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电视台要重点做好“农”字文章

2016-11-20 09:48杨旭国
声屏世界 2016年3期
关键词:旅顺广播农民

□杨旭国



县级电视台要重点做好“农”字文章

□杨旭国

对农报道既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又是一项循环往复的社会生产过程。所以,县级电视台要想做好“农”字文章,首先必须在思想上提高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增强对农报道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好“大农业”观念。大农业主要涵盖的是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化的全部链条,只有树立了大农业观念,我们才能在报道中去关注完成产业化链条的所有环节和整个过程。同时要树立好“三农”观念,不仅要大量报道农业生产情况,还要报道好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农民的思想观念、道德水准、生活方式变化等,只有这样,我们的对农报道才会有广度、有深度、出精品。

把对农报道列为新闻宣传的重中之重

一、加大硬件投入力度。深入农村一线采访,在人力、财力和设备上耗费较大,光凭一股热情是不行的。对农报道必须在投入上加大力度,采编人员要配备精兵强将,设备要配最好的,奖励措施也要多向一线记者倾斜,这样才能保证对农报道顺利进行。旅顺广播电视台不仅做到了上述要求,而且还积极争取涉农街道党政领导的支持,为10个涉农街道全部配上专职通讯报道员,并同时配备录像设备,最大程度地拓展农村报道领域。

二、加大对农报道力度。县级电视台在全台新闻节目的运筹编排上要把对农报道放在突出位置。综合新闻节目中,对农报道在比重上要大于其他类报道,还要设置专门的对农报道栏目,形成一种消息、专题、评论全方位出击的立体报道格局,使节目中不仅有一般性的农村动态消息,还有反映农民群众精神风貌和传统美德的报道,更有揭示农村在时代变革中难以跨越的社会障碍,以及各类束缚农村深化改革的主要原因和解决办法等更深层次的思考。比如旅顺广播电视台在对科技进步年的报道中,相继开办了《农业科技知识讲座》《科技之星》专题报道等栏目,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央视、辽宁、大连三级台对其上传的对农报道用稿率高;《农民观念变奏曲》《二轮承包春来早》等近二十部作品分别获得全国县市级或省(市)级好新闻一等奖。

对农报道要与农民需求和政府工作紧密衔接

农业涉及的范畴广泛,电视台不可能面面俱到,报道应该突出重点。

一是突出农业产业化方面的报道。农村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农业要发展,必须走产业化的道路。对于世世代代只知道“面朝黄土背朝天”埋头种地,不知“市场”是怎么回事的农民来说,让他们摒弃小农意识,走产业化的道路无疑需要时间,更需要引导。新闻工作者必须把农业产业化作为我们的一项长期报道命题,要让农民懂得什么是产、加、销一条龙,让他们学会怎样去创立龙头企业、建设产品基地。旅顺广播电视台采制的系列报道《农村深化改革三部曲》就详细报道了全区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节目播出后,在农民受众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是突出农业科技方面的报道。为广大农民提供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引导他们通过获取信息走上致富之路,始终是对农报道的老主题,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新闻报道中,要增加信息数量、提高信息质量、拓展信息领域,为农民提供更优质的信息服务。旅顺广播电视台开办的《贯彻决议访谈》《光彩之路》《致富指南》等栏目在广大农民中就有极高的收视率,报道过的《一种新型“农草净”在我区通过产品鉴定》《农闲时的生财之道》《庭院种养的几种选择》《日本养猪新方法》等都被农民所采用,有的因此走上了致富路。

三是突出农村小城镇建设方面的报道。农村小城镇建设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体现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成果的有效载体。形式上看是农村的镇、村面貌变美了,实质带来的效应是由于城乡差别的缩小,农民从思想观念到生活方式已经远不是过去“陈焕生”式的传统农民,他们在向城市化进程迈进的过程中已经脱胎换骨。我们的镜头不仅要聚焦那花园式村、镇的美好景观,更要深层次地揭示由此给农民带来的心灵深处的冲击和农村小城镇建设拉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带来的可喜变化。

