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见过它

2016-11-19 21:49袁源薛城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小鸭生动细节

袁源+++薛城

[配套教材:七年级(下)第三、六单元“写人要抓住特点”“描写要生动”]

一、把细节写具体

师:同学们好!还记得上节课我们说的五种表达方式吗?

生:记得,有叙述、抒情、描写、议论……嗯,还有说明。

师:很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恰当地抒情”,今天我们学习描写,而且学两课。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10页,阅读《写人要抓住特点》,然后看第227页《描写要生动》,记住,边看边圈画要点,2分钟完成。

(生默读,并圈画)

师:看完了?那么,我们先来谈谈《写人要抓住要点》一课有哪些写作要点?

生:“首先要认真观察,仔细比较。抓住‘这个人在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的特点。”

师:描写人物,除了你说的外貌、语言、动作,还可以写什么?

生:神态、穿着。

生:还有心理。

师:好。还有什么要点?

生:还可以以事写人,围绕人物特征选择典型事件加以描写。

生:还必须重视细节描写。

师:你能告诉我,什么是细节吗?

生:细节就是一个片段。

师:嗯,有点道理。我们在课文中读到过不少精彩的写人的细节,谁能试着回想一下?

生:《爸爸的花儿落了》里英子到医院邀请爸爸参加自己的毕业礼时,她爸爸的表现就是细节描写。

师:刚学过的课文,真好,看来你上课还是很用心的。那么你说说,细节描写跟刚才说的人物的外貌、动作等描写有什么不同?

生:嗯,好像也就是语言和动作描写。

师:不错。细节描写常常就是对于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描写等组合的,那不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情节,但对表现人物的特点很有用。就看你刚才说的这个细节——英子要爸爸从床上起来到学校去,爸爸把头转向墙那边,举起手看指甲——多好,爸爸复杂的心事都写在动作上了。下面,我们来试一试,写写细节,怎样?(生面露难色)咦?不敢啊,那这样吧,我们继续玩游戏,好吧?

生:(欢呼)好!

师:这个游戏就是普通的猜谜。同座位两两上台,一个面对黑板,一个面对大家。我在黑板上写一个字,面对黑板的同学就用动作做给对方看,让对方猜。注意:双方都不能讲话,下面观战的同学既不能讲话,又不能做动作。还有,我说“停”,大家就得停下,猜谜的同学要说出答案。最重要的是,所有的同学都必须瞪大眼睛,做什么?

生(齐):观察。

师:对,仔细观察,因为等会儿要写细节。好,每组派一对同桌上台。

(学生显得兴奋不已。我在黑板上写下“看”字,演字的同学拼命比划,猜字的同学满脸表情,半分钟后我叫停,4对都正确。看到学生玩兴正浓,我又请了4对同桌猜成语“身轻如燕”,结果1对正确,1对猜不出,1对猜成“笨鸟先飞”,1对猜成“鸡飞狗跳”。接下来,又是4对学生上台猜古诗句“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结果1对猜出,3对没猜出。就这样,全班有24人上台玩了游戏,大家都很开心。)

师:好了,游戏玩过了,我们不少同桌的默契度还是蛮高的嘛。但是我们不能只玩游戏啊,刚才说了,台上台下的都要瞪大眼睛——观察。现在,请把观察到的内容,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写下来,用“你看他(她)”这句开头,100字就够了。

(生低头写,师巡视)

师:好,差不多了。我们三组猜谜中各选一对,看他们怎么写对方的哦。先选陈珈羽和董静雯。陈珈羽先念,董静雯随后。

(陈珈羽展示并朗读)

你看她,那焦急的眼神,恨不得直接告诉我这题的答案,当她用余光看到旁边那一组选手就快猜出来露出的表情,就更着急了。她很快地挥着手,然后指着我,再指着她,嘴也不停着,很想做口型,说出声音,但她又好像突然想到了老师说的游戏规则一样,微微张开的嘴又合上了。接着她又指着我的眼睛,停留了几秒后,又指向她的眼睛,这下我才明白,原来是“看”啊!

(董静雯展示并朗读)

你看她,睁着一双大眼睛,似乎连那层镜片也抵挡不住她渴求答案的迫切心情。她的手躲在背后,臂膀一直微微颤动,一定纠结着呢!我的手心里也全是汗,恨不得直接告诉她答案,但是游戏规则不允许啊。就这样,在我眉飞色舞的提示下,我们终于默契地抓住了那个“看”字!

