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摄影的多维发展与本质内涵

2016-11-20 07:48赵丹
剧影月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层面创造性摄影

■赵丹

创造性摄影的多维发展与本质内涵

■赵丹

美国著名摄影师阿瑟·戈德史密斯认为摄影是一种艺术创造行为,具有充分的主观能动性、多维选择性及阐释特性,这些特点使得摄影更加具有主观创造的艺术感,摄影师也可以通过镜头的表现张力、快门的瞬间定格、光圈的调节方式铸造属于自己的风格特色和艺术语言。在摄影创造的过程中,用最真实、最客观、最具象的摄影手法去探索摄影世界的奥秘,紧随时代而不拘泥于传统模式,顺应时代潮流而不落于窠臼,在社会发展、时代变迁的革新过程中力图再现创新性摄影的表现手法,包括对自然、人物、景象的重塑与创造。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凡是过去,皆为序章”。过去的传统摄影已成为摄影历史的序章,新时期创造性摄影的时代正在徒履而来,在多种传统基础的摄影技法中,孕育出令人怦然心动、为之欢呼的罅隙,在变革中寻找摄影文化意识形态的主流力量,同时从生活的本质视角出发,由横向表面逐步徙向复面纵深,在历史传统的角色中,让创造性视角占据主流,反映出的是当代摄影对自我创新、人本创新、技术创新的正确导向认知,突出了当代摄影师应该具备的革新意识、创造意识以及自省意识。创造性摄影开启了摄影发展的新纪元,在与时俱进的潮流中,逐步转化为人类对摄影世界的文化意识,同时也逐步实现了创新性摄影的价值意义。

创造性摄影梗概

1.摄影的发展历史进程

早在公元前4世纪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人墨翟经过对光线的观察与考究,将摄影的成像原理载入《墨经》,其描述了物体反射光线透过小孔投射到黑暗表面上时,会得到物体倒立影像的原理,这就是摄影史上第一个惊人的摄影原理探究。追溯至今,摄影成像原理简称为小孔成像原理,其诠释出了光与影的完美结合,只有光的出现,才会产生影的结果,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创造出了感光物质材料、显影技术、定影技术等摄影科技时代产物,影物景象便能够永久清晰地保留至载体上,自此之后,摄影的辉煌时代孕育而生。

法国著名摄影师巴耶尔是世界上掌握摄影技术的第一人,他的自拍像在摄影史中留下了浓重的奇幻色彩。1825年,法国人约瑟夫·尼埃普斯利用阳光摄影法拍摄出了世界上第一张黑白照片《窗外》。随后,达盖尔利用“达盖尔银版法”拍摄出世界上第一张静物照片《画室》,自此银版法摄影术开创了摄影领域的新时代。

在摄影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同的流派代表不同的审美与思想,从最初的画意派过渡到自然主义,彰显了摄影从模仿绘画到探寻自然的人本精神,从客观的现实格局中另辟蹊径,转变了传统的摄影理念,在接近自然、热爱自然、美化自然的主观感情色彩下捕捉到未经雕琢修饰的镜头景象。随后产生的印象主义和现实纯粹派,都在追求绘画效果的同时,融入现代元素,通过线条、光线、轮廓的强烈对比,体现其质感、立体感和时代感。

2.创造性摄影的兴起与开端

创造性摄影是基于现有的摄影艺术模式开创的摄影新格局,在感光物质材料、显影技术、定影技术等化学成像技术中,通过对化学成分的不同原料标配及其成像时间的把握,将摄影影像永久保存,而创造性摄影是在化学成像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化升级,将数码光学成像原理运用其中。二者具有量的差别与质的飞跃,数码摄影摒弃了化学成像原理的感光色彩性能,在光线色彩的调节及艺术表现手法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摄影术诞生初期到黑白摄影的风靡,再到如今创造性摄影的崛起,历经的每个阶段都是对摄影发展的重要诠释。

1981年,通过索尼公司精心研究,“马维卡”摄影技术孕育而生,它是世界上第一架静态视频拍摄机器,即是当今数码照相机的雏形,其摒弃了传统摄影成像原理,同时忽略了感光胶片,运用电子静物照相技术,成功完成了传统摄影到数码摄影的蜕变。在1988年科隆举办的摄影博览会上,创新型的数码摄影技术又一次呈现在人们的科技视野,其中“富士克斯”充分利用了快闪存卡的数字静物相机功能,为摄影的创新道路拓宽了前进的方向。之后,一线品牌的数字相机试制品陆续上市。

数码摄影设备为创造性摄影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摄影画面在风格流派、构图色彩、科技融入、表现手法等方面都潜藏着时代的争鸣和诉求,在与时俱进的摄影世界中,创造性的构思与技巧、科技与发展、理念与思想都对摄影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命题,综合运用数码科技带来的便利,同时也走出柏拉图所谓的创造洞穴,在新的时代开创新的思维模式,将创造性摄影走向摄影的本身,展现时代的灵魂,用创造性的思维再现返璞归真、价值正确、碰撞心灵的摄影世界。

