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对组织文化建设的影响

2016-11-19 16:47白耀正
经济师 2016年4期
关键词:事业单位文化

白耀正

摘 要:组织文化建设是事业单位提升治理能力,增加公益服务总量和提高质量,满足群众需要的重要手段。而组织文化的建设、传承和发展离不开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文章从组织文化和法人治理的概念入手,分析了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对组织文化建设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 法人治理 文化

中图分类号:F0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4-064-02

在2015年12月以来舆论热议的“宝万之争”中,万科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石表示,他最看重的是万科的企业文化,文化和经营风格是万科品牌和信用的基础,是万科最值钱的东西。关于股权之争的内容我们不去关注,但是这一表态再次表明了一个组织的文化是组织发展十分重要的财富,对组织发展和治理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事业单位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非盈利组织同样适用。

一、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最初称为企业文化,是20世纪70、80年代兴起的一门交叉学科,是从社会学、人类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看待组织产生的学科,属于管理学的范畴,是组织行为学的一部分。组织文化研究兴起的背景是,日本经济在70、80年代以来迅速崛起,美国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迫使美国的管理学者和企业家们对日本企业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日本企业将本国文化与现代技术、管理理念结合起来,产生了良好的效果,进而把组织文化作为了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主流问题。

国内外对组织文化有很多不同的定义,笔者比较认同两种。一种是美国管理学家沙因的定义,组织文化是由一些基本假设所构成的模式。这些假设是由某个团体在探索解决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和内部统合问题这一过程中所发现、创造和形成的,如果这个模式运行良好,可以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新成员在认识、思考和感受问题时必须掌握的正确方向。一种是我国学者比较认同的,组织文化是在较长时期的活动过程中,由组织成员逐步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观体系、思维方式以及具有特色行为方式的统称,具有确定性和相对稳定性。

二者虽然表述不一致,但认真分析能够发现,其核心是一致的,都认为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应当掌握的、经过实践检验的、对组织有利的理念和方法。组织文化具有导向、激励、凝聚、规范、协调五大功能。

二、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是在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首次提出的,意见提出: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探索建立理事会、董事会、管委会等多种形式的治理结构,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提高运行效率,确保公益目标实现。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意见》指出,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健全决策监督机构、明确管理层权责和制定事业单位章程三个方面。

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是指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以依法独立运作、自我管理和承担职责,实现事业单位宗旨和职责为目标,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治理的组织架构与运行机制等相关制度安排。其核心是明确决策、执行、监督三个方面的权力运行机制,把归属事业单位的权力还给事业法人,改变过去由行政主管部门直接、微观、事无巨细的决策管理模式,建立理事会依据事业单位章程负责决策和监督、提名管理层,管理层依照理事会决议独立自主履行职责的新治理模式,进一步激发事业单位的活力,提升运行效率。

三、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对组织文化建设的影响

组织文化的建设、传承和发展受组织管理体制变迁、领导人更迭、组织目标变化、技术进步、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对事业单位的管理体系、领导人、目标等因素的变革,必将对事业单位组织文化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1.有利于提升事业单位组织文化建设的实效性。当前很多事业单位都开展了组织文化建设,提出了自己的价值观等文化理念,有的单位还提炼了文化品牌,设计了品牌标识,看似成果很多。但由于单位管理沿用行政机构的管理模式,价值观念并没有体现制度建设和日常管理中,导致实际效果有限,浮在表面,停留在传统的宣传工作视角上,没有真正成为职工认同并且共同自觉遵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后,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自主权大大加强,保证了事业单位管理制度能够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体现本单位意志和行业特色,使文化理念能够真正体现在规章制度制定、执行,维护职工权益,提供公益服务的各个方面,克服组织文化建设与实际工作两张皮现象,提升职工践行组织文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把组织文化积累成为事业单位的宝贵财富。

2.有利于保持事业单位组织文化传承的稳定性。组织文化理论认为一个组织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领导人的文化,领导人对组织的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事业单位中,由于沿用传统的行政机构管理模式,使得工作人员以服从为主要行为方式,很难提出建议或者影响领导的行为,领导人对组织文化具有极强的改造能力和权力,因此组织文化受到领导人更迭的影响比一般组织更大。这一特点直接导致了事业单位组织文化传承性较差,上一任领导提出的文化理念,下一任领导一般不会接受,而是另起炉灶,特别是主要领导变更频繁时,组织文化理念变化很快,职工无所适从,前期建设的成果失效。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后,理事会成为了事业单位的最高决策机构,理事会成员由主管部门、单位领导和社会用户构成,改变了过去主管机关或单位领导一言堂的局面,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从而为组织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有利的支持。

3.有利于促进事业单位组织文化发展的前瞻性。组织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受到技术变革、外部环境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多过去行之有效的思维方式和理念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不再有效,特别是对于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而言,其服务方式、服务内容等要适应人民群众的不断提高的需求,需要对组织文化进行科学合理的变革。传统的治理模式下,事业单位官僚化,对人民群众的需求反应迟缓,没有权力也没有动力调整单位的宗旨、理念以更好地适应用户的需求,组织文化先进性不足。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后,由于理事会引入了社会公众代表,使得事业单位对公众需求的反应大大加快,同时也由于事业单位的自主权得到了加强,因此其变革组织文化和组织结构等以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主动性得到了加强,也有利于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加快引进先进文化,开展文化变革,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公益服务的需要。

四、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下加强组织文化建设的建议

1.事业单位章程要全面体现组织文化。事业单位章程是法人治理结构的制度载体和理事会、管理层的运行规则,也是有关部门对事业单位进行监管的制度依据。从某种意义上说,事业单位章程在单位内部具有宪法地位,是所有管理制度的基础和依据。因此在事业单位章程的制定中,要充分体现组织文化理念,把组织文化理念用章程的形式固定下来,保证组织文化与单位内部管理的一致性,进而促进职工践行组织文化的自觉性。

2.用好事业单位自主权,确保内部制度体现组织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赋予了事业法人较大的自主权,主管部门的管理由传统的微观管理、直接管理变为宏观管理、间接管理。事业单位要充分利用这一自主权,把组织文化的理念体现到各项规章制度、政策、文件中,改变过去内部管理制度沿用行政机构模式的局面,减少组织文化与内部管理的两张皮现象。

参考文献:

[1] 埃德加·沙因.组织文化与领导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 曾昊,陈春花,乐国林.组织文化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7)

[3] 叶伦,薛圣白.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对策.人民论坛,2014(7)

[4] 刘清.从组织变革角度谈当前我国事业单位文化建设.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2)

[5] 吴路易.事业单位文化建设促进管理效能的思考.2015

(作者单位: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 天津 300455)(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事业单位文化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谁远谁近?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讨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