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戏曲武功教学中基本功教学方法

2016-11-18 21:58张飞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27期
关键词:基本功教学方法

张飞

摘 要 我国戏曲文化渊源流长,它以唱、念、坐、打为主,能够演绎曲折的故事情节,刻画生动的人物形象。基本功是每个戏曲表演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教师在教学初期,就应该培养学生的基本功,使其具备扎实的戏曲基础。本文着重论述戏曲武功教学中的基本功教学方法,以期达到良好的戏曲教学效果。

关键词 戏曲教学 基本功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J812-4;G642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戏曲是我国重要的文化形态,基本功教学专业性很强。戏曲专业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够胜任真正的舞台表演。基本功教学是一个长期沉淀的过程,教师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加以引导,并结合戏曲学院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学习要求,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真正实现戏曲教学目标,为我国培养戏曲类人才。

1戏曲基本功教学概述

戏曲形体表演中离不开基本功,它以戏剧和舞蹈的形式对传统武术进行呈现。基本功包括把子功和毯子功。把子功即使用古代刀枪剑戟等兵器进行对打或独舞;毯子功是以翻、腾、扑、跌为主的基本功,表演者被限定在舞台铺毯范围内。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腿毯功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形体协调度,使其对腿毯课技巧进行熟练掌握,并在特定戏曲表演中对其进行合理运用。腿功主要是对学生腿的软开度和控制力等进行训练。

戏曲基本功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练成的,它需从小就开始训练。例如,拿顶、小翻、旋子和耍刀花等都需要经历一个艰辛的训练过程,才能奠定扎实的戏曲基础。基本功练习过程中,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普遍偏低,容易导致各种安全事故。

很多京剧剧目中都很注重基本功技巧的应用,以《奇袭白虎团》为例,该曲目中,有很多跟斗动作,极具舞台表现性,达到了良好的视觉效果。将这些跟斗技巧应用到武戏中,与剧情相契合,也极具艺术性和观赏性。如果演出中有跟斗或难度比较大的技巧性动作,往往能够活跃现场气氛,带给观众以强烈的感官体验。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重此类技巧的传授,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戏曲素养,为后期戏曲学习和训练等奠定良好的基础,丰富戏曲的内涵及整体表现力。

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戏曲基本功教学:采用传统戏曲教学方法;对体育、舞蹈和杂技中的先进教学方法进行借鉴,提高整体课堂质量,保障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安全性;依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年龄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革新及灵活运用;教师要注重教学经验的总结。

戏曲基本功教学内容比较丰富,单毯子功一项,就需掌握大量的基本功。

(1)想要在戏曲训练中,练好跟斗,就要注重以拿顶、下腰、踺子和虎跳为主的基本功训练;

(2)单跟斗,别名短跟斗,其需要落实好单小翻、单提和单前扑方面的基础训练,继而进行挂串;

(3)长跟斗,需训练出唱和虎跳前扑,它的动作原理是在趋步上借力,完成跟斗;

(4)桌子功,以桌为界面的一系列跟斗动作,各个跟头动作又可再次进行细分;

(5)弹板功,具体训练要素有弹板前扑、高毛、蛮子和蹑子等;

(6)软毯子功;

(7)砸脸。教师在日常训练中,需要将这些基本功传授给学生,并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应用到戏曲基本功教学中,在技巧方面取得创新性突破,提高整体戏曲武功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基本专业素养。

2戏曲基本功教学方法

2.1创新教学形式

教师要结合戏曲教学特点对腿毯训练进行创新。当前很多教师过度重视技巧训练,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忽视了戏曲教学中的美感。教师需在戏曲基本功教学中,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并在教授集体动作的时候,借助音乐,使学生的动作保持整齐,注重程式化的技巧训练,提高整体动作的规范性及美感度。同时,教师也要在集体动作编排上实现创新,力求新颖,使基本功训练内容更加丰富,提高课堂生动性。

教师需对学生的形体进行严格要求,着重练习一些有益于形体塑造的动作。依据戏曲基本功教学要求,对各种技巧进行分类和编排,确保其难度适中,实现组合式训练。教师也要依据学生的个体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学,借助现代科学知识对各项技巧的组合形式进行总结和分析,以形成特定教学风格。实现教学形式创新,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提高学生的戏曲学习积极性,确保戏曲基本功教学更加规范,并对课堂节奏的有效把控,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2.2革新教学内容

戏曲基本功教学主要服务于剧目,虽仍然需要秉承传统的教学方式,但是部分教学内容仍然亟待革新。戏曲表演中经常会出现踢、搬、抬、跨等动作。即使是一个微小的动作,演员也需要具备扎实的戏曲功底,这样才能够确保在舞台上将各个动作表演到位。因而,教师要结合实际剧目,编排合适的教学组合,使毯腿功教学等与剧目相适应,并注重教学内容的舞台性。

教师要在基本功训练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身体形态。以把杆搬腿为例,教师要对学生的崩膝、立腰和提胯等动作进行严格指导,使学生的形体动作更加标准。实际教学中,部分学生过于追求动力腿高度,不注重动作的规范性和美观度,严重影响了戏曲表演中的形体效果。教师可在压腿训练中,对勾、绷和绷脚压腿等进行综合运用,并关注学生的脚型,将其勾正,对学生的不规范体态进行纠正。

3结语

综上所述,戏曲武功教学中离不开基本功教学。传统教学观念的制约,使基本功教学在理论层面和动作编排方面仍然存在相应的滞后性。教师要注重结合戏曲武功教学的特点,对基本功教学内容和方法等进行相应的创新,充分挖掘学生的戏曲学习潜力,使戏曲教学更加科学、规范,培养学生的专业戏曲能力,提高戏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海边.谈戏曲基本功教学[J].大众文艺,2015(11):231.

[2] 尹铁文.浅谈戏曲武功教学中基本功教学的方法[J].戏剧之家,2015(22):42.

猜你喜欢
基本功教学方法
生活的基本功——读《自在》有感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练好“四干”基本功 争当人大出彩人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展演期间基本功考核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