师:同学们给评评这两个细节描写,说说写得怎么样。

生:陈珈羽写得好,她把董静雯急于告诉她答案的神情写出来了。

师:董静雯写得不好?

生:董静雯写得也很好。她把陈珈羽的眼睛、手、臂膀都写得很具体。

师:我同意你俩的意见。我们写作课第一次写人的细节,能写成这样,我很高兴。陈珈羽和董静雯说说,你们有什么诀窍可以告诉同学的?

陈:我把她在游戏中的所有表现都写了一遍,比较真实吧。

师:董静雯呢?

董:我注意到了她的眼睛、手臂,就具体写了这两个方面。

师:好,你们的经验就是细节要写得真实、具体。今天大家写游戏中的搭档,应该是真实的,我们重点说说具体。再请一对“身轻如燕”的吧。周丽和管佳华吧。

(周丽朗读并展示)

你看她,双臂在空中不停地抖动着,做出小鸟飞翔的样子,还时不时地把手放在自己身上比划一下。她见我似乎还没怎么懂,顿时急坏了。她瞪大了眼睛看着我,又重新比划了一遍。我无奈了,摊开双手,耸耸肩,彻底迷茫了。她看了我这样子,竟捂着嘴偷笑了起来。我忍不住也笑了起来。就这样,我们反反复复做了好几遍,可最后我好像还是说错了,她又是一脸惋惜。

(管佳华朗读并展示)

你看她,整张脸都红了,活像一个熟透了的苹果。她虽然笑着,但笑容中明明透着紧张。她看着我,我也看着她,我不停地用手势向她示意,而她总是着急地用手势表示不解。最后,当老师问她答案时,她犹豫了一会儿,说出了四个字:“笨鸟先飞”,哎,真是笨啊!

(众笑)

师:这两段谁写得具体?

生:周丽写得具体,不仅写了管佳华,还写了自己的细节。管佳华前面写的还可以,当中“用手势表示不解”,就不明白了,幸亏周丽写出来了。

师:你听得很仔细。最后,我们请猜诗句的一对吧,余克强和华允哲,两个男生。

(余克强朗读并展示)

你看他,皱着粗黑的眉毛。我在这儿用尽方法表演,他依旧皱着眉头,那双大眼睛转来转去,一脸茫然。他向我对着口型说:“什么?”我十分着急。看着他依旧摇头,我也很无奈。终于时间到了,他想了想,但还是没说出来。知道答案后,他一脸懊悔。

(华允哲朗读并展示)

你看他,先做出开门的样子,好几次之后,见我没有理解,便眉头紧皱。突然,他做出了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随后指向金宇轩,好像在提醒我这句诗里有“金宇轩”三个字中的一个。他反复指了好几次,又做了几次开门的动作,可我还是没理解;他好像灵机一动,随后做出喝水的动作。我好像有点明白了,但不敢确定。老师一声令下:“停!”我向他摇摇头,他满脸无奈,说了句:“完蛋了!”

师:这两个细节写得具体了吧,那么细节写具体有什么好处呢?

生:能更加生动形象。

师:你说得太笼统了,能结合他们的描写说说吗?

生:我觉得他们写出了对方的心情,华允哲最后明明快想到了,结果还是没说出来,所以懊悔;余克强一直很无奈。

师:是的,不仅写出了心情,我觉得还写出了个性。华允哲不大自信,余克强特别聪明。尽管他们猜谜不成功,但细节描写还是不错的。

二、把外形写逼真

师:其实,不单写人,写动物也讲究写具体,写逼真。我给大家看一组图。

(出示ppt,一组草地小鸭的图片,从单只鸭到一对鸭到鸭与兔到三只鸭,极富情趣,学生都被小鸭的萌态逗乐了)

师:怎么样,有意思吧?有故事吧?(众点头)但我们今天不讲故事,只是请大家自选一幅图来描写小鸭,让没见过这些图的朋友如同见到小鸭一样,你说该怎么写。

生:要写小鸭的羽毛的黄颜色。嘴的橘红色。

生:小鸭的羽毛有光泽,我觉得也要写写它的光泽。

生:还要写它们相互的动作。

师:至少是一种动态,对吧?

