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增伟
随着“六大精准农业”和高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棉花生产水平上了新台阶,近年来阿拉尔农场棉花产量取得了大面积的丰收,180公斤以上的皮棉单产的棉田逐年增加,皮棉200公斤以上的棉田面积也在逐步扩大。近两年经兵师两级专家组鉴定验收的高产棉田,现实收产量完成了500公斤/亩以上。现就高产棉田栽培技术进行总结探索。
一、高新技术的的组装配套应用,使棉花增产更加有了保障
阿拉尔农场全面实行了超宽膜带状高密度技术,机采棉播种模式,精量播种,微机决策平衡施肥,节水灌溉、系列化调,综合防治技术等,各种高新技术的有机结合融汇贯穿在棉花的整个生育过程中,使棉花的生产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尤其有压滴灌的节水工程的全面推广应用,使中低产田走向了中高产田,增产幅度较大,增产20%左右,节水15-20%。
二、增加投入,改善土壤结构
棉花长年连作,密度在不断增加,近年來逐年增加有机肥的投入,农场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职工通过深翻、铣平、增施油渣、普磷,每亩投入油渣100公斤,普磷每亩100公斤,并鼓励职工逐年上家肥、厩肥,从根本上改善土壤通透性,培肥了地力。
三、主要栽培技术措施实施
1.早播
虽然阿拉尔垦区的自然资源较充足,但气候的多变也给棉花带来不利影响。在棉花苗期生长时极有可能遇至低温;近两年来八月份气温较低,明显较历年≧15℃活动积温减少了,铃重有所下降,因此在生产上要立足早播,可减少烂种等引起出苗率降低,避免秋季气温降低,对上部成铃的影响。通过这几年的高产棉田的调查,保证播期,在4月5-15日为适宜播期,实现一播全苗,早出苗、早显蕾、早开花结铃,提高铃重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因此在高新技术的组装配套下,棉花生产要以“早”为中心,采取促早技术,保证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获得最高产量。
2.抓一播全苗,保证收获株数
通过高产棉田调查总结,要获得较高产量,保证一定的收获株数,最终在15000-16000株为宜。而密度过大,植株个体发育受到影响,无效株增多,单株成铃减少,铃重有所减轻;密度过低,虽然单株成铃和铃重有所提高,但亩总铃数受影响,很难获得较高的产量。因此在管理上保证收获株数的前提下,通过抓单株成铃和铃重,增加了亩铃数,提高衣分达到高产。200公斤皮棉单产实现,据统计密度在15000-16000株,亩铃数11-12万,铃重4.3-4.5g,衣分40%。
3.塑造理想株型
在“矮、密、早、膜”的栽培技术指导下,以密取胜,发挥群体优势,达到均衡增产目的。
塑造理想株型就是通过平衡密度与高度之间的关系,增密降高是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也是技术上把握的关键,通过综合调控措施来实现。通过对高产棉田的调查,从子叶节到第一果枝始节平均在2-3cm,总高度控制在18cm以下;第一节到第四果枝在4-5cm,控制在20cm左右;第五到第八果枝在5-6cm,总高控制在25cm左右;第九果枝以上控制在7cm。根据密度来确定相应的高度,1.3-1.4万株,株高在70cm;1.4-1.5万株,株高在65cm左右;1.6万株以上,株高在60cm左右。在管理过程中,根据根据各阶段的生长指标,前期以化调为主,中后期以水调,结合化调、肥调等辅助措施,防止旺长和控过头,特别是滴灌棉田,化调上要适度,坚持“早、勤、轻”原则,点片旺点片化调。苗期化调以促为主,6-8叶亩用缩节胺1.0g,进入盛蕾初花期亩用缩节胺1.5-2g,旺苗适当在控制总量下增加次数,打顶后的化调根据倒二果枝伸长情况,亩用缩节胺6-8g进行化调,增取上部成铃,减少空果枝。因此,要加强田间监测,根据生长需求,适度把握好节间分布,维持一定高度,保持棉花的稳长,协调好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避免前放后控过头,或前控后放。
4.合理水肥
追肥:随着滴灌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高产棉田形成了以滴灌棉田为主,在施足基肥下,40-50%的氮肥用于滴肥,一般在二水开始随水滴肥,6月下旬滴一次,亩用尿素3公斤;7月份滴3-4次,亩用滴管肥4-5公斤;8月份2-3次,亩用尿素2-3公斤,全期滴肥6-8次。并根据棉花的长势长相,全期喷施3-4次叶面肥,苗期1-2次,以喷施宝、,花期喷施硼肥、喷施宝等,后期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以防早衰和增铃重。
灌水:滴灌棉田灌水仍坚持见花灌头水,点片缺水点片灌,防止棉田受旱。滴水原则“前少中多后少”。由于苗期生长受温度影响,生长缓慢,管理上以促为主,对长势弱、晚发的棉田早滴水滴肥,以提升棉苗。蕾期搭好丰产架子,一般一水在6月15-20日,4-5天轮灌一次,采用高频次低流量的滴水方法,进入花铃期,以保证地表湿润,满足作物生长需要,防止棉田受旱。停水时间根据气候,棉田长势、土质等确定停水时间,停水时间不宜过早,在9月上旬停水。根据今年高产棉田的调查,停水过早,8月底停水,棉株生长过早进入衰亡期,表现吐絮早,落叶早,上部铃减轻等,品质受到影响,最终不能获得高产。全期一般滴水14-15次。
5.打顶整枝
打顶原则以“时到不等枝,枝到不等时”,由于密度的增加,要坚持“枝到不等时”,在6月底7月初早打顶,以减少空果枝,集中养分,增强棉田的通风透光,促早熟。在14000-15000株,果枝台数在8-9台即可打顶。具体时间7月5前打完,7月10日复打顶结束。摘除一叶一心,并将顶心带出田外集中处理。
“脱裤腿”和摘除无效花蕾,在显蕾初期,对旺长的棉苗要将第一果枝以下的枝条全部脱掉。8月5日以后要进行整枝工作,摘除无效花蕾,增强棉田的通风透光,减轻棉田的郁蔽程度。同时增加上部的成铃和铃重。
6.病虫害的防治
坚持“综合防治,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预测预报,,搞好田间调查、监测,严防化防指标,坚持治早、治了、治少,将病虫害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