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钱编年谱》出版发行

2016-11-19 06:16:11
中国钱币 2016年2期
关键词:铸币年谱出版发行

《清钱编年谱》出版发行

钱币是反映国家经济盛衰的一面很好的镜子,钱币发行量与政府对劳工和军队的支付能力戚戚相关。此外,对清钱的研究需要结合1644至1911年间中国宏观经济并对所有铸钱局作出历史分析。

40年前布威纳博士的权威著作《清钱编年谱至雍正末年》一直是该领域的核心书籍。布威纳博士的最新巨著《清钱编年谱》涵盖了整个清朝帝国。本书第一册详细介绍了清钱的发展历史及其铸造过程,包括从象牙试钱到制钱的各阶段。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在钱币学上布威纳博士找到了展示钱币的突破性新方法,即根据不同钱局按照铸造年份对钱币进行排列。这种方法让他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发现。例如,为什么顺治年间的钱币在顶部或在右边会出现同样的字。第二册共有53大张折页图表,包含了超过6 000个钱币拓片。图表中每个钱币都有标注其珍罕指数和被定义的号码。基于此原创性研究,未来的拍卖目录将只需列出钱币的号码及品质状况即可。

自乾隆时期以后,货币体系变得极其复杂(国家版图新增两块地域:新疆和西藏),众多新增钱局制造的钱币,如史料《清朝文献通考》中的记载远远不足以把钱币逐年排列。布威纳博士迫切需要实际铸币量及年份的铸钱报告,但事实证明追查这些资料困难重重。他认为如果铸钱报告真有存在,只可能被保存在故宫的中国第一档案馆。数年如一日,他拜访及请教每一位清史研究者,但始终没有结果。终于在1996年,中国第一档案馆承认他们有含在奏折内的2 838卷铸钱报告。这些数据最终装订成60大本,共43 742页。有了这些资料,布威纳博士终于可以对后续176年间的清钱币进行逐年排列。这让他再一次得到更多新发现:所有长期困扰着中国钱币学家的老问题都迎刃而解。例如,之前一直没有被列出的满文铸钱局的标志。

除此之外,布威纳博士列出了一份详细的数目清单,显示从1736年至1911年每个钱局的铸币量。如此精准地统计及分析中国清朝时期的经济状况,得以让他进行更深层的研究,用年铸币量除以当时总人口,即年铸币每个人所得的新钱。这个发现证实了相关的社会历史和经济记载:乾隆期间,政府每年按照人均铸造16至18枚的新钱币,但到了同治时期,政府连每年人均铸造一个新钱币都做不到。对18和19世纪东亚国家的货币供应做出如此精细的分析是布威纳博士最杰出的研究成果,这将给世界经济历史学家和汉学家提供重要的新资源。

猜你喜欢
铸币年谱出版发行
证肇经先生年谱(续8)
《Cryogenic Heat Management: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for Science & Industry》出版发行
真空与低温(2022年6期)2023-01-06 07:32:44
《Cryogenic Heat Management: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for Science&Industry》出版发行
真空与低温(2022年5期)2022-10-13 02:41:38
郑肇经先生年谱(续2)
朱彝尊年谱新考
华中学术(2017年1期)2018-01-03 07:24:25
南京博物院藏近代铸币钢模
东南文化(2016年6期)2016-12-29 07:27:18
《清钱编年谱》(英文原版)订购方法
中国钱币(2016年4期)2016-05-17 06:11:55
《中华战创伤学》出版发行
中世纪英格兰国王的铸币收益
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总铸币税最优化分析
——基于成本最小化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