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诗同行的生命,是快乐的

2016-11-19 08:41姜红伟兰亚明
山西文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诗人诗歌运动

姜红伟 兰亚明

访问者:姜红伟

受访人:兰亚明

问:有人说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大学生诗歌的黄金时代,您认同这个观点吗?

答:在我看来,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确实是个适于诗歌生长的年代。人们从封闭和禁锢中挣扎出来,自我意识觉醒,如饥似渴地追寻着阳光、空气和风。那是个草长莺飞、思想茂盛、万物复苏的季节,一切的一切都在生长。人们尝到了作为人自由呼吸、自由思想、自由表达的畅快与欢欣,青年人,特别是作为时代骄子的大学生们,蜂拥而至地涌向了直达心灵的诗歌之路,这在中国这样一个以诗歌为文化传统的国度,实在是很自然的事。此次诗歌运动,参与者之众,作品之多,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流派之纷呈,规模之宏大,可谓空前绝后,称其为黄金时代,并不为过。

问: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您投身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的“诗歌生涯”。

答:做知青、当店员、教书,我都在写诗。进了吉林大学,赶上了那个时代,又碰巧遇上了徐敬亚、王小妮、吕贵品、刘小波、白光、邹进这一批嗜诗如命的家伙,故读诗、写诗几近成为我四年大学学习生活的全部。那时,传播渠道少,谁在刊物上发表一首诗,无论在别人眼中还是在自己心里,都是挺大个事儿,似乎这就标志着一个诗人诞生了。我的诗,除了《星星》 《福建文艺》《吉林文艺》《诗人》《春风》上发些外,大都发在油印的民间刊物上。其中,13所大学联办的短命的《这一代》发了组《片瓦集》,我很看重,因为那是不可抹杀和回避的80年代大学生诗歌的群体记忆。

《亚明诗选》的出版,是20年后的事。徐敬亚、王小妮、吕贵品、刘小波、白光、邹进都用心写了篇文章。

我也为自己的诗选写了一段话:

在英雄辈出的时代,我不曾是英雄。在平庸的尘世中,我却比所有人都平庸。在我被欺骗着的时候,我也欺骗过别人。当生命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风雨之后,我越来越发现,诗是崇高的。尽管历史使现实的一切都被物欲勾引,尽管每个人都被标上价格出售,诗依然如不倒的旗帜,凝聚着灵魂的魅力。

世俗的角斗很残酷。当心灵疲倦的时候,向往崇高,依然是一种慰藉。写诗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把心掏出来,掬一捧晨露洗一洗,挽一缕清风吹一吹,再放在阳光下晒一晒;甚或切一个剖面,让心灵中的一切涌出,包括痛苦、快乐、孤独、烦恼、幽怨、嫉妒以及卑微和龌龊,然后,静静观照。这种自我剖白所产生的快感,同样让生命和灵魂震颤。

在整日为生计奔忙中,诗渐行渐近地成为我同甘共苦的伙伴。至于写得怎样,别人怎样看怎样说,那都是另外的事。对于我,有了写这个过程,就足够了。

问:投身20年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您是如何积极参加并狂热表现的?

答:生命中确实应有几分狂热,因它忘形忘我,与心贴近,且产生快乐。为办《赤子心》筹集费用,我们7个人去卖杂志,到车站,到公园,哪里人多去哪里。大热天,每人抱着一捆书,喊得口干舌燥,满脸淌汗。当时,还没地摊儿小贩儿,更不许沿街叫卖,7个人常被戴红袖标的人撵来撵去。每本挣3分钱,一天下来,挣了9元3角。七个人围在一起,分分角角地数钱,一个个那傻样儿,贼可爱。

问:当年,您创作的那首《给上帝》曾经很受读者喜欢,能否谈谈这首诗的创作、发表过程?

答:大学的头二年,模仿泰戈尔的《飞鸟集》 《吉檀迦利》等,写了《片瓦集》 《月下诗》等,多是一些瞬间感悟的哲理小思。1980年写了《给上帝》,印在《赤子心》第8期上。“也许这蓝天也是你的/太阳是你鲜红的印章/也许这大地也是你的/千万条江河将它捆绑/你多么希望/闪烁的星斗是金色的铆钉/固定你千载不灭的辉煌/”。全诗近40行,一气呵成,甚是痛快!这首诗让我收到了近百封来信,多有赞誉,甚至有人称其是“雷霆般的愤怒与指控”。我也一直认为,在当时思想解放过程中,《给上帝》确实是那个时代真实情绪的诗意表达。也正是因为这首诗,系党总支书记、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分别找我谈话,一谈就是小半天儿,对我进行引导。引导的结论是,此人有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不宜进政府机关和新闻出版单位工作。结果是,我被分配到吉林省东部山区的湾沟矿务局。我不去,我偏要进省直机关。尽管费尽周折,我还是进了省直机关。我一直坚信,诗是心灵的坚守,人是意志的坚守。诗心在,人就有希望。

问:在大学期间,您参加或者创办过诗歌社团或文学社团吗?担任什么角色?参加或举办过哪些诗歌活动吗?

