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创新人才培养对大学的精神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有因其“引领社会进步”而有理想与高度、有魂灵的大学;需要有因其“促进学生发展”而有智慧与深度、有眼光的大学;需要有因其“鼓励多元多样”而有活力与宽度、有胸怀的大学;需要因其“拒绝任何依附”而有胆量与硬度、有脊梁的大学。只有具备这些精神品质的大学,才能真正培养创新人才。
关键词:大学精神;创新人才;精神;责任;高度
中图分类号:G640;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3-0003-02
大学应当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这已成为当下中国社会对大学的普遍期待,也已成为许多大学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大学校长的自我要求。然而,大学毕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当大学培养不出创新人才时,大学自身不可能完全“清白无辜”,不可能彻底“脱离干系”。大学之所以培养不出真正意义的创新人才或培养工作乏善可陈,重要原因在于大学自身尚不具备或十分欠缺创新人才培养所必需的一系列精神品质。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创新人才培养对大学精神品质究竟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或者干脆更直接地问:创新人才培养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大学?本文试图简要回答这个问题。
一、有魂灵的大学
一个真正的现代国家,社会进步根本上讲应是由大学引领的。理由至少有两点:
第一,大学可通过科学研究为社会进步提供持续不断的思想与理论资源。大学不只是传递知识的场所,还应是生产知识的地方。这就包括产出关于社会进步的理想、信念、取向等方面的价值性知识,产出关于社会进步的历史现象、现实状况、未来趋势等方面的事实性知识,产出关于社会进步的动因、条件、影响等方面的分析性知识,以及产出关于社会进步的当下目标、基本路径、具体方式等对策性知识。即是说,大学可产出关于社会进步的全套知识,这些知识应成为统治阶层、政治家们进行社会发展重大决策必不可少的依据。
第二,大学可通过培养高层次人才为社会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必要的高端人力资源。一些教育界人士经常抱怨说,在外部社会的强大压力下,教育非常弱势,非常无能与无奈。但他们忘记了一点: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社会,而明天的社会进步所需的高层次人才资源就由今天的大学来提供。在这个意义上,大学其实又十分强势,因为未来社会进步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孕育于今天的大学之中。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大学必然能引领社会进步,这要看大学所生产的是什么样的知识,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如果大学生产的知识(包括社会进步方面的知识)本身是陈旧的、陈腐的,培养的只是循规蹈矩的庸人,那么,这样的大学不仅不能引领社会进步,反而阻碍社会进步。
因此,大学必须有自己的魂灵,有坚定的信念。这就是:引领社会进步——通过生产知识与培养人才而引领社会进步。大学不能盲目满足任何所谓社会需要,而要把引领社会进步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在这个前提下去审视社会需要。大学必须有这种明确的使命意识,否则,就不可能生产出真正代表社会前进方向的创新性知识,不可能培养出能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创新型人才。人们经常说,社会需要是大学发展的根本动力;现在就要说引领社会进步是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动力,因为社会进步本身便是创新的结果。
有了“引领社会进步”这样一种魂灵,这样一种坚定的信念,大学才可以说是有理想、有高度的大学。套用马克思《哲学的贫困》所用的“自为的阶级”这个概念,应该说在引领社会进步这个魂灵指导下的大学,才是一所“自为的大学”。倘若没有这样的魂灵,大学所谓创新人才培养便会失去正确有方向。
二、有眼光的大学
阐述大学魂灵时,视线聚焦在引领社会进步问题。现在将视线转移到“促进学生发展”问题上。大学培养创新人才,说到底是要把大学生培养成创新人才。为此,应知道作为培养对象的大学生自身究竟具不具有成为创新人才的可能。
坦率地讲,假如只看表面现象,很多人会觉得,现在许多大学生似乎都没有可能或几乎没有可能成为创新人才。因为他们给人留下的常是这样的负面形象:不敢怀疑权威、不会提出问题、不去大胆想象、不想冒险行动。
然而,在教师看来,这都不是大学生的本来面目。每个大学生心里,其实都内隐着创新的欲望,蕴藏着创新的潜能,只不过这一点往往他们自己也未必能清楚意识到,甚至常常意识不到。原因在于经过大学之前包括12年(加上幼儿园3年就是15年)受教育历程在内的18年左右的历程,在日复一日的规训、没完没了的考试等痛苦过程中,他们的创新欲望不仅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创新潜能不仅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反而不断地被阻抑、被打压。久而久之,他们就不敢创新、不会创新,终于也不想创新了。
回想大学生孩童时的自然样态,便可明白。教师曾在多个不同场合举过“幼儿搭积木”的例子。比较典型的现象是:在成人(父母或老师)为幼儿搭了一个积木(城堡、楼房、大桥或火车等)后,不管这个积木在大人看来是多么规范、多么美观,幼儿通常都会小手一掳,把它推到,然后自己重新搭一个。而不管幼儿自己重新搭的这个积木用成人的标准来衡量是多么不规范、不美观,幼儿都会很珍惜他自己“创造”的作品。
幼儿上述一“推”一“搭”两个行为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关于“人”的天性的两个深刻意义。“推”的行为表明,人有一种“摧毁”的天性。同这种天性联系的,是怀疑、反思、否定、批判、去除。“搭”的行为则表明,人又有一种“创新”天性。同这种天性联系的,是求异、求新、探索、开拓、构建。这两种天性的存在,是社会得以不断发展与进步的源自人性的不竭动力,也是个人得以成为创新人才的源自天性的不灭基础。
因此,现在大学生不敢怀疑权威、不会提出问题、不去大胆想象、不想冒险行动等,并不是他们的原本样态。大学生在其生命早期阶段并非如此,是迄今为止的教育与生活过程对他们的“摧毁”与“创新”的合理愿望连续不断地被禁止、阻止与制止,才导致他们成为现在这个样子。而摧毁与创新作为大学生们与生俱来的天性,并未泯灭,只不过处于“冬眠”状态而已。
