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红水�オ�
[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当前中职物理师生角色存在的问题,阐述新课程理念下三种学习方式转换师生角色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地全面发展,谋求师生教学相长,相互和谐,共同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师生角色转换中职物理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20127
1999年6月,第八次新课改正式启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全面推进改革的决定》提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1年明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总体框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新课程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职物理作为中职教育的一门公共基础学科,对于学生掌握各门技能起到无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新课改十几年以来,中职物理在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换上成效甚微,中职物理课堂教学为何出现这种与时代不符的师生关系?如何有效转换这种师生角色?笔者现从这两个方面来阐述新课改下中职物理师生角色的转换问题。
一、当前中职物理师生角色存在的问题
1.教师在教学上只注重“教”,不注重“学”
中职物理于2009年重新修改制定了教学大纲,虽然新教学大纲积极总结了教学改革的经验,但课本内容仍然不适应现代教学理念。例如,本校开设有计算机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学前教育等专业,但作为各种技能基础学科而设置的中职物理,在内容的编排上并不能很好地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更不可能做到内容和各种专业的一一对应。中职物理教师在传统教学观念影响和缺乏有效的教材内容作为指导的情况下,在教学上过于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所学专业需要的物理基础知识,胡子眉毛一把抓;忽略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关系。导致学生“学”和“用”的脱节,无法实现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 “学”,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无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无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的能力。
2.学生过分依赖教师而学习
中职生一直是“问题学生”“差生”的代名词,他们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物理基础知识薄弱,在初中没有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有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对物理产生了一种畏惧的心理。进入中职学校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没有改变,不肯用心去学习,认为学习物理对技能没有多大用处,上课时缺乏思考和主动性,形成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跟教师学的简单教学过程,由此产生依赖型的师生关系。
二、转换中职物理师生角色的教学策略
1.从学生的依赖性向学生的自主性转换师生角色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为此,中职教师应在中职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薄弱、肯钻肯学的劲头不大、对教师的依赖性特别强以及面对的是同一本教材同时教授不同专业的情况下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数控专业学生在学习“交流接触器”时,教师引导他们阅读课本,结合媒体播放认识,观察实物构造,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归纳出交流接触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并进行“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的安装。在学生实践时,教师要注意根据不同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动手能力、性别的差异等给予相应的协调和指点。让每位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和空间里面,学会有计划或自动地安排学习理论和实践的时间,学会知识难易的取舍,懂得了在学习环境里面选择榜样,寻求帮助,学会了在“结果”中自我认识和控制。学会通过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新等方法,及时对自己在本节课中掌握的知识进行自我认知以及对本节课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反思,也是学生对自己的情感态度进行的评价。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可以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感,真正懂得学习是要自己去学来的,而不是教师或其他人教会的,使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管理者。
2.教师从表演者到管理者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转换师生角色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并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合作学习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管理者、促进者和参与者,起到主导的作用,调动学生潜在的合作心理需求,促使学生学习由被动变成主动。在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抓住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能力、文化背景、性别等差异对其进行合理的多元化分组。针对中职学生所学的专业,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从中职物理课本中有取舍地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如在学习电和磁知识时,学前教育专业只安排学习电和磁的初步知识,并制作一些有关电和磁的简单实验:小纸人跳舞、摩擦起电等就可以了,但汽修运用與维修专业,还要进一步学习发动机原理并观察实践,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还要学习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传和反转安装。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和协调者的作用。教师要求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团结协作、相互帮助、交流讨论、分析归纳、勇于创新。同时针对不同的学生,引导其加工自己内部的知识并掌握所学的知识,学会重新建构知识体系。中职物理教学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彻底改变了师生的角色,不仅有助于实现教学相长,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问题,学会了自觉主动地学习,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师生交流和谐,共谋发展。
3.从灌输学习向探究学习转换师生角色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只有被动地识记,这种思想在现代教师的教学中根深蒂固,从而不能很好地转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新课程理念。因此,中职物理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专业、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水平,设置不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问题,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进行猜想和假设,制定实验计划,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分析归纳得出问题的答案,并进一步利用探究结果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学会了建构知识来分析问题,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学生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两只手指按压削好铅笔的两端,两只手指感觉一样吗?为什么?”言语不多,却像磁石一般吸引学生,使学生的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因势利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如滑雪橇、破窗锤、篆刻刀、书包背带、坦克履带、火车枕木等确定了研究问题的中心:“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和压力大小、受力面积有关”。从而提出并解决以下三个问题:“如何体现压力的作用效果?如何改变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设计和进行实验时要控制哪些变量?”此时,实验探究的环节得以顺利展开。
综上所述,新课改下师生角色的转换,可以通过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来实现。教师可以创设合适的情境,合理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孟宪辉.高职物理教学改革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7).
(责任编辑斯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