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转移成熟度评价体系构建

2016-11-19 07:43杨枝茂许昌学院商学院河南许昌461000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21期
关键词:吸力成熟度指标体系

■ 杨枝茂(许昌学院商学院 河南许昌 461000)

我国产业转移成熟度评价体系构建

■ 杨枝茂(许昌学院商学院 河南许昌 461000)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逐渐呈现了东西部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产业转移则成为解决我国经济困境的有效办法。因此深入研究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构建产业转移成熟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在产业转移内涵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产业转移成熟度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方法计算出了各指标的权重。

产业转移 成熟度 评价指标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我国一直在实施梯度发展的战略方针。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逐渐陷入了发展不均衡的状况。因此,为了缓解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情况,有关学者提出了产业转移方针战略。中西部地区主动承接东部发展过剩的产业,同时东部地区也面临着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笔者立足于产业转移的发展理论,构建了产业转移成熟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我国进行产业转移实践提供指导借鉴。

相关概念释义

(一)产业转移概念

产业转移内涵。所谓产业转移是指当资源条件或者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时,一些产业从某一地区或者某一国家转移至其他地区。产业转移根据发生的范围可以分为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产业转移,本文中的产业转移是指国内产业转移。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转移是企业追求自身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的结果。当企业发展至一定规模,组织结构的发展已经不满足于当地生产要素的制约,亟需利用外地市场来消化过剩物品,此时就会发生产业转移。另外当地某一产业占用资源过多,需要转移部分产业至外地时,也会发生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成熟度内涵。由产业转移内涵可知,产业的顺利转移需要众多因素共同作用。因此,笔者认为产业转移成熟度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区域内能够促进产业转移,进而调整产业结构的能力。即产业转移成熟度是产业转移的量化指标,能够衡量产业转移的绩效和状况。产业转移成熟度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其由不同层面的因素共同作用,涉及到的因素有政府政策、环境要素、还有产业转出地及产业转入地等因素。产业转移成熟度也随着这些因素的具体变化而变化,进而影响到产业的具体转移。

(二)产业转移影响因素

国内外学者主要观点。研究国外学者关于产业转移的观点,笔者发现,国外学者基本上把发生产业转移的根本因素归于成本的变化,包括劳动力成本、生产成本等。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当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率下滑,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丧失,因此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会慢慢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国内学者的观点,除了成本因素外,国内学者认为市场需求因素也是发生产业转移的主要推动力,市场的拉动力是产业形成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产业转移具体影响因素。笔者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将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划分为:可持续发展力因素、支撑力因素、吸力因素、推力因素。其中推力因素是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其从产业转出地的角度进行考虑,包含了产业转出地资源的匮乏、成本的提高等因素。其余三因素是从产业转入地进行考虑,主要包含了产业转入地的劳动力成本、政策因素、市场需求等方面。吸力因素具体包含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可持续发展力因素具体包含转入产业与当地产业融入一体的程度。

产业转移成熟度评价体系构建

产业转移成熟度是影响产业转移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不同情况下,影响因素是变动的。因此可以说产业转移成熟度是动态变化的,笔者认为根据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状况,可以将产业转移成熟度进行分级:从低到高依次为1-4级。产业转移成熟度1级是指产业转移仅具备推力因素,其它因素的作用较少;产业转移成熟度2级是指产业转移的推力因素较强,同时具备一定的支撑力、吸力因素;产业转移成熟度3级是指产业转移具备各种较为成熟的条件;产业转移成熟度4级是指产业转移具备的影响因素已经完全能够促进产业的顺利转移,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表1 产业转移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

表2 A判断矩阵及权重

表3 A1判断矩阵及权重

表4 A2判断矩阵及权重

表5 A3判断矩阵及权重

表6 A4判断矩阵及权重

(一)产业转移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

笔者将在产业转移成熟度理论基础上先构建产业转移成熟度评价的一级指标,并根据笔者在上文分析的产业转移影响因素,构建产业转移评价的二级指标体系。

构建原则。客观性。由于产业转移成熟度是一个相对动态的概念,因此选择评价产业转移成熟度的指标一定要能够客观地反映产业转移成熟度。适中性。选择的指标要考虑数据的可得性,既能够综合反映产业转移成熟度,又易于获得数据。全面性。由于产业转移即涉及到产业转出方,又涉及到产业转入方,同时还要顾及到产业转移的各种政策,因此评价指标的选取要具有全面性和针对性。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对现有产业转移理论的研究和参考指标设计的科学性,笔者设计了产业转移成熟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以及二级指标。如表1所示。

