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乐经�オ�
[摘要]德育是对高中生最基本的教育,也是对高中生素质的根本要求,但是在高中教育中,德育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而处于边缘和被忽视的地位,学生的德育发展堪忧。在分析高中校園德育环境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究其建设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教育德育环境学生主体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20086
一、高中校园德育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校园硬件环境重外表轻内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校园硬件环境也呈现出物质化的倾向,大多数学校将校园建设的重点放在硬件实施的包装上,包括校园大门的设计、教学楼的规模等,却对其中的教学设施表现出吝啬。多年使用的多媒体技术得不到更新,校园内的软性资源得不到丰富,包括图书资源、校园网资源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影响,注重物质攀比,轻视个人精神充实。另外,教师是影响学生德育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但是很少有学校去关注教师素质的发展。在调查中,仍然能见到一些教师采用体罚和变相体罚的手段对未完成作业的学生进行惩处,仍然能见到一些教师当面批评和当众打学生的耳光,仍然能见到一些教师在谈到自己的学生时说脏话。这些行为就是活生生的德育教材,教师的素质是校园德育环境的重要因素,不予关注,不予提高,校园文化的构建就无从谈起。
(二)校园文化导向和教育功能弱化
校园文化环境作为学校文化传承和创造的重要载体之一,其内容非常丰富。但是在现实中,校园文化内容显得相对匮乏,主要表现在:1.校园内流行通俗文化,难见高雅文化。在高中生的业余生活中,大部分被流行歌曲、游戏、网聊等覆盖,而中国传统文化、优秀的中国文化名著、健康向上的励志歌曲、积极的校园活动则处于边缘化,很少有学生主动去接触。2.校园墙面文化重装饰轻宣传。高中校园墙面是对学生进行默化教育的一种较好手段,我校操场的墙面上是中国核心价值观和体育精神的宣传,教室的里外墙面是各种学习励志名言,各种展示墙上也展示着本校的办学特色、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但是却很少有学生去关注。在对高中生的调查中,绝大部分的高中生表示不知道自己学校的墙面内容。
二、高中校园德育环境有效构建的策略
(一)由学生参与校园文化环境的创设
高中生受过多年的教育,在各种知识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校园墙面环境的创设完全可以由学生参与,内容的选择、形式的设计、活动人员的安排,在学生的分工合作下基本都能够满足美观和实用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要改变教育理念,墙面环境是给本校学生看的,是对本校学生进行教育的,学生主体的参与将显得更有价值。在这样的基础上,学校可以通过校园广播的形式将此事件作为校园新闻进行播报,增加宣传性,也刺激学生的关注度。
(二)提高教师的素质,构建健康的师生文化
教师是校园德育环境中活生生的教材,作为一名教师,从个体来讲,要有良好的行为修养,包括从人格上尊重别人、从沟通上关注别人、从行为上符合主流价值观的要求等;从师生关系上讲,要树立新型的师生观,关爱学生、平等交流;从终身发展讲,应弘扬核心价值观,推动学生主体课堂的建立,认同学生的能力,鼓励学生的创新等。作为学校,在对教师的考查和评价中要增加对教师素质的评价,采用师德不过关一票否决制,对严重影响学生德育发展的教师予以解聘。
(三)树立良好的学风,丰富业余活动
学风是校园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狭义上的学风主体是学生,主要包括学习态度等内容,培养良好的学风,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当前受到网络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影响,学生的理想信念也呈现出功利色彩。很多学生考虑未来职业的出发点不是基于兴趣和国家需求,而是考虑行业的工资待遇和能够带来的面子及荣誉。新时代要引领学生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还要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目前,学生的业余生活处于无人监管、无人指导的状态,让网络文化和市场文化钻了空子,学校和教师要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健康的业余兴趣,在活动中增加健康主流价值观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
综上所述,校园硬件环境重外表轻内部、校园文化导向和教育功能弱化等影响着高中校园德育环境的构建。在实践中,要通过学生参与校园文化环境的创设;提高教师的素质,构建健康的师生文化;树立良好的学风,丰富业余活动,实现健康向上的德育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1]程靓峥.提高当前农村高中德育实效性对策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2013.
[2]赵新春.中学校园德育环境的优化研究[D]. 江南大学,2008.
[3]赵新春,孟庆恩.当前中学德育低效分析及对策研究[J]. 前沿,2006(10).
[4]杨厚祥.目前农村高中德育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思考[D]. 华中师范大学,2003.
(责任编辑斯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