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瑜
摘 要 职业选择是关系到个人生活目的和生活道路的重大问题。文章从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青年在选择职业时应该考虑的因素出发,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现实生活实例吴亚军的择业历程加以论证,最后为青年人在择业时的考虑提出建议。
关键词 职业选择 个人能力 实现价值
中图分类号:C913. 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教育体制和就业体制的变革,择业成为当前很多人面临的一项难题,尤其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在面临即将开启新的生活方式时,难免会感到迷茫与浮躁。生活犹如万花筒,工作更是多种多样,所以我们在选择职业时会眼花缭乱,不知其思所归,其意所至。
对于当前面临择业问题的青年大学生来说,应当如何选择,选择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将从马克思的文章《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提出的因素出发,加以论证,给当前的青年大学生提出几点建议。
1论证
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认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应该考虑的因素有两个方面:第一,所选的职业是我们真正热爱的、认同的,能使我们真正受到鼓舞的,而非虚荣心带来的鼓舞或者是一种我们觉得是鼓舞的东西。同时更应该从实际出发,包括个人能力、身体条件自身喜好等;第二,在选择职业时应当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以此为指针就应当选择最能为人类进步而工作的职业,即为社会所需要的,这才是最高尚的职业,选择这样职业的人才是最崇高的人,才是人们最敬仰的人。
这些观点都可以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论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观和认识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喜好、条件及能力这些客观存在,避免妄自尊大和妄自菲薄,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自身的这些条件来最大的发挥个人的能力,实现自身的价值。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决定了一个人只有选择为人类服务的职业,只有为人类最大多数人的幸福而工作,才是高尚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才有不可摧毁的精神力量。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使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西北工业大学杰出校友吴亚军的职业选择便是真正践行了马克思关于青年人在选择职业时应考虑的因素。
吴亚军1995年参股创建重庆龙湖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并担任总经理职务至今。2012年胡润百富榜以380亿元资产位列第八位。2012胡润房地产富豪榜吴亚军家族以财富350亿元排名房地产富豪榜第二。
她并非一开始就涉足房地产开发工作,她曾从事过机械工程师、记者、编辑等工作。
所选择的职业应该是我们真正热爱的、是我们的兴趣所在,才能长久从事。吴亚军在高中时文科成绩十分优异,但她心系祖国,想为国防事业献出自己的力量,高考报志愿时便报考了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从西北工业大学导航工程系毕业,在重庆一家国营仪表厂做技术人员,一干便是4年。虽然仪表厂的工作在当时已能让她跻身金领阶层,但这并非她兴趣所在,工作起来少有乐趣。只是为了恪尽职守而牺牲自己幸福的思想激励着她去努力工作,但这终究不能坚持太久。
然而兴趣并不是择业的唯一标准,所选的职业应该是能使我们真正受到鼓舞的。1988年,工科出身的她成为一家名不见经传的行业报纸的记者,虽然这份工作是她喜爱的,也使她在社会上占有较高的地位,但在6年的工作之中吴亚军觉得如此平淡安稳的工作没有施展自己的理想抱负。
进军房地产业,对吴亚军来说,是机缘巧合。但她的成功也是必然。20多年前,吴亚军第一次买房子,遇到延迟交房,时间长达一年。入住之后,又有一年多的时间天然气不通,房子的设计和采光也很差,电梯也常常遇故障,对她来说,这是一段痛苦的买房经历。就是从这开始,吴亚军有了一个“如果有一天我做开发商的话,一定不会这么差”的梦想,由此她也认定房地产行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当选定的职业能使我们真正受到鼓舞而且是我们的兴趣所在,还需要从实际出发,客观地评估自身的能力及条件,确定自己能去从事。房地产开发工作并非易事,不仅涉及设计、施工、销售等各方面的工作,在创业初期还要跟进和监督每一个细节。冷静研究之后她了解到所有困难,认清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份量,但仍然对它充满热情,考虑到自己口才甚佳、对人文艺术的敏感、理科学习的积淀和当记者时积累的人脉等因素,觉得自己可以胜任。于是她便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房地产开发工作。事实证明她对于房地产并不是一时的热情,也不是仓促从事。
选择合适的职业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选择后的努力与奋斗。在之后的日子里吴亚军对这份工作投入颇多,她一直在学习,最终在园林、户型乃至工程方面有所造诣,并不亚于各领域的专业人士。吴亚军对公司所有的应届毕业生、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招聘,她都会一一亲自面试;每一幅新拿的土地图纸,她都要事先去亲自实地考察。
选择职业时应当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这才是最崇高的。吴亚军不忘初心,虽然自己没有从事国防事业,但她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国防事业的关注与支持,她为教育事业及科学研究工作投入巨大资金,以另一种方式为我国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她这一路走来,最终找到了自己真正热爱并认同的工作,在这份工作中她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实现了人生价值。
2 结语
因此,当选择职业时,要先问问自己内心想要什么,应当认真考虑:想要选择的职业是不是真正使我们受到鼓舞?我们的内心是不是同意?我们受到的鼓舞是不是一种迷误?选择职业不是为了满足一个人的虚荣心,也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我们必须清醒地估计自己的能力,需从个人能力、身体素质等客观因素来评估自己,切忌过高或过低地评估自己的能力,把理想与现实、思想与行动紧密结合起来的职业,才是一个有为的青年所向往的。只有这样的职业,才有可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对人类做出有益的贡献。所以只有选择那些让我们拥有尊严的事业让我们趋于高尚,可以充盈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的生命有价值有意义。诚然,最合乎这些要求的职业,并不一定是最高贵的职业,但总是最可取的职业。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J].中国合作经济,2006(11):78.
[2] 陈岸涛,刘同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 李黎明,张顺国.影响高校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因素分析基于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双重考察[J].社会, 2008,28(2):162-180.
[4] 李燕翎.浅谈自我价值的实现方式[J].中外企业文化,19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