生:还有小鸭羽毛很柔顺的样子,像绸子一样。

师:对,羽毛的质感。我们这会儿有点静物写生的味道啊,怎么能把这些写逼真呢?

生:用比喻、拟人的方法。

师:好,那大家自选一幅小鸭图,写写看。50字就够了,写完后,小组交流一下,推荐一份读给大家听。

(生写,很快写好,小组交流)

师:好了,哪个组先读?有写第一幅图的吗?好,许沐琪先来。

许:这只小鸭全身上下的茸毛都是惹眼的明黄色,它橘红的扁平的长嘴紧紧闭着。它微微侧着头,好像被远处的什么东西吸引了,正在听那儿的动静。

师:许沐琪写得逼真吗?其他选第一幅图的同学可以补充。

生:许沐琪写得蛮逼真的,就是只写了小鸭茸毛的颜色,我还写了这样一句:“它的毛非常柔软,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让人真想摸一下。”可以补充。

师:好的,许沐琪写出了小鸭茸毛和嘴的颜色、嘴的形状以及小鸭的动态,你还写出了小鸭茸毛的质感,这就丰富多了。因为今天时间紧,我就不请其他同学补充了。有同学写其他图的吗?王梦奕。

王:两只淡黄色的鸭子站在一只黑白棕毛相间的兔子旁。右边一只端正地站着,两眼直视前方,左边一只则伸着头,像跟兔子“嘎嘎”地说着什么。兔子趴在地上,侧头望着远方,并不理睬。

师:好,这幅图被你写得很逼真,你觉得这三个小动物在说什么?哦,陈对要说。

陈:鸭子想劝兔子离开自己的地盘,兔子不理它,鸭子不敢撵它走。

师:你想的真有意思。因为时间的原因,只能再请一个同学念了,好,李佳。

李:碧绿的草地又软又嫩,微风一吹,草轻轻摇摆起来。两只可爱的小鸭子大摇大摆地在草地上散步。一会儿你追我赶,一会儿互相打闹,一会儿窃窃私语。忽然,它们都驻足不动了,是什么吸引了它们?原来是地上的小花。

师:李佳写得比较特别,她对草地的描写比较细,对鸭子外形的描写却只有“可爱”二字,但我们也仿佛能看到这幅图,这是为什么?

生:她加入了想象。

师:是的,她用想象小鸭散步的情形,让静态的图有了动感,所以,虽然不像其他同学那样具体写小鸭的外形,但用动作的想象来补充,也并没有减损描写的逼真感,这就是我们先前说的“以事写人”。当然,这里是“鸭”。

三、把情态写传神

师:同学们,在刚才的点评中,大家已经把227页上《描写要生动》的要点——抓住特点、多方面描绘、运用修辞方法等,都一一说出来了。大家看啊,这些小鸭我们没见过,其他班的同学可能连图都没看过,但听了刚才几位同学读的片段,我们就好像见过鸭子一样,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写得具体。

生:逼真,生动。

师:哦,说得对!不过,生动其实是描写蛮高的标准,写得具体,细致,往往真实感就强。但是,只是像真的一样还不够,还不一定生动,还要把对象写得活灵活现,就像刚才李佳那样,这就要关注人或者小动物的情态了。因为人和小动物一般都是有感情的,把情态写活,就能传神了。同学们从小到大一定接触过不少小动物,我们以《你没见过它》为题,不仅要具体逼真,还要传神地写写你印象最深的小动物,让没见过它的我们仿佛见到一般。开始!

(生写。未及写完,下课铃响。学生课间纷纷写完上交。我批阅后,再次上课前,用几分钟做了讲评)

师:现在我们分别来看朱浩然、李嘉琦和刘淑文的《你没见过它》,都是写小猫的,大家猜猜,谁真正养过小猫?

