生、劳作的匠人、馋嘴的孩童等不同人物形象。由于生活体验得比较充分,创作就显得驾轻就熟。通过开场的等待,到排队买粥,再到食粥舔碗等一系列造型动作,既再现了生活的场景,又艺术地突出了糖粥的美味和人们对糖粥的喜爱。

第二是把握了架构细节,在舞台上突出了生活的美感。舞蹈是通过行为动作向观众呈现主题,于动静之间凸显层次,有序地表现喜怒哀乐,用故事情节的波澜起伏带动观众的情绪波动,这样的舞蹈观众才能看明白,才能从吸引人。

《忆糖粥》的编导努力做到循时而进、环环相扣、紧密衔接,以体现舞蹈的整体表现力。舞蹈采用三段体,并加上引子和结尾。引子是由远及近的“糖粥,阿要买糖粥”的叫卖声,带有回音的叫卖声刻划了苏州小巷的静寂和时间节点,接着是一段评弹旋律唱词,交待了苏州特定的地域特点,为接下来的争抢糖粥的热闹场面做好了铺垫。第一段以群舞形式、诙谐的动作来表现糖粥的魅力,形成了舞蹈的第一个小高潮;第二段以一段慢板双人舞反映穷书生和糖粥的情节,表现了糖粥老人的善良之心;第三段时间跨度到了当代,表现了时光流逝,而苏州人对糖粥喜爱的初心依然,欢快的节奏,热烈的动作使舞蹈达到了最后的高潮。最后结尾整个舞台只有二束不同亮度的定位光,“阿要买糖粥”的叫卖声与引子相呼应,表现出现代都市人的生活趣向与糖粥老人的坚守传统的对比,突出了舞蹈所要表现的核心价值,以小人物简单的幸福来叙述人生的品味。

第三是把握了情感细节,在舞台上融入了生活的真谛。对于舞蹈作品而言,只有在情感上打动人心,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与共鸣。在舞蹈《忆糖粥》创作和表演中,融入情感、表达情感是编导的重要追求。通过动作、音乐和声音等表达方式,强化情感的灌输、传达和交流,在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到感情的融入程度和融入方式,以期观众对作品产生刺激或否定的心理反应。第一段中笑逐颜开的糖粥老人与着急的顾客形成对比,用演员们夸张的动作和脸部表情,再配以富有苏州地域特色的弹拨器乐,堆积起场景的谐趣氛围,引发了观众快乐的情绪;而第二段慢板中,书生慢起快落的表演表达了书生内心的痛苦和迷惘以及他的心潮起伏,让观众跟随着书生一起伤感、一起落魄、一起感动;第三段采用了现代舞的节奏,演员们围着代表当代美好生活的大碗,让观众很快从第二段的伤感中走出,共同来感受当代生活的富足和幸福。而最后的结尾再次响起的糖粥叫卖声又将观众拉回到思考阶段,面对甜甜的糖粥,有了一丝渐行渐远的情感。

舞蹈《忆糖粥》中无时不在的情感让观众领略到艺术的魅力和舞蹈的价值,在舞蹈美感和情感的催化之下融入舞蹈艺术的本质.体现了艺术来源于每一个人的人生而又高于生活的内涵。

第四是把握了动作细节,在舞台上传导了生活的精彩。应当说,舞蹈艺术的本真不仅是形态美,更是演员与观众的传达和享受、交流和互动。这一切都需要特定的舞蹈动作来实现。在《忆糖粥》舞蹈动作设计中,编导除了考虑到动作的传情达意的表达功能外,更是考虑到主题精神的象征功能和寓意功能。通过不同的舞蹈动作线性关系塑造了不同人物的形象、表现出不同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等。

当骆驼担来到小巷时,面对无法抵挡的美食,不同的人物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心情:有人插队、有人拥挤、有人跌倒、排在队尾的着急地踮脚观望、排在前面的急不可耐、买到的还想加一勺等等;一般说来,在舞台表现中,远离舞台中轴线的舞群重于中轴线附近的舞群,上身舞动的舞群重于下舞动的舞群。因此在舞蹈《忆糖粥》中,编导将糖粥老人单独一人放在一侧,但由于位置远离中轴线而产生了支点效应,和群舞的队伍二个舞群织体形成了对称,引导着队伍不断地变换舞台位置,形成了竖线的纵深感,又转化为长线条的舒展和“龙摆尾”的川流不息。随后老人不停舞动长柄粥勺,侧重于上身动作,而队伍中群舞的人群手捧小碗,不断地移动步伐,两个舞蹈织体再次形成对称,形成了共鸣关系、模进关系和消长关系。第二段中贫穷的书生打翻了粥碗,口袋里却再也掏不出铜钱,心情无比失落。虽然采用了腾越、旋转等大幅度动作,但双手捧碗、甩头等慢起快落的动作、却给观众传递了低落的气氛。在舞蹈《忆糖粥》中编导大量使用了三步加,在动态发展中保留一部分,变化一部分,使整个舞蹈流利通畅、段落浑然天成,不留断节痕迹。在二、三段环节转换之间,由于时代的变迁需要演员服装的转换。为了给观众不产生停滞感,转换之际在舞台上旋转出了一只青花大碗,并采用了一声嘹亮的“卖糖粥”叫卖声。这一精心设计的“纽扣”不仅转移观众的注意力,让演员得以从容下场变换服装,同时又让观众对时代的变换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不至于给人产生“乱糟糟”的感觉。

第五是把握了道具细节,在舞台上烘托了生活的原味。道具在舞蹈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不仅是角色身份的标志和典型环境的说明,更要能够体现角色在舞蹈中的艺术效果。

舞蹈《忆糖粥》的道具并不复杂,而且富有生活的原味。就整段舞蹈而言,道具就三样,骆驼担、勺、碗。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骆驼担只能算是环境道具,真正的表演道具是勺和碗,二者几经修改,在大小、外观、材料、重量等方面力求既接近原样,又能让演员发挥自如。长柄勺是卖粥老人身份标志,既来自于生活,还能丰富舞蹈的表演功能,渲染舞台气氛。在表演打粥中,演员将勺舞动得挥洒自如:打开担子,用长柄弯勺拷起一勺白粥,再加上一小勺赤豆糊,一浇一搅。观众们彷佛感受到糖粥的又香又甜了。娴熟的技巧为舞蹈增添形式美感,提高了舞蹈表演的艺术感染力。

而碗更是生活普通用具,演员人手一碗,用碗来衬托糖粥的美味。为了突出当代生活的美好和甜蜜,在舞蹈第三段,编导别出心裁,舞台上推出了一只特大的青花碗,以增强舞台的视觉冲击力,同时告知观众时代的转换。

舞蹈《糖粥》以社会生活为源泉背景,但不是简单地复制生活现象,通过提炼生活素材,塑造了艺术形象,将艺术提炼和舞蹈艺术表现相结合。在艺术创作中融入其核心价值,激发出新的舞台构思与艺术灵感,从而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同时使其更具有苏州本土特色,体现区域现实特征,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猜你喜欢
编导舞台舞蹈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舞蹈课
编导:贩卖热情的人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关于艺术编导改革与创新的思考
想一夜
卷首语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