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搬迁挪穷窝 精准发力真脱贫

2016-11-19 16:51权晟
源流 2016年4期
关键词:贫困山区新村山区

权晟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率先探索有土安置和无土安置新模式,咬定目标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贫困山区百姓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以奇山秀水著称的都安瑶族自治县,享有“魅力瑶山、天下都安”的美誉。

然而,这里却地处全国扶贫攻坚最难“啃”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是广西2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贫困面积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脱贫任务最重的国贫县。

“脱贫攻坚,始终是都安县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都安县县委书记陈继勇说。都安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发扬“雄心征服千层岭、壮志压倒万重山”的都安精神,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率先在广西探索有土安置和无土安置新模式,解开脱贫致富的一个个死结,让一批批大石山区的百姓挪穷窝、拔穷根、摘穷帽,走上致富之路。

树挪死,人挪活,迁出深山天地宽

10年前,黄任江劝说亲人从大石山搬迁入“农民进城创业园”,用政府免费提供的85平方米宅基地,开办加工玩具的小作坊。如今,他的昔日小作坊,已成为年产值超过3000万元、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知名企业。

“在都安,像黄任江这样脱贫致富的例子还有很多,示范带动效应日渐彰显。”县长蓝启章介绍,都安结合县情民情,已探索出城郊有土安置、创新无土安置、整屯搬迁安置等“八大模式”,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开辟一条新路子。

目前,该县在县内外共建立移民安置点121个,安置贫困山区人口和库区移民23199户115995人。

住新城,兴百业,打工赚钱不离乡

30%的农户实现自主创业、30%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30%的农民成为农民“技工”……如今,从大石山区搬迁来的贫困农民,通过党委、政府组织开展的技能培训,进城务工、创业,不仅在家门口就能赚钱,脱贫致富的门路也越来越多。

正在建设的“都安扶贫移民新城”,项目预计投资80多亿元,重点将山区10户以下不通公路、不通水、不通电、基础设施投入大的自然屯整体搬迁。

土变金,成典范,村村有了致富经

县领导坚持深入基层,进村入户,在访贫问苦中与群众共商脱贫大计,努力在实施生态移民工作中,形成“乡乡有主导产业、村村有富民项目、户户有增收门路”的产业新格局。

如今,在都安的许多安置区,贫困山区农民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他们的“不通路、不通电、不通水、无法发展、不能致富”的难题,实现了“人下山、树上山、羊入圈、草绿地、药盖石、水蓄柜、土保持、民致富”的目标。一栋栋具有民族特色又不乏现代气息的楼房拔地而起,一张张溢满喜悦的笑脸,就像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展示出都安扶贫工作和新农村建设的美丽景象。其中,登金安置点、拉温新村、九香瑶族新村、坤洞新村等安置区,还成为全区、全市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猜你喜欢
贫困山区新村山区
中国画《林涧·新村》
聪明药
滇西贫困山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满意度现状
《山区修梯田》
山区
浅谈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北方贫困山区的应用与推广
邮一堆微笑到山区
被资本裹挟的“新村再造”
山里炊烟暖 孩子笑开颜:“春苗营养厨房”落户宁夏贫困山区
“五老”宣传队走乡串镇唱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