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艳霞
[摘要]:古诗词是语文知识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古诗词的学习,能培养学生的情操,陶冶学生的性情,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也有重要作用。而目前,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却很不乐观,学生学习兴趣低,教师教学方法陈旧。结合探究经验,谈谈如何改进古诗词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 教学方法
古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最精彩的部分之一。古诗词的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让学生背诵优秀诗文。在中考中,古诗词的知识也占据了10分。然而,由于古诗词的语言风格及特点跟现代社会的语言存在很大差别,学生从理解到渗透存在着不小的苦难,学习兴趣低落。对于教师来说,教好古诗词也是一个不小的难题。无论是从语文考试目标上看,还是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角度,研究如何做好古诗词教学的课题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
一、古诗词教学成效不理想的原因
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而教学现状却普遍存在不少问题。下面,我们来分析下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
(一)教师自身的古文学素养不足
很多教师所掌握的古诗词还停留在学生时代的水平,对古诗词的理解也仅是在大学里的文学理论上,缺乏古诗词的审美情趣。因为在教学过程中,也无法带动学生对古诗词的研究热情。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古诗词相关理论也不断发展,初中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对古诗词的审美能力及文学素养。只有这样,在教学时,教师才能减少对教参的过度依赖性,形成自己对古诗词的独特见解,引领学生更好走进古诗词的意境中。
(二)行业缺乏古诗词教学研究
在古诗词的教学上,大部分初中教师还是习惯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对古诗词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的水平,不能激发学生发自心底的对古诗词的喜爱和兴趣,更不能带领学生走进诗词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这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对诗歌教学的观念陈旧,缺乏创新意识,再加上很多语文老师同时还是班主任,事物繁忙,没有时间去好好研究古诗词的教学。而学校在古诗词教研活动上也缺乏力度,使得作为中华文化中精华的古诗词教学成为这样一个令人唏嘘的局面。
(三)社会环境因素
教师忽视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而学生对古诗词也缺乏兴趣,使得古诗词教学效果差。这不仅是因为古诗词的语文语言特点,也跟现在的社会环境有关。
现在,国民对中文的重视程度就不够,更别说是古代诗词了,反而对英语过度重视。从中小学到大学,各种英语的等级考试都耗费了学生许多时间精力,在图书馆可以看到很多学生天天啃着英语书,而图书架上的文学名著却少有人问津。幸好,现在教育界高层领导也开始重视这个现象,在很多地区,高考中语文科目实现了新政策,所占据的比重更大,以此来激励学生对母语学习的重视。然而,十几年以来形成的这个重外语轻母语的风气,也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改善的。加上目前社会风气也比较功利,学生也难免受影响,认为古诗词占据的考试分数太少,不值得花时间精力去深化学习古诗词。社会上流行的快餐文化更是将学生冲击得离古诗词越来越远。当前,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实在令人堪忧,亟待改变教学方法。
二、初中古诗词教学探析
针对上文所提及的教学现状,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力图改变古诗词的教学局面,采取更好的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古诗词的学习效果。
(一)指导
学生之所以无法鉴赏诗歌,原因之一是对古诗词中的词句有理解障碍。在进入“诗歌鉴赏”阶段前,教师应帮助学生扫清理解障碍,对古诗词中的词语句子加以详细解释,包括介绍诗人所处社会环境,诗人的品格和性情,诗歌中的典故,等等,帮助学生读懂作品、理解诗人。这时学生进入“诗境”的基础。例如,学习《相见欢》时,若不知道其社会背景,读者难免会误以为是一首普通的离愁别恨诗歌,更无法理解诗人当时的心情和痛苦。让学生多了解作者和作者所处的环境,才能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二)朗读
诗歌的韵律美,只有通过正确的朗读方式才能展现出来。教师应引领学生掌握好诗歌中的轻重音、低高音、长短音等。让学生用带有感情的语音语调,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才能让学生更好地领悟诗歌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这种韵律不是老师可以通过言语就能让学生感受到的,必须让学生多朗读,爱朗读,多朗读几遍,进而去体会诗歌的美好意境。
(三)联想
想象是古诗词欣赏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让学生轻闭双眼,充分根据诗歌内容展开联想,根据主观体验将诗歌文字变成一幅充满诗情的画卷,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走进诗人的世界。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想象。
(四)比较
诗歌间存在相通性,同一作者写的不同作品、同一年代不同作家的作品,都可以拿来相互比较,比较它们的感情基调、表现形式等,学生比较的过程是积累古诗词知识的过程,也是提升语文素养的过程。
三、结束语
古诗词教学方法多样,教师应灵活多变地根据文体去选取适合的方式。相信只要教师足够重视古诗词,愿意花时间去研究古诗词的教学,就定能让学生喜欢古诗词的学习,并从中收获到美感的陶冶,而古诗词教学局面也将会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参考文献:
[1]周滢.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思考与实践[D].苏州大学,2008.
[2]李芳.品诵·欣赏·感悟——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探讨[J].科教文汇,2011,(09).
[3]张霞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实践初探[J].新课程学习,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