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光 丁涛 牛海波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其中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提高较大。农业机械化水平是衡量农村经济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虽然,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已经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果,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并根据实际情况论述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向和趋势,仅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现状;方向和趋势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8.019
1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1.1 取得的成就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包括研发、设计、制造、销售等方面都已经具备了较完备的发展体系。农机服务体系经过近几年来的发展也逐渐完善起来,农机产品覆盖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例如:林业、渔业、牧业及副业等。我国研发和制造较早的是小型农业机械,因其成本低、质量优的特点,应用比较广泛。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小型机械的种类逐渐增多,满足了各方面的需求,同时由于其价格合适、使用方便,农民也有能力购买,使其得到广泛的应用。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很多小型农业机械已经在非洲及东南亚等地有了较大的市场。
1.2 存在的问题
1.2.1 农机化水平差异在地区间表现显著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农村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都有很大差异,经济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从而导致农机化发展水平的差异显著。例如:山区由于其自身的特点,造成农机化发展较缓慢;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由于购买力低,造成农机化发展落后;劳动力过剩的地区,农机化发展也会较慢。据统计,我国东部地区的耕地面积占比约为 30%,而农机拥有量却超过了总体的50%以上,西部地区的耕地面积占比为24%,农机拥有量的占比却不足15%。
1.2.2 农机产品种类还不够全面 随着农机事业的发展,一些大宗作物的生产过程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但是仍有很多作物品种生产还没有实现全程农机化,甚至某些作物的种植还全部需要人力,很多生产环节还存在农机空白现象,急需相关农机产品的研发推广。同时也存在研发出的农机产品,由于经费等原因,造成推广应用很难开展的情况。由于我国农机产品还存在着短缺和过剩并存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机产品的推广应用和经济效益。
1.2.3 农民购买能力不足 经过多年的农机广泛推广应用及宣传,农民也意识到农机的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省时省力,同时也能够保证生产质量。但是,农机价格普遍较高,农机产品的价格一般都在1~10 万元之间,即使特别小型的产品也需要5000元左右,虽然我国出台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但分散到各户补贴的力度还不够大,农机对于收入较低的农民来说仍旧是高价产品。
1.2.4 农民存在“不会用”农机的问题 现在很多农机产品已不是过去只进行简单的操作即可工作,具有了较复杂的操作系统。然而,目前各地的农机管理部门对于农机使用培训还没有及时跟进,导致很多农民购买农机后无法有效操作农机,没有发挥农机的最大工作效率,导致农民对农机的使用产生疑惑,降低了农民的购买欲望。
2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向
2.1 计算机和电子技术应用于农机化发展
计算机和电子技术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将计算机和电子技术应用于农业机械装备中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农机产品通过安装一些小型化、微型化的芯片为农机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提供了可能。例如:将电子监控装置安装在农机上,农民就能够实时监控农机工作状态,一旦出现问题,可立即发现,避免故障甚至事故的发生,从而提高农机作业性能。随着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的逐步发展,适合于农机的电子装置也将越来越多,农机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也会越来越高。
2.2 农业传感器技术应用于农机化发展
农业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对于实时监测农机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准确评价农产品的生物学性状都具有关键的作用。目前,应用农业传感器技术所取得的成果比较理想,例如:利用温度传感器能够准确测量粮食烘干和贮藏过程中的温度,以调节最适温度;利用湿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控谷物的湿度。
2.3 精确的农业体系应用于农机化发展
精确的农业体系主要是及时获取农作物生长情况并掌握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的有关信息,分析研究其原因,从而制定出有效、可行的改善措施,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调控,主要的支持技术有智能化农业机械技术、决策支持系统、3S技术以及信息采集和处理技术等。在我国工业上人工智能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所以,在我国的农业机械装备上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和信息技术也将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2.4 农用机器人技术应用于农机化发展
机器人技术已经应用到很多领域,尤其是人力很难完成的工作领域。而农用机器人以其集合了人工智能、自动控制以及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多种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必将发挥一些关键作用,尤其对于农机化的发展,应该更具优越性,但是由于农业的生产环境及农业生产作业对象的复杂性,对农用机器人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完善,随着计算机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农用机器人技术必将会给农机化发展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伦冠德.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机化研究,2006,(06).
[2]单既庶,罗重贵,王善伦.农机化发展道路的探讨[J].山东农机化,1995,(01).
[3]吴志锋.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的现状与趋势[J].商业经济,2010,(09).
作者简介:张荣光,中专学历,长春市双阳区齐家镇农业站,工程师,研究方向:现代农业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