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时
2016年1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5年中国国民经济运行成绩单。经初步核算,201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6767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增速较上年放缓0.4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表示,2015年中国国民经济仍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新兴动力进一步积聚,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2016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增长。
“稳”字当头看增长,关键在于拓宽视野,全面、辩证、历史地看待经济增长内在变化。既要对未来面临的种种困难,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坚持底线思维和问题导向,有效加以应对;又要坚定信心、稳定预期,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在世界经济深度调整、经济贸易低速增长的情况下,6.9%的增速是个不俗的表现。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取得了积极进展。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国际贸易下降,金融风险增加。6.9%是一个不低的速度,符合7%左右的预期目标,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国家统计局用“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有创、创中提质”这16个字来概括2015年的中国经济;2月3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从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个视角,对2015年中国经济社会运行情况进行了解读。
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2015年,中国国民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有创、创中提质。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0%,二季度增长7.0%,三季度增长6.9%,四季度增长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0863亿元,比上年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74278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341567亿元,增长8.3%。
总体平稳。首先是速度稳,4个季度没有出现大的波动;其次是就业稳,新增就业人数包括大学生就业在增长,大城市调查失业率在5.1%左右;再次是物价稳,全年CPI上涨1.4%;此外是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5%,城镇居民增长6.6%,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4%。
稳中有进。一是结构升级,第三产业的比重已经达到50.5%,比第二产业高出10个百分点;二是需求结构改善,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达到60%以上;三是居民消费的结构升级改善,恩格尔系数从2013年的31.2%下降到2015年的30.6%。2015年,中国服务业增长较快,占比继续超过第二产业。2015年服务业税收已经占到整个国家税收的一半以上,服务业税收的增量占整个税收增量的80%,其中与互联网相关服务业的税收增长19%。
进中有创。主要表现在创新。2015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高4.1个百分点,新兴产业、新型业态和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非公企业增长较快,其工业增加值增长和利润均比国有控股企业高出不少。
创中提质。主要表现在要素扩张进一步向提质增效转变,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增强,单位GDP的能耗下降了5.6%;2015年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上一年增加了4733元/人。
6.9%的增速符合中高速增长目标,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发展阶段、发展周期的现实,保持定力、创新宏观调控的结果,这一成绩是来之不易的。
经济表现出“四个稳”
6.9%的经济增速,是在一系列复杂严峻的形势下取得的。
徐绍史说:“2015年,中国经济GDP增长6.9%,增速虽有变化但仍运行在合理区间。”他说,“从主要宏观调控指标看,中国经济表现出‘四个稳。”
经济增速平稳。去年全年GDP增长6.9%,符合年初制定的经济增速在7%左右的区间。在全球经济体当中,中国的经济增长位居前列,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5%,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就业保持稳定。2015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为1000万,实现新增就业1312万,调查失业率和登记失业率都不高。
居民收入稳增。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4%,快于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有所增长,城镇居民去年可支配收入达到3119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收入倍差已经缩小到2.73。
物价涨幅平稳。CPI全年上涨只有1.4%,属于温和上涨。
针对6.9%的经济增速,徐绍史表示,这一增速符合增长预期。去年初确定的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7%左右,6.9%仍在合理区间。同时,中国经济已连续30多年保持增长,超过了10万亿美元的规模,如今GDP增长1个百分点,相当于5年前增长1.5个百分点,10年前增长2.6个百分点。
徐绍史强调,6.9%的增速是在世界经济深度调整、经济贸易低速增长的情况下实现的,尽了很大努力。全球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世界经济、世界贸易双双低速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自然也会受到影响。他还强调,6.9%的增速是在转型升级加快的背景下取得的。传统的动力正在弱化,但是新的动力正在孕育,在新旧动力转换过程当中,有6.9%的增长已经不容易。
“四大结构”持续优化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结构优化取得积极成效。
徐绍史说:“看经济形势,不但要看短期内经济增速的起伏和波动,还要关注经济结构的转型和经济的质量效益。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结构优化取得积极成效。”他说,“其中,‘四大结构进一步优化表现十分抢眼。”
需求结构继续改善。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消费贡献率超过投资。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7%,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比上年提高了15.4个百分点。旅游、信息、文化、健康等服务消费持续升温。固定资产投资去年增长了10%,民间投资占比达到64.2%。