(屏显)

你没见过它

我喜欢一只虎皮猫,它的毛是浅棕色和白色相间的,它那对毛茸茸的耳朵让谁瞧着都想摸一下。它总喜欢躺在电动车的皮坐垫上。它的脖子上有一个粉红色的项圈,更为它增添了一份可爱。(朱浩然)

你没见过它

它,全身雪白,毛茸茸的,大大的眼睛时常闪着兴奋的亮光。它不停地“喵喵”叫着,伸出它的小爪,抓抓我的裤脚;它还喜欢舔舔我的手,然后安分地吃我手上的猫粮。吃完后,它眯着眼,翻出它鼓鼓的肚子,示意我给它揉肚子。若我假装不理睬走开,它便会“啪”的一声,一咕噜站起来,抖抖它引以为傲的白毛,跳跃地来到我身边,转来转去,用它小巧的脑袋蹭我的裤脚,直到我抱起它。(李嘉琦)

你没见过它

一只猫正懒懒地趴在沙发上,茸茸的白毛覆在身上,细细滑滑,泛着柔白的光。粉嫩嫩的小掌软软的,肉肉的,圆溜溜的眼睛总是半眯着,里面是湛蓝色的光芒。小巧的鼻子油光发亮,小嘴常常嘟着,发出“喵——喵——”的叫声。轻轻一提它的尾巴,它就“嗖”地直起,半眯的眼睛立刻瞪圆,全身的毛也炸了起来,直挺挺的,小尾巴也直直的。(刘淑文)

师:说说看吧?谁其实没养过猫?谁真的喜欢猫?谁笔下的猫最生动?

生:朱浩然没养过猫,李嘉琦的猫最生动。

师:为什么?

生:朱浩然写的猫喜欢躺在电动车的皮坐垫上,应该蛮好玩的,但他没写出猫躺在皮坐垫上的样子,可能没仔细观察,所以不是他养的。李嘉琦的猫吃饱了就要她揉肚子,这样子很好玩,说明她养过这只猫,而且对它有感情。

师:刘淑文的这只猫呢?也很可爱啊。

生:刘淑文应该也养过,因为后面写提猫尾巴的细节很生动,说明她这么干过,而且仔细观察过。

师:大家赞同他的意见吗?(生多点头)那么,喜欢李嘉琦的请举手!好,喜欢刘淑文的请举手!我发现喜欢李嘉琦的多。既然都是白猫,为什么更喜欢李嘉琦的?

生:她对猫好,不像刘淑文提起猫尾巴,捉弄小猫。

生:她的猫粘人,所以更可爱。

师:哈哈,要从描写的角度说哦。不过,你们说的也有道理,因为李嘉琦更喜欢她的猫,对猫更有感情,所以她笔下的猫也更有人情味,是吧?

(生点头)

师:好了。关于描写我们就练到这里,以后我们还将更多地练习。总结一下:无论写人、景、物(包括小动物),都要把其特点写具体,写逼真,写传神,这样才能让没见过的人通过阅读你的文字,见到你描写的对象,并且喜欢上它。

接到一个较长时间出差的任务,所以我必须在最短的时间里结束写作课程。怎么办?教材上还有4课。于是,我想,从引导学生初识表达方式的角度出发,可以把第五单元的《勤于修改》省略,因为学生从上第一节课起,就知道自己改文字,而且已经基本养成习惯了;第六单元的《描写要生动》其实包含了第三单元的《写人要抓住特点》,就把这两课合并吧。然而,因为太“赶”了,这课的教学容量过满,学生有点吃不消,所以在抓住特点上得出的感悟不多,收效并不太理想。好在描写的教学不可能一课完成,以后还会有大量的机会练习,所以不着急,希望以后能弥补不足。

(袁源 江苏省南京市教研室;210000)

“亏她想得出来”,听袁老师的课,我常惊叹她巧妙的构思。

这个课例有三个“匠心”。首先,巧妙地整合。袁老师通过整合教材的相关内容,既丰富了课堂的容量,又选择了能教可教的教学内容。其次,作文动力系统的构建。通过游戏、图片,让学生亲近写作,热爱写作,蓄足写作的动力。第三,“利用真实情景”构建写作内容。这节作文课,活动和写作交替进行,先引入游戏,让学生获得相应的经验,然后让学生观察记录活动,通过写作实践,把写作知识和技能训练融会在“写”中。

袁老师的作文课告诉我们:只有在活动中掌握写作的技能,才能形成写作能力。

(薛城 江苏省南京市第五初级中学;210000)

猜你喜欢
小鸭生动细节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生动的冬天
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智救小鸭
生动深刻 同享共进
小鸭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细节取胜
如何使表情更生动
五只小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