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婕
中国人讲究每年开个好头,所以贺岁档对每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具有重要的地位,有点像春晚对于CCTV的意义。
中国电影的制作者们喜欢用一个形象的词“高考”比喻每年中国电影的贺岁档。每到跨年之际,各大电影机构都卯足力气,把一年的工作展现出来,由观众检验,形成市场的高潮。
冯氏喜剧开启贺岁档
中央戏剧学院研究生部教授夏波在接受《中国名牌》采访时,对电影贺岁档的概念进行了定义:“(贺岁档)主要是新年春节期间放映档期,尤以春节为主。主要放映‘节日应时剧,喜庆、热闹,满足人们节日心理。尤其是华人,春节最看重,要喜上加喜,圆满,开心,吉祥,气氛和心情最重要。所以,贺岁片都是喜剧,以此庆贺一年收官。正好春节年末假期也多,正是观众最喜欢看电影的档期。”
贺岁档的概念起源于香港,每到这种逢年过节的日子,香港电影公司都会拍几部热热闹闹的电影作为年货,让准备过节的影迷高兴高兴。在喜庆的氛围中,观众更加踊跃地到电影院看电影。产品与市场的良好互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贺岁片”这个独特的片种和“贺岁档”这个独特档期。
在中国提到贺岁档,绕不开的一个名字就是冯小刚。从1997年的《甲方乙方》开始,每年12月冯小刚的贺岁喜剧就会上映。以后,冯氏喜剧成了每年大陆观众的消费习惯。
这一晃就是近二十年:1997年《甲方乙方》、1998年《不见不散》、1999年《没完没了》、2000年《一声叹息》、2001年《大腕》、2003年《手机》、2004年《天下无贼》、2006年《夜宴》、2008年《集结号》、2009年《非诚勿扰》、2014年《私人定制》、2015年《老炮儿》。一共12部。
2002年底张艺谋首部武侠大片《英雄》也加入了这个档期。贺岁档就此诞生。
贺岁档与贺岁片
在实际运作中,中国式贺岁档可以分成两个概念,一个是长概念,即贺岁档期由前一年年末12月一直延伸到第二年元宵节,跨越圣诞节、元旦、春节、情人节和元宵节。一个是短概念,即每年的12月,最多包括元旦。
从目前的趋势看,电影界更多地把贺岁档期拉长,长概念逐渐成为主导。
至于贺岁片的定义,社会学家、民俗学家艾君认为,在演艺界所说“贺岁”实际传承的是西方“贺岁理念”。演艺界把贺岁片归纳于三种类型,即“类型说”“档期说”和“模糊说”。所谓类型说,就是认为“贺岁片是一种喜剧类型片”的观点。所谓档期说,就是认为“贺岁片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是在春节档期放映的影片而已”的观点。所谓模糊说,就是既不完全赞成类型说,也不完全赞成档期说,也没有明确反对这两种观点提出自己观点,似乎把在春节前后推出的娱乐性作品统称为“贺岁作品”。
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冒建华表示:“当前,贺岁片已经从一般的电影贺岁发展到了电影文化品牌,投资方、制作方、导演都看好这样一个品牌,如果贺岁片做得好,相当于给观众做了新年一整年的广告。21世纪是一个消费的世纪,由于商品市场经济对大众的开放,大众普遍受商品逻辑的支配。受大众普遍欢迎的电影就会获得更多的观众,就能有不菲的票房。受大众消费的电影作品也变得像购买食品、饮料、时装、家用电器等消费品一样。每年的电影界贺岁档都是电影投资人与制作人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能赢取更多观众以期来年电影作品快速消费。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贺岁档相当于每年的高考,每个电影都要慎重应对,以给作为考官们的消费群一份满意的答卷。”
贺岁档的贡献率
贺岁档被认为是中国最重要的电影档期,因为它的票房贡献率高,贡献了一年中很大部分的票房。2012年全年票房168亿元,12月一个月的贺岁档就凭借着《泰囧》和《十二生肖》两部影片贡献了25亿元,占比15%。2013年12月的票房是22亿元,占比10.1%。2014年25亿元,占比8.4%。在2015 年,12月的贺岁档也是贡献票房最多的月份之一,42.2亿元票房占比9.5%,仅次于7月的暑期档。
影评人海风表示,从近4年来的12月份数据看,贺岁档的重要性虽然在,但已不像以前那么大了。票房占比数据是逐年下滑的,2014年甚至差点跌破了月均值,成了一个危险信号。
究其原因,一方面2015年暑期档的鹊起表明观影人群结构的变化,学生观众在上升,暑期档开始取代贺岁档;另一方面国人观影习惯开始改变,以前物资缺乏,所以春节集中消费,而今应有尽有,随性所欲,电影产品的质量、口碑在形成票房时的作用越益巨大。
今后的中国电影可能每天都有考试,直面市场检验,而不再是每年一度高考或期中考试。所以最重要的是质量,制作出好作品才是上策,而不是依赖这个档那个档。
对此冒建华也表示:“中国电影要更多提倡电影精神,就是要实现电影在主体-客体下的价值建构,要把电影审美的意识上升到精神层面,并排除功利性。电影不是一个抽象的王国,而是一个真真切切的现实世界。导演、编剧对电影空间的想象要由有限的、割裂的世界发展到对潜在的、假设的世界,这样就能够赋予电影本身更多的意义,这才是电影所寻求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