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东杰
【摘要】《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国作家毛姆的三大长篇力作之一,问世后在文坛轰动一时,外界多余该小说的研究也经久不衰。而从空间叙事角度来解读小说主题的研究却寥寥无几,本文运用空间叙事理论,从伦敦,巴黎,塔希提島三个地质空间切换所暗含的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三个方面分析《月亮和六便士》中的空间叙事艺术。
【关键词】伦敦;巴黎;塔希提岛
毛姆是英国文坛上颇有争议性的一个作家。在世界文坛上,他从未与一流作家们并驾齐驱,但他却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庞大的读者群。关于《月亮和六便士》的文学研究自然也不在少数,然后笔者查询在查询了相关研究论文时,意识到前人的研究角度包括:精神分析角度解读,女性主义角度研究,主旨研究,却少见有从空间叙事角度分析。基于此,本文将从空间叙事角度对小说的叙事手法加以研究。
在许多小说中,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叙事功能,作家不仅把空间看成故事发生的地点,而且利用空间来表达时间,谋划小说的布局,推动整个叙事的发展。文学虚构作品中人物不仅和现实社会中的人一样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空间,也和现实中的人一样会在自身所处的社会意识形态作用之下,往往会在心理上作出不同的反应,从而形成各式各样的心理空间。反过来说,人物的心理空间往往体现出人物所处的物理-社会环境和当时的权力关系和社会意识形态。在小说《月亮和六便士》中,毛姆同样在叙事方式的选择上也有意识或者无意识中与空间叙事相契合。通过对伦敦,巴黎,和塔希提岛三个故事开展的地质空间的切换,有意识地暗示了对应了三个地区暗含的社会空间和心理空间的转变,从而突出了社会物质文明与作者个性之间的冲突,猛烈地抨击了现代的西方文明对天才的排斥和扼杀。
一、伦敦:来自文明社会的遏制
故事的伊始发生在伦敦,在这里,叙事者作为作家新进入了伦敦的文艺圈,参加各种圈子内部的谈话,可是这里的艺术家和作家们的谈话“富于机智”,他们中的一个同行刚一转身,他们就会把他批的体无完肤,叙事者最初对这个圈子艳羡和憧憬都在他们的虚伪和市侩中慢慢毁灭。伦敦是当时经济文化艺术中心,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有一个爱慕虚荣,总是积极和艺术圈子攀关系,举办各种各样的文学活动聚会,企图在文学艺术界取得一个位置。
彼时的思特里克兰德,相貌平平,有着一份伦敦证券经纪人的的工作,过着与文学、艺术等全然无缘的平凡生活,一个诚实的经纪人,一个克尽职责的丈夫和父亲,是一个忠厚老实、索然无味的普通人。他一点儿也没有社交的本领,甚至没有什么奇行怪癖,故事的叙述者与平庸的思特里克兰德初次见面之后,便几乎能断定他与他的妻子将像世上无数对夫妇那样平淡地过完一生:在不知不觉间,他们俩年纪越来越大,儿女却逐渐长大成人,到了一定年龄,就会结婚成家。最后这一对夫妻告老引退,受到子孙敬爱,过着富足、体面的晚年。他们幸福的一生并未虚度,直到年寿已经很高,才告别人世。”他们的故事和是世间无数对夫妻并无二致。它使人想到一条平静的小河,最后泻入烟波浩渺的大海中。
伦敦,作为故事展开的第一地质空间,人类文明的社会,充满了重复无聊的宴会,各种男人女人在这些无聊的宴会中消磨自己的时间浪费自己的生命,当时的思特里克兰德,遵守着人类社会的社交生活准则,家庭生活和谐,夫妻相敬如宾,家庭美满,事业有成,但是另一面,作为现代文明中的一只蝼蚁,迫于当时社会环境,社交,工作,生活,这些文明社会的准则,他显得普通不已,就算想学习画画也只能私下秘密去学,连自己家人也不能告诉。
二、巴黎:对文明社会的反叛
故事的第二段开展环境实在巴黎,其中包括了五年前的巴黎,思特里克兰德首次到巴黎和五年后叙事者搬到巴黎。五年前,思特里克兰德并没有住在传中的豪华酒店,美女相伴。仅仅是住在一座破烂的小楼,多年没有粉刷过,龌龌龊龊,只睡一间很小的房间,几件家具把屋子挤得转不过身来,没有一件东西不是肮脏、破烂的。邋里邋遢,神态却非常自然。他告诉叙事者“我必须画画儿。我由不了我自己。一个人要是跌进水里,他游泳游得好不好是无关紧要的,反正他得挣扎出去,不然就得淹死”。五年后,他他的身体瘦得只剩了皮包骨头,穿的仍然是五年前我见到的那身衣服破破烂烂油迹斑斑,但仿佛他身体里蕴藏着一股无比的力量。