多维视角下的创造性摄影

1.多维视角发展理念

多维视角是任何事物得以发展的关键,处于发展理念的核心位置。发展理论从规律性、创造性、完整性的视角充分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发现事物的新规律、新韵律、新节奏。发展理论体系一般都是以核心基础原理作为指导,从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观念、不同的跨度实现基本原理的实践与运用。无论从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原理还是从我国目前创新发展理念的观点来看,多维视角发展理念都体现着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性、有效性、全面性。我国五大发展理念就是对多维视角的最好证明,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多维角度,实现了事物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基本规律。

2.创造性摄影的多维发展

在多维视角下的创造性摄影可谓“聚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从感知层面、理性层面、美感层面、精神层面将摄影艺术的创新发展突破质变的可能,摄影师以主观的判断和层层递进的方式运用多维发展理念,从感知被拍摄事物的能力中发掘事物的本质核心,在不可方物的视觉感受中以理性的视角探索摄影的美感认知,将所感、所想、所为的具象幻化为精神层面的哲思,以美而不艳、新而不俗、知而不过的全新视角开启新的摄影旅程。

感知层面是创造性摄影的第一层,就像雕塑大师罗丹所说:“艺术就是感情”,摄影师以感知生活、关照生活、体会生活的感情为主要脉络,进而积极体验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从生活的细节之处发现新的美感、新的事物、新的故事,将感知生活的新元素运用于创造性摄影之中,所展现给欣赏者的作品定会是岁月的积淀、感官的乐趣以及生活的轨迹。

摄影师在完成感知层面的积淀之后,跨越进入摄影艺术理性层面,在包罗万象、光怪陆离的社会实践中,摄影师无法真正逃离社会的禁锢与拘泥,因此社会审视的重要性跃然而上,只有通过社会审视,将社会中的政治、经济、道德、文化等诸多学科融合参考,才能获得正确的、理性的、客观的摄影价值取向,促使摄影家从生命价值、思想价值、社会价值中理解人类精神发展的方向和历程,同时正确表达摄影师对现实生活正确的理想感知和价值取向。

美感层面即是摄影师对审美追求的体现,将自身对美的理解、美的认知、美的观点表达于作品之中,不仅单纯传递外在的形态美、线条美和光线轮廓美,更是深刻凝练摄影作品中的内在气质美、情感美以及思想美。

精神层面是创造性摄影多维发展的核心,摄影师要再现创新造型意识,同时更要注重摄影的精神渴求,使得观众与作者同时进行哲理思辨,这更有益于摄影的造意表现,同时也更健康积极地传递着感知、理性、审美层面的摄影特点,把作品中深层次的思想哲学用自身的精神情感灌溉真实鲜活的生命,创造出的作品定会是具有顽强生命力、艺术表现力和时代影响力。同时能够揭示人们的诉求心理、变化心理、现实心理、道德心理,在反观世事变迁的反思潮动中,通过创造性摄影来真实的思考现实思想哲理的认知和变化。

创造性摄影的本质内涵

创造性摄影的本质揭示了摄影师从感知事物的能力到理性认知生命的细节,再自然过渡到审美意识形态的形成,最终通过创造性摄影的艺术语言勾勒出精神层面的哲理思想。这正是创造性摄影中多维发展理念的巧妙运用,也是创造性摄影的内涵核心。反观苏珊·桑塔格对摄影艺术的评论:“我们仍然毫无进步地流连在柏拉图所说的洞穴中,使我们深深陶醉的仍然仅仅是一些照片,而非事实本身。”与其说创造性摄影是在成像原理的科技进步中成长,不如说创造性摄影是对摄影本身、事实本身、生命本身的哲理思辨和本质表达。如今的创造性摄影世界需要浮士德式的精神支柱和堂吉诃德式的勇士人物,摄影师需要获得精神的翅膀,在飞向苍穹的时刻,向往的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正如恩格斯所言:“生命是存在于物体本身中不断自行产生并自行解决的矛盾,这一矛盾一停止,生命即停止。”创造性摄影就是在化解矛盾统一体的过程中逐渐完成质变的过程,不断地在多维视角下创造、审视、表达被摄事物的生命状态以及本质内涵,进而真正实现创造性摄影的多维发展。

纵观科技时代的创新发展,数码摄影风靡世界,在与时俱进、博采众长的摄影发展历史进程中,唯有将多维层次、多元视角、多样创新的摄影发展理念运用于实践摄影创造中,才会逐渐走出摄影世界的柏拉图洞穴,将更多的创造性摄影思维结合事实本身,充分释放生命的本质内涵,见证时代变迁、岁月积淀、生命绽放的每一个瞬间。

(南京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层面创造性摄影
基于选项层面的认知诊断非参数方法*
WZW—bewell摄影月赛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二孩,人生如果多一次选择!
最美的摄影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