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瑜杰
[提要] 清真产业是以满足穆斯林人口生产、生活消费为目的的特色民族产业。中国国内清真产业主要集中在西北五省,并已取得一定发展规模和市场。随着全世界穆斯林人口的增加,清真食品及生活用品消费量2015年将达到2.3亿美元。借力“一带一路”发展契机,将推动国内清真产业的规模化、国际化发展,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关键词:一带一路;清真产业;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借力“一带一路”清真产业创新发展的对策思考
收录日期:2015年12月14日
清真产业是具有穆斯林文化内涵,发展相关产品和服务的特色民族产业。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清真产业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西北五省(青海、甘肃、宁夏、陕西、新疆)的穆斯林聚居区都已建成规模以上的清真产品生产企业,不仅满足了国内穆斯林民众的消费需求,并且不断地开拓海外市场,成为出口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促进下,清真产业必然迎来发展的契机。
一、背景分析
(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构想的提出。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一战略构想得到世界各国的赞同,“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发展将有利于填补欧洲经济圈与亚太经济圈之间的“塌陷区”,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搭建双边、多边经济合作的平台,有效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的共同繁荣和经济合作。
根据《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新疆被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陕西、甘肃、宁夏和青海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云南则面向南亚、东南亚各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是穆斯林人口主要的聚居区域,随着穆斯林地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清真产品消费市场蕴含的潜力巨大,这将对国内清真产业的发展起到有力的带动作用。
(二)清真产业出口规模有待进一步提高。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09年10月的一项研究数据表明,全世界200多个国家的穆斯林人口已经超过了15.7亿,以2009年全世界人口68亿计算,穆斯林人口占全世界总人口的23%,其中60%的穆斯林人口分布在亚洲。全球清真产品市场消费2.5万亿美元,其中来自中国的清真产品贸易额仅有1.5万亿人民币,仅占到全球清真产品贸易额的0.1%。2015年全球清真产业产值超过3.2万亿美元,预计这一数字在2018年将增至6.4万亿美元,其中仅清真食品消费市场的容量就超过6,500亿美元。聚居在中国的穆斯林人口已超过2千万,其中76%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上的陕、甘、宁、青四省,清真产业随着穆斯林人口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而逐步发展壮大,但由于清真产业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企业生产经营理念落后等因素,制约地区清真产业向规模化发展,而规模的局限性成为清真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借力“一带一路”发展的契机,转变企业经营方式,促进清真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有助于拓展清真产品的海外市场。
二、清真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清真产业发展现状
1、清真产业聚集化发展。中国穆斯林人口主要分布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占全国穆斯林人口的76%。随着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各项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进一步促进穆斯林人口聚居区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使具有穆斯林文化内涵的清真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14年青海省从事清真食品领域的企业、个体经营户达到2,000多家;甘肃省临夏州清真餐饮经营户2,236家,营业额达到4亿元;宁夏吴忠产业园(国家级清真产业园)入园企业达到218家,清真产品的十大系列基本齐全,商品种类592种,龙头型企业多以清真食品为主。
2、清真产业国际化趋势。全球穆斯林人口15.7亿,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穆斯林消费市场逐年扩大。据统计,2015年全球清真产品市场消费达到2.3亿美元。国内清真产业在不断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发展国际清真产品市场的占有率,甘肃省临夏州向导民族用品商行,是一家主要经营穆斯林生活用品的企业,2014年向国际市场出口民族帽达到1,000万顶;宁夏吴忠清真产业大力发展穆斯林传统服饰加工制作产业,产品主要销往东南亚、中东等市场,年产值达到5,000多万元;青海省绒业集团在土库曼斯坦建设生产企业,并在此基础之上不断推进国际清真产业的发展,建设中国青海-土库曼斯坦纺织产业园区,已有41个项目在土库曼斯坦、尼泊尔、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等国开工建设。国内清真产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
(二)清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清真产品标准化程度低。清真产品是具有伊斯兰教义及穆斯林文化内涵的特色民族产业,关乎全球穆斯林人口的日常生活,其生产环节、流通环节与储藏环节都要严格地符合伊斯兰教义的规定。在商品生产高度工业化和国际市场消费多样化的背景下,伊斯兰国家会员组织(OIC)制定了统一的清真产品标准和认证。因此,国内清真产品要“走出去”就需要得到HALAL认证。宁夏在2009年发布实施了DB64/T543-2009《宁夏回族自治区清真食品认证通则》,以该通则为基础,由宁夏清真产业化技术委员会汇总整理的《清真食品认证通则》得到青海、甘肃、宁夏、陕西、云南五省相关部门认可,并形成了五省共同认可的标准。由于国内清真产业规模化发展处于初期,相关质量认证标准与国际标准之间差距明显。
2、清真产业规模化程度低。
3、清真企业缺乏科学化经营管理理念。随着清真产业国际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国内清真产品生产企业的经营管理显现出与这一趋势的严重脱节,缺乏科学化企业管理。主要体现在:(1)缺乏品牌意识,国内清真企业数量多、产品种类丰富,但由于品牌意识淡薄,弱化国内清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产品缺乏创新,从事清真产品生产经营的穆斯林,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据统计,2010年国内穆斯林人均受教育年限仅有8.8年,最低受教育年限未满6年,甘肃东乡族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5.7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清真产业发展优势