答:1978年入学不长时间,徐敬亚就牵头张罗成立了言志诗社,名字是公木老师起的。成立至毕业,诗社进进出出很多人,一直坚持到最后的是7个人。我们7个人没有明确的角色分工,公认老徐是领袖。老徐有激情、有韬略、能策划、擅联络。他领我们认识了很多人,如曲有原、万忆萱、李伦纪、何鹰等。还有以工人为主体的《眼睛》诗社的于克、王刚、王法、逯庚福等一批人。这些人常聚在一起,话题就是诗。诗社搞了多次诗歌朗诵会,外院校的人多有参加。那时,朗诵诗,都慷慨激昂的,好不好,反正听的人都在鼓掌,气氛总是那么热烈。最好玩的,还是我们7个人,只要凑在一起,来了兴致,随时随地朗诵一通,不管你自认为多么语出惊人,得到的大都是贬损,很少听到赞誉。

问:您参与创办过诗歌刊物吗?您参与创办过诗歌报纸吗?编印或出版过诗集吗?

答:7人诗社,创办了一个刊物,叫《赤子心》,主要是发诗社成员的诗,偶尔也发发其他同学的作品。这个《赤子心》对我们7个人意义很大,我们的诗意表达大都是通过它传播出去的。徐敬亚总策划,王小妮设计兼刻字,我们几个管印刷、装订、邮寄。每期几百份,能查到名的大专院校、文学期刊、报纸副刊以及国内有影响的诗人都寄。那时,人们接到这类东西都看,都给予不同方式的反馈。认同与赞许,激励着我们毕业前寄出了第9期。

问:当年各大高校经常举办诗歌朗诵会,给您留下最深印象的诗会是哪几次?

答:在校期间,吉大的诗歌朗诵会报告会没少搞,我大都参与。印象较深的有两次。一次是1978年搞的,“纪念四五运动”两周年,痛骂“四人帮”,呼唤政治民主。另一次是1978年的9月份,纪念毛泽东诗词三首发表,搞了一次报告会。徐敬亚讲《贺新郎·诗史》,王小妮讲《七律·吊罗荣桓》,我讲《贺新郎·别友》。因是“文革”后省内第一次学术性诗歌报告会,加之老徐策划的海报宣传,一些青年教师和各大专院校学生蜂拥而至,会场连过道都站满了人。讲的人很来劲儿,听的人很投入,效果很好。会后,我还被外语系一位女生约见了一次。

问: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人们最热衷的一件事是诗歌大串联,您去过哪些高校吗?和哪些高校的大学生诗人来往比较密切最后成为好兄弟啊?

答:我在校时,诗友们走动性的校际联系很少,只是和四平师院的薛卫民接触了一次。他儒雅文静,谈吐清晰深刻,后来成为很有影响的儿童诗人。如今,尽管联系不多,但却是以心相见的朋友。

问:当年的大学生诗人们最喜欢书信往来,形成一种很深的“信关系”,您和哪些诗人书信比较频繁啊?在收到的读者来信中有情书吗?发生过浪漫的故事吗?

答:思想活跃的年代,所有的人都期望交流,写诗的大学生们更是热切。《赤子心》第二期之后,我接到了一些反馈的信件。这种“信关系”增加了我与外界诗友们的交流,很受益。通信较多的有杭州大学的张德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赵毅衡、河南大学的王若冰、黑龙江大学的曹长青、北京大学的杨继波等。在大量的“信关系”中,也曾与女诗人有过故事,但不浪漫。那是个山东女孩,叫王黎芬,她当时只有十几岁,不知在哪儿知道了我的名字,写信来说她喜欢《片瓦集》,我并没在意,只是随便给她寄去了一本刚印出的《赤子心》。1984年毕业两年后,我在吉林省文学讲习所做兼职教师,审阅学员作品时,发现了这个人的名字。于是,通信开始,直至2013年。信中知道她生活屡遭不幸,性格极端,却视诗如命,语出惊人,也曾发表过一些作品,并与牛汉结为忘年,常前往拜访。因其心高气傲,不屑世尘,最后图了清净,入了佛门。与其30年书信往来,无所不谈,却至今未得谋面。得一女诗人留入记忆,也算是人生的一个收获。