(二)产业转移成熟度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权重计算方法。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直接影响到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现有的计算指标权重方法主要有主观和客观两种方法。主观赋予权重法是指各指标权重的原始数据由多位专家根据经验来进行判断,主要包括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主观赋予方法的优点在于虽不能准确确定指标权重的系数,但是却可以根据经验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排序,避免了指标权重系数与其实际地位不符情况的出现。客观赋予权重方法包括灰色关联度法、路径分析方法、因子分析法等,其优点在于能确定各指标权重的系数,但有时会出现与实际经验不符情况的出现。

综合考虑,在本文中选定主观赋予权重方法中的层次分析方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因为笔者认为层次分析方法所需要的定量数据较少,但是对于产业转移成熟度的本质以及影响因素都能够清楚地做出分析。另外,笔者构建的产业转移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所含指标较多,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为层次分析法分析提供了结构基础。因此层次分析方法更适合产业转移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指标权重的确定。笔者通过层次分析方法,利用专家打分获得数据,得到指标权重的判断矩阵,计算各自的排序向量W,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表3、表4、表5、表6所示。

从各矩阵的一致性检验结果来看,C.I.指标均小于0.1,说明层次排序方法具有很高的满意度。从A判断矩阵结果来看,产业转移吸力因素的指标权重最高,为0.356。产业转移推力因素、产业转移支撑力因素、产业转移可持续发展力因素指标权重依次为0.277、0.125、0.233。

综合权重的确定。根据上述指标矩阵计算出产业转移成熟度评价体系的指标综合权重。从表7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产业转移吸力因素中的政策因素权重最高,为0.1213,侧面反映了承接产业转移地区的政策力度对产业转移是否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政策建议

表7 评价体系权重表

从笔者上文分析的产业转移影响因素来看,产业转移吸力因素影响力最高。而产业转移推力因素由于属于转出地因素,相对不可控。因此为了推进产业转移,承接产业转移方可以结合吸力因素、支撑力因素、可持续发展力因素来制定相关政策。

(一)吸力对策

产业转移转入方应积极提高当地劳动力素质,加快优秀人才的培养。依靠廉价的劳动力不能实现对产业的持续吸引力,只有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才能为产业转移提供优质的劳动力。建设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产业转移过程中应鼓励民营资本的介入,促进投资的多元化;加强政策引导。在一定时间内,产业转入方的各项成本、市场存量都是稳定的,而政策具有非常强的可控性,同时也对产业转移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支撑力因素

加大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产业转入方的基础设施条件,有利于对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度;加快产业转移的载体建设,应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高标准的建设产业园区,塑造合作、融合的产业氛围;加快市场化建设,提高法规政策的执行力度,为外来转移产业提供高效的配套服务,如通过制度创新、税收优惠为产业的成功转移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可持续发展力对策

加强产业链延伸,提高产业的配套服务能力。产业转移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发达的配套产业作为服务,可以有效地降低产业转移方融入当地产业的时间成本。加强产业集聚,产业转入方对于已经形成产业集聚效应的产业集群,应该以产业链为中心,加大产业集群的前后纵向发展。利用产业集聚的效应积极吸引相互配套、协调发展的产业,打造专业化的分工体系。

结论

本文在回顾产业转移理论的基础上,探究了产业转移内涵,笔者在产业转移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转移成熟度概念。笔者认为产业转移成熟度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成。根据产业转移成熟度的影响因素,本文构建了产业转移成熟度的评价体系,由四类一级指标以及十六类二级指标构成,并运用层次分析方法计算出了各指标的权重。通过比较各指标的权重得出:在影响产业转移成熟度的众多因素中,产业转移吸力因素的权重最高,其中政策影响因素力度最大。产业转移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的研究只是做共性上的研究,对于不同产业的特性研究还有所不足。

1.陈建军.中国现阶段的产业区域转移及其动力机制[J].经济研究,2014(5)

2.彭连清.我国产业区域转移的路径选择、产业定位与政府作用[J].财贸经济,2013(4)

3.肖灿夫.我国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4(8)

4.李松志.产业区域转移形成的影响因素及模型探讨[J].管理世界,2015(3)

5.田学斌.区域产业转移研究论[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2016年度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编号162400410482)

F062.9

A

猜你喜欢
吸力成熟度指标体系
深水大型吸力锚测试技术
ROV在海上吸力桩安装场景的应用及安装精度和风险控制
产品制造成熟度在型号批生产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深水吸力桩施工技术研究
整机产品成熟度模型研究与建立
不同成熟度野生水茄果实的种子萌发差异研究
刚好够吃6天的香蕉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