(一)区位优势。“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下,为西北五省清真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根据《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新疆被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地被定位为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国内清真产业主要集中于西北五省,因此国内清真产业借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利用有利区位条件,形成对穆斯林消费市场的覆盖,扩容清真产品市场,推动国内清真产业的发展。“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将陕、甘、宁、青、新连接在一起,贯通亚欧非大陆,在沿线各国之间努力实现区域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建设安全高效的陆海空通道网络,实现互联互通,加强各国之间经济往来,促进商贸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有效降低国内清真产品出口的仓储、运输的成本,促进国内清真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二)资源优势。中国穆斯林聚居区主要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为清真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资源。以新疆为例,作为“一带一路”战略核心区,其工业化程度不高,环境受破坏程度相对较低,草场面积广阔,为新疆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自然环境。牛羊肉作为穆斯林主要肉食,对其繁殖、喂养、屠宰等生产环节都需要严格遵守伊斯兰教义,新疆作为穆斯林的主要居住地区,借助天然无污染的草业资源,年存、出栏肉羊3,000多万只,形成了天山北坡肉牛、羊经济带。青海省天然草场面积5.47亿亩,可利用草原面积4.74亿亩,主要饲养藏系绵羊和藏牦牛特有品种,存栏数达2,400万头(只),其藏牦牛的存栏数居全国第一位,占世界存栏总数的1/3。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不断满足国内清真产业国际化发展需要的基础。
(三)政策优势。产业发展需要借助各项政策的扶持。清真产业作为特殊的产业形态,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促进民族团结共同富裕的需要,因此中国各级政府给予国内清真产业发展政策扶持。以甘肃省临夏州为例,国家民委等部委把临夏州55家清真食品和民族用品企业列入定点生产企业范围,进行重点扶持;与此同时,甘肃省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支持临夏州加快发展的42条意见,为清真产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临夏州制定的《关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规定》中第26条扶持措施,明确指出要把临夏建设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生产、加工基地,大力推动清真产业的发展。
四、借力“一带一路”清真产业创新发展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清真产业认证制度。对于清真产品质量认证的制度在部分省份已经建立,但认证标准与国际标准体系仍存在差距,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发展背景下,加快建立一个能与国际清真产品认证制度相接轨、适合国内清真产业发展的认证制度,成为国内清真产业拓宽国际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产品竞争力的基础。一方面从法律层面上规定清真产品的质量安全,严格把控清真产品市场准入标准,防止“清真”字样标识的乱用,维护穆斯林消费群体的合法权益,同时增强清真产品企业所有者、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在恪守伊斯兰教义的基础上,依法生产、合法经营;另一方面从技术层面上,明确清真产品生产、加工、储运等环节的操作规范,使清真产品的生产符合伊斯兰教义,尤其是清真食品的生产加工,伊斯兰教义对牛羊的饲养、宰杀和分割都有明确的教义规定,因此建立一套符合伊斯兰教义、科学合理的清真产品认证制度是极为必要的。
(二)创新清真企业经营管理意识。清真产业的持续发展以及向国际市场的不断深入,创新企业经营管理意识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国内清真产业发展虽已呈现出规模化、国际化的发展态势,但是受制于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缺乏现代科学的企业经营管理意识,清真产品生产企业还停留在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制约了清真产业的发展壮大。因此,清真产业的发展需要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方式。一方面加大对清真企业管理人才的引入,通过建立委托-代理企业管理体制,积极引入高层次的企业管理人才,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包括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储备、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市场营销环节的创新等,促进清真企业向着科学、现代的企业模式转变;另一方面提升企业所有者的素质水平,清真产品生产企业的所有者可以通过参加各类清真产品展销会开阔视野,掌握清真产业发展动向;相关政府部门可以为清真企业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通过专题讲座、短期培训等方式,为企业家开阔视野,转变观念,提升清真企业家的管理能力。
(三)开创清真产品营销新模式。产品市场占有率关系到生产企业的规模与收益。清真产业规模化发展必然要依托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国内清真产品主要消费市场集中在西北五省,该地区穆斯林人口是全国穆斯林总人口的73.9%,清真产品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拥有57个伊斯兰国家,人口总数占到穆斯林人口的60%,可见清真产品拥有广阔的国际市场。因此,开创清真产品营销新模式,将为清真产业的发展发挥出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搭建清真产品推广平台,借助互联网,加大对国内清真产品的宣传和推广,通过电子商务的营销模式,实现清真产品的国内与国际、线上与线下的融通,有效地克服地域、交通等因素的制约,降低产品的运输成本;另一方面通过穆斯林的各种节会,加大对清真产品的宣传,在西北地区,每年举办的西洽会、兰洽会和青洽会,都是企业展示和推广产品的大舞台,各级政府积极支持清真产业参与进来,为清真产品的宣传与推广注入动力;积极组织和参加国际清真产品的展销会,例如马来西亚、沙特、阿联酋、印尼等国举办的清真食品和民族用品的展会,提升国内清真产品的知名度,以增加市场份额。
主要参考文献:
[1]马正亮.中国穆斯林人口发展分析[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2]王立洪.国内外清真食品标准现状与发展趋势[J].轻工业标准与质量,2013.4.
[3]热孜燕·瓦卡斯.基于SWOT分析的新疆清真食品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4]马文慧.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青海清真产业发展探讨[J].青海社会科学,2014.6.
[5]张明,徐建龙.清真产业:概念、形成、边界及发展关键[J].青海民族研究,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