问:在您印象中,您认为当年影响比较大、成就比较突出的大学生诗人有哪些?哪些诗人的诗歌给您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答:大浪涌起,水花四溅,稍纵即逝。当年的大学生诗人记得名姓的并不多,只曹长青、张德强、张嘉谚、张桦、王家新、高伐林、王若冰、梁小斌等。他们大都既是诗人,更是诗歌运动的组织者。印象最深的当然是徐敬亚。他的诗情如江河倒提,飞流直下。不仅诗,诗论更让当时的诗坛振聋发聩。在校时,他是大学诗歌运动的组织者;毕业后在《深圳青年报》时,还策划和组织了历史上难得一见的诗歌博览会,对中国诗歌持续产生着影响。吕贵品是我一生中称得上崇拜的诗人。他的人生,是真正的诗意人生。他率真、智慧、坦荡、飘逸,既内涵无限,又鲜活坚挺。他把人生融入了诗,把诗融入了生命的每个细节。在中国能真正称得上诗意人生的人并不多,吕贵品应该算是一面旗帜。

问:当年,大学生诗人们喜欢交换各种学生诗歌刊物、诗歌报纸、油印诗集,对此,您还有印象吗?

答:当年,公开出版的文学刊物,都对大学生的诗歌给予了相应关注,但真正的潮流涌动,依然是在校园内外的民刊中。在这些民刊中,印象较深的有武汉大学的《珞珈山》、山东大学的《明湖》、吉林大学的《赤子心》、南京大学的《耕耘》、郑州大学的《作为人》、北京广播学院的《秋实》、杭州大学的《扬帆》等等。另外,《今天》对当年大学生诗歌运动的影响极为深刻,每个读到它的人至今都会记忆犹新。

问:您如何看待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的意义和价值?

答: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诗歌运动,其实是一次规模宏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它对诗歌以及整个社会的走向与发展,都孕育了一种无可估量的精神力量。

问:回顾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最美好的回忆是什么?

答:收获的是经历,回忆的是美好。

最美好的回忆,当然是7个人在一起胡谝乱侃、厮疯打闹的场景。1980年初春,7个人去南湖踏雪,边走边谈诗,不知是谁抓了把雪,从白光的后衣领塞了进去,雪仗由此不宣而战。一开始还挺文明,攥雪团打,谁方便打谁。待来不及攥雪团,就抓起一把雪,冲过去往脸上抹,往颈子里塞。7个人,5个人全身心投入战斗。老奸巨猾的敬亚则陪着小妮,嘻嘻哈哈地看热闹,手里还都攥着雪团,伺机使坏。混战中,白光被小波、贵品撂倒在雪地上,我的耳朵里被邹进实实地塞进了一团雪。趁我掏耳朵的时候,邹进突如其来地向雪地上抛出了十几个苹果。一见苹果,这帮馋鬼们,便都直奔苹果而去。雪战由此宣告结束。归来,每人写了一首诗,发在《赤子心》第5期上。

净月潭7人郊游、三人暑假登长白、与《眼睛》诗社聚会、夜游南湖、湖心岛诗朗诵等等等等,如一串串家藏珍珠老玉,闲来时,静静把玩抚摸,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问:目前,诗坛上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是继朦胧诗运动之后、第三代诗歌运动之前的一场重要的诗歌运动,您认为呢?

答:三者相融相合,无法切分。正是这多源汇流,才形成了那场波澜壮阔、影响深远的诗歌和思想启蒙运动的洪流。

问:投身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您的得失是什么?有什么感想吗?

答:真正用诗结交的朋友是纯粹的,持久的,直接心灵。感谢命运安排,让我生命中有了一批推心置腹的朋友,更让我的生命走向有了诗意的引领。

问:目前,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研究者的高度关注,请问,您对今后大学生诗歌运动历史的研究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吗?

答:当年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大学生诗作,并非大学生诗歌创作的主流,而大学生们自办的油印刊物(学生会办的大可不算)则是这场诗歌运动最基本的文本载体。广泛搜集,大量阅读,真正进入那段历史,才能收获到那段历史的真实,并给出准确的评价。

问:当年您拥有大量的诗歌读者,时隔多年后,大家都很关心您的近况,能否请您谈谈?

答:命运是注定的,谁都无法自我安排。1982年毕业,即做了公务员,一混30多年。同所有官场中人一样,经历了许多许多。由科员而副处长、处长、局长、副厅长。如今退休了,用闲心做着闲事,尽享着生活的快乐。

兰亚明,满族,1953年生。诗人、作家,吉林长岭人,吉林大学行政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法学硕士。现居长春。

猜你喜欢
诗人诗歌运动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晒娃还要看诗人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诗歌岛·八面来风
不正经运动范
诗人与花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