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最重要的成果,并不在于促使大学生们提出一个又一个新观点、发现一种又一种新方法、完成一件又一件新作品,而在于促进他们创新品质的形成与提升,包括不懈追求、敢于质疑、持续探索、善于建构等。
这就是教师所说的大学的“眼光”。这种眼光让大学在培养创新人才过程中全力关注培养对象——大学生的发展。因为,没有学生的发展,大学的所谓创新人才培养就无从谈起,所谓引领社会进步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由于这种眼光是将视线穿透到作为人的大学生的天性上,穿透到作为人的大学生的原初面目上,因而可称为“睿智的识见”。大学创新人才培养需要这种睿智的识见,需要对于大学生天性的洞察、对大学生原初面目的回望。
有了“促进学生发展”这样一种眼光,这样一种睿智的识见,大学才会成为有智慧、有深度的大学,并因此成为“自醒的大学”。倘若没有这样的眼光,大学的所谓创新人才培养便会失去安身立命之本。
三、有胸怀的大学
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绝对不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而应根据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人们常会忽略这样一个常识: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便是与众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讲,判断创新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便在于有无使每个学生都与众不同。其实,因材施教本来就是教育的重要原则。只不过在教育规模日益庞大的今天,这一原则贯彻起来十分困难。限于条件,最终往往成为某种“标准件”的生产过程。然而,假如大学想真刀真枪培养创新人才,那么,因材施教就不能依然只是悬于口号、流于形式的花哨游戏,而应成为落实到措施、见之于行动的日常工作。没有因材施教,创新人才培养便不可能取得实质成效。
一旦要真正实行因材施教,就不能再用同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不能再用同一种方式对待所有学生,那么,教育教学模式及评价标准就必须多元化、多样化,大学就必须鼓励与支持教师进行各种尝试。大学必须把教育自由权还给教师,在不违反法律、不违反道德的前提下,放手让教师自由探索。事实上,教师作为个人也有创新的欲望,也有创新的潜能,学校应千方百计把教师的创新欲望激发出来,把教师的创新潜能激活起来。这里的前提,在于解开现在依然套在教师身上的诸多绳索与枷锁,废除不合理的评价制度,把教师的思想与精力真正解放出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毫无顾忌地、创造性地投入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本身应成为不断创新的过程,成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过程。学校应相信教师、鼓励教师、支持教师,并且为教师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非主观性失误与问题埋单。
这就是教师所说的大学的“胸怀”。大学必须有这样的胸怀,必须呈现一种开放的姿态,鼓励多元多样。有了“鼓励多元多样”这样一种胸怀,这样一种开放的姿态,大学才能成为有活力的、有宽度的大学,才能算是“自由的大学”。倘若没有这样的胸怀,大学的所谓创新人才培养便会缺少持久的生命力。
四、有脊梁的大学
这个问题对于今天的中国大学特别重要,因为当今中国大学存在一系列“依附”现象。
因此,大学必须从依附状态中走出来,拒绝任何依附。著名史学大师陈寅恪在为其老师王国维写的墓志铭中有一句名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常被人们用来说明知识分子的品格与人格,其实也可用来形容大学的品格、大学的校格。大学不能依附于权势,不应屈从于任何外部意志。诚然,大学需要办学资源,包括人、财、物的资源等,多多益善。但大学对这些资源的获取,应凭借自身实力的展示、声誉的证明、诚意的感召及正义的呼吁,而不是低三下四的乞求。大学不应跪着生存,而应昂首挺胸站立于社会。当今时代需要的是站立着的大学,而不是跪着的大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能否昂首挺胸站立于社会,本身也是中华民族可否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之一。
这就是教师所说的“脊梁”。大学必须有这样的脊梁,必须有一种刚直的原则,拒绝任何依附。有了“拒绝任何依附”这样一种脊梁,这样一种刚直的原则,大学才可以说是有胆量、有硬度的大学,才能算得上是“自尊的大学”。倘若没有这样的脊梁,大学就没有培养创新人才的资格。逻辑简单而清楚:因为创新人才本身的基本特征就是不依附,就是拒绝威权、拒绝屈从,所以以依附、以屈从为特征的大学不可能培养出以不依附、不屈从为特征的创新人才。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果说培养创新人才是当今中国大学必须承担的一项社会责任与时代使命,那么,大学就真的需要对自身精神品质进行一系列深刻反思,并在反思基础上进行必要改造。大学校长与教师们应当拿出志气与魄力,真诚地反思自身,务实地转变自身,使大学真正成为有魂灵、有眼光、有胸怀、有脊梁的大学,成为有理想有高度、有智慧有深度、有活力有宽度、有胆量有硬度的大学,成为自为、自醒、自由、自尊的大学。而以此赢得学生与家长的信任,赢得全社会的尊重,并成为大学生人生历程中充满挑战、超越及快乐的难忘驿站,成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引领性力量,对中国大学来说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赵沁平.发挥大学第四功能作用,引领社会创新文化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6(Z3).
[2]黄达人,黄威.引领社会发展:全球网络化时代大学的使命[J].高教探索,2007(01).
[3]吴康宁.自主创新:幼儿的天性、天能与天权[J].学前教育研究,2002(04).
[4]鲁洁.教育的原点:育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4).
[5]陈学飞.高校去行政化:关键在政府[J].探索与争鸣,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