新的地质空间设置在巴黎,远离伦敦,折射的是当时思特里克兰德决心的转变,他要完全褪去当时在伦敦的那个蝼蚁一样普通的自己。他要开始对所有文明社会一切压制他艺术创作进行反抗。叙事者第一次带着使命来巴黎劝说他放弃时,他们有过如下一段对话:“谁都会认为你是个没有人性的坏蛋。”“让他们这样想去吧。”“所有的人都讨厌你、鄙视你,这对你一点儿都无所谓吗?”“无所谓。”这一问一答间暗含的是伦敦的社会空间,正常社会规则道德对人的压制和规则,但此刻的思特里克兰德已经下定决心,他开始生出了自己的心理空间,决心同社会世俗的压制相对抗。这也得以解释,为何在巴黎,他的行为举止同在伦敦完全不相符。他完全不关心生活上的安乐舒适,喜欢坐在硬靠背椅上;胃口很好,但对于吃什么却漠不关心,对他说来他吞咽下去的只是为了解饥果腹的食物。别人对他的好也毫不领情,哪怕是施特略夫将他从生死边缘拯救回来,他毫无任何感恩之情,还霸占了施特略夫的画室。他占有了勃朗什,而后又在不需要时转身将她抛弃,甚至间接导致勃朗什的死亡。他已经冷酷不顾人性,我行我素,一心跟随内心的想法,此刻的思特里克兰德已经渐渐获得新生,物理环境的改变,也预示着思特里克兰德心理空间从无到有。
巴黎对于思特里克兰德来说是一个社会空间被解构的空间,在这里完全摆脱了伦敦社会的正常社会规则,他不顾一切,不在乎生活条件,不在乎爱情伦理。他对于别的人唯一要求是别打扰他。他一心一意追求自己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不仅甘愿牺牲自己,而且就是牺牲别人也在所不惜。他住在巴黎,比住在底比斯沙漠里的隐士生活还要孤独。也正是在巴黎居住的这段时间,思特里克兰德的作品开始震慑人的心灵,从他的画里可以看出他开始把那一直束缚着的桎梏打碎了,寻找到一个新的灵魂,一个具有意料不到的巨大力量的灵魂,这些变化都是空间的转变密切相关,不能不说是作者的有意安排。
三、塔希提岛:与文明社会的彻底决断
他曾说“有些时候我就想到一个包围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中的小岛,我可以住在岛上一个幽僻的山谷里,四周都是不知名的树木,我寂静安闲地生活在那里。我想在那样一个地方,我就能找到我需要的东西了。”
故事的最后一段发生在塔希提岛,塔希提岛作为太平洋上远离欧洲大陆,远离当时人类文明的社会,作者也是颇有用心的。同英国法国相比,塔希提岛是另外一番景象,它是一个高耸海面的绿葱葱的岛屿,充满沟壑高山峡谷,神秘而又显得凄冷,给人感觉,在这些浓荫郁郁的地方,远自太古以来生活就一直按照古老的习俗绵绵不息地延续到现在,保留着最原始时期的感觉和味道,远离了人类文明社会的痕迹。思特里克兰德曾经是在英国法国个不合时宜的人,而在这里,所有人都是收到接纳和包容的。他的脾气没有比过去变好了,还是那么自私没有人情味,但是这里的环境对他比以前适合了。
然而就算是在这样与世隔绝的岛,他也在寻找更加远离人类痕迹的地方,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工作,但等他攒够了钱买油彩和画布就跑到荒林里去。在和爱塔婚后,毅然搬去了爱塔很远处山峦叠抱的产业,离环岛公路有八公里远,是与人寰隔绝的一个幽僻的角落,他在这里度过了他一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日子。他住在那里,他穿着当地服饰,只围着一件帕利欧;留着大红胡子,头发粘成一团,胸上长满了汗毛;从不穿鞋,比当地人更加土化。不问世事,也被世界遗忘。
结语
不得不说,在《月亮和六便士》里,毛姆展开的主要地方的选择都是有意而为之的。通过三个地址空间的有效转换,暗示了不同阶段和时期社会空间和主人公的心理空间,三个地方逐渐远离人类文明,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心理空间越发强大终找到心中所寻,凤凰涅槃,创造震撼灵魂之作。
【参考文献】
[1]程锡麟等.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概述[J].江西社会科学,2007.(11)
[2][英]毛姆萨特著.傅惟慈译.月亮和六便士[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1
[3]王萨丽.毛姆:客观人生的解构者[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1)
[4]董晓烨.学空间与空间叙事理论[J].外国文学,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