产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关键词就是三产的比重超过二产。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50.5%,首次超过50%,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的趋势更加明显。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2%,大大快于传统工业的增长。
区域结构更趋协同、协调和平衡。我国正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战略,部署了一大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城市新区、科技示范区等,这些新的载体和抓手,都促使中西部地区有了较快增长。总体看,东部、中部、西部、东北这四大板块协同、协调、平衡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
城乡结构不断优化。2015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1%,有7.7亿人口在城市生活,比上年提高了1.3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长速度比城镇居民高0.9个百分点,城乡收入的倍差已经缩小到2.73。与此同时,能源结构也在改善。201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已经达到了12%,比2014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煤炭消费比重下降了1.6个百分点。2015年全年单位GDP能耗下降5.6%。
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加快
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转换加快,新的增长动能正在积聚。
徐绍史说:“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转换加快,新的增长动能正在积聚。”他进一步解释道,全面深化改革有效释放了市场主体活力。本届政府成立以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特别是商事制度的改革,进一步激活了市场主体活力。2015年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超过1.2万家。外商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境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外商投资和境外投资都实行网上备案。财税、金融、价格、国企改革顺利推进,为动力转换创造了很好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效激发了社会的创造活力。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兴未艾。各种孵化器,各种创新基地,发展非常迅速。在“双创”下面,还有“四众”这一支撑平台,即众创、众包、众筹、众扶,形成了一个完整体系,为新动能形成起了很大作用。
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正在孕育成为新的经济动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广泛应用、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移动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快速发展,集成电路、海洋工程装备、医疗器械等战略性行业向高端迈进。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2%,比规上工业快4.1个百分点。网上零售额接近4万亿元,增长了33.3%。
此外,对外开放有效拓展了经济发展空间。徐绍史说:“通过‘一带一路的建设及国际产能合作带动资本输出、产能输出。截至目前,‘一带一路建设对沿线49个国家的直接投资将近150亿美元。国际产能合作和装备制造合作步伐加快,拓展了经济发展新的空间。”
去产能不会带来失业潮
地方政府会稳妥处理职工安置、企业债务和银行贷款问题。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进入中高速发展阶段,随着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等一系列政策的落实,中国会出现失业潮吗?对此,徐绍史表示,实事求是地讲,会有失业问题,但地方政府在化解过剩产能的过程中,将妥善处理职工安置问题。
徐绍史说:“化解过剩产能要从钢铁和煤炭两个行业先做起,化解产能就存在就业安置问题,特别是山西、河北等一些煤炭或钢铁占比较大的省份压力会比较大。”
徐绍史表示,中国企业通过这些年的改革,市场化的程度已经大大提高。民营企业就业非常灵活,登记注册也非常灵活。钢铁和煤炭这两个行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占比基本上是各占一半。现在比较突出的是一些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的部分员工。
徐绍史强调,但应该看到,政府有一定的政策储备,来支持化解过剩产能。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会比较稳妥地处理职工安置、企业债务和银行贷款问题。
“当前,我国总体就业形势良好。”徐绍史说,“商事制度改革后,每天新注册的企业是1.2万个,2015年新注册的企业443万个,这些都为增加就业提供了积极因素。2015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去年是4.05%,预期的目标是4.5%以下。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也不高。去年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本科毕业生人数750万人。”
结语
过去一年,来自国际方面的不利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构成严峻挑战。世界经济仍处于危机之后的深度调整当中,低增长、不平衡、宽震荡、多风险等不利因素仍弥漫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复苏依旧乏力,新兴经济体动荡加剧,国际贸易下降,金融风险增加。
过去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党中央、国务院保持战略定力,统筹谋划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以新理念指导新实践,以新战略谋求新发展,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深入推进结构性改革,扎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
过去一年,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工业升级态势明显、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市场销售较快增长、进出口同比下降、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货币信贷平稳增长、人口就业总体稳定。
总体来看,2015年中国国民经济仍运行在合理区间,但也要看到,国际环境仍然错综复杂,国内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艰巨。
分析人士指出,下一步,要坚持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国民经济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端,实现中高收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