四是突出引导农民转变观念方面的报道。培养与市场经济接轨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新闻舆论来引导。比如,要想让农民改变小农意识,增强市场意识,最直接的就是要引导他们转变种植观念,让他们从一年四季在种植业上定时定量地传统“四季歌”中走出来,转变到反四季种植上来,提早农时,合理交叉种植,采用高新技术温室栽种等,并注重迎合市场发展高效农业、创汇农业、都市观光农业等精品农业,以此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旅顺广播电视台制作的系列报道《农民观念变奏曲》《走向市场的农民们》《致富路上谱新曲》等通过农民信息观、生育观、文化观、学习观的转变,折射出农民从温饱走向小康、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时代风貌,引导作用非常显著。

把握技巧,注重对农报道的实效

对农报道面向的大多数受众是农民,我们的报道既要让他们听得懂又要让他们能接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

一、宣传上级精神要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党和政府对解决农村和农业问题有许多理论、政策、法律、法规,这些都需要农民知道。我们在报道中不可能原原本本、面面俱到地照本宣科,必须用理论结合当地实际,有侧重、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去宣传。尤其要结合各地区党委和政府为贯彻上级有关精神而出台的具体政策、制定的具体办法及取得的经验体会,进行形象、生动的宣传报道。只有结合这些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他们才能听懂,也才能信服。比如关于在农村建立合作医疗保险的政策,一开始在旅顺区各镇、村及保险部门怎么宣传都不见效果,旅顺广播电视台便分析几个村的试点情况,制作了一期专题节目《农民再不愁没钱住院了》,通过参加保险而受益的农民亲口说出对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赞叹,使许多不愿参加保险的农民信服了并加入了保险的行列,为农民解决了因病致贫的大问题。

二、引导观念要树典型与解难题紧密结合。农民由于见的世面少,往往胆子小,所以要使农民转变观念最好是先树成功者或带头人的典型。比如推出种植大户、养殖能手、致富状元等。宣传多了,农民就会去尝试成功者的事,走成功者的路。旅顺广播电视台开设的《光彩之路》《普通人》栏目就是为重点报道农民成功者的典型而设置的。但是光靠典型引路也不行,因为每个人的能力和处境不同,同样条件下并不一定都会成功,这就需要我们在报道中多报一些解决难题的办法和措施。比如农民担忧的农药、种子、化肥问题和市场问题等。旅顺广播电视台就针对大白菜从计划经济的统种统销到市场经济要求的种植、销售、价格全部放开,让菜农担心找不到市场、怕政策变化等问题,制作了专题《菜农走向市场有三虑》,不仅解答了菜农担心的问题,而且还请政府领导谈了各项扶持政策,给农民吃了定心丸。

三、采编手法要通俗的语言风格与活泼的表现形式紧密结合。对农报道首先必须在语言风格上体现乡土气息,语言要简洁明了、通俗易懂,语言力求原汁原味,尽可能地引用农民的大实话或习惯用语,这样农民才能听着顺耳。比如旅顺广播电视台在向农民介绍《苹果树矮化密植模式化栽培新技术》专题片中,片头是这样表述的:“俗话说‘桃三、杏四、李五年,苹果八年才见钱’,而今在大龙塘村果树农场,采用矮化密植模式化栽培新技术种植的苹果树,两年半就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这个片头一下子就吸引了农民,他们也许听不懂那些什么“矮化、密植、模式化”等专业术语,但都会算记者说的那笔账。经过报道,这项新技术很快在本地区推广应用。再比如,我们在《农民观念变奏曲》系列报道中,小标题都充满了乡土气息:“信息是个宝,俺们离不了”,“学习文化存本领,俺们用得着”等。有了通俗的语言,还要有农民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对农报道在表现形式上要活泼新颖,不拘一格,可以采用信息、专题,也可采用访谈、讲座、科普电视小品等多种形式,这样更能够激起农民受众收看节目的兴趣,农民愿意看,能看懂,能学会,我们的报道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作者单位:旅顺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旅顺广播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旅顺道院暨世界红卐字会旅顺分会地址奠定记碑
大连至旅顺中部通道隧道消防系统设计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最早的无线电广播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