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常态下环境保护工作的思考与探索

2016-11-18 20:15刘景泽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责任监管

刘景泽

摘 要:本文阐述了人类环境会议的发展历程和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新的形势和要求,从1972年、1992年到2002年三次会议的精神,最终确定了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追求,通过对如今的环境保护形势分析,提出了做好新时期的环保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生态环保;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 X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0-65-2

0  引言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都生活在地球村里,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就是人类周围的自然界,经历了大约45亿年。从古至今,天蓝水绿、空气清新、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梦想,纵观人类发展的历程,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脚步从未停息。

1  关于环境与发展的探索历程

1.1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环境问题始终伴随着,考虑到需要统一思想,制定共同遵守的原则以鼓舞和指导世界各国人民保持和改善人类环境,1972年6月5日至16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这是人类环境保护历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人类社会环境保护事业的新纪元。为了纪念这次意义非凡的会议,第27届联大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1.2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过了20年,时间来到了1992年,在当年的6月3日-14日,联合国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第二次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和新观念。回顾了20年来发展的历程,重新对人类共有的环境做出承诺,大自然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不应当无偿的使用和掠夺,而是要更加珍惜资源,有偿索取,建立新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人类之间和平共处的“全球伙伴关系”。

1.3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

又是一个20年,时间来到了2012年,人类进入了21世纪,在当年的6月20日-22日,还是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召开了人类可持续发展里约+20峰会。本次会议是在全球经济和发展出现困难的情况下召开的,首次提出了发展绿色经济,倡导绿色消费,实现可持续发展终极目标,为人类的前进方向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1.4 绿色可持续发展

时代在进步,文明在发展,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指导我国“十三五”时期发展甚至是更为长远发展的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与保护的重要阐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就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2  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我们的经济高速发展,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30年高速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显现,环境问题成为我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短板,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小康生活。

2.1 生态良好是人民群众对环境的基本追求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追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迫切的愿望,环境问题是发展问题,更是民生问题,它和老百姓的幸福安康紧密相连,过去要吃饱饭,求生存,现在要幸福,求安康,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最迫切的要求,可见,现在的环境状况还无法满足这个需求。

2.2 经济发展方式还未实现根本性改变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以经济发展为中心,钢铁、水泥、冶炼等装备设施落后,存在着边发展边治理的状况,能耗高、污染大、低效率始终伴随中发展的全过程,走出一条能耗低、污染小、高效率的发展之路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追求,这个矛盾现在依然存在。

2.3 环境管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未能落实到位

环境管理责任制度是一项制度创新,历史从未有过,在现实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地方政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等制度落实不到位,存在着压力传导不利,上边雷声大下边雨点小的现象。为此,中央已经启动了环境督查巡视工作,重点就是责任落实情况,相信随着工作的开展,相关问题可逐步得以解决。

2.4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未实现双赢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官员的升迁看重的还是GDP,环境指标在发展面前还是软绵绵的、无力的,地方政府在发展中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有的让环境保护为经济发展让路,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现象时有发生,绿色GDP还未从根本上替代原有的考核方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道路还很漫长。

3  今后环保工作的防治对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时代赋予了我们特殊的历史使命,我们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积极自觉地行动起来,加入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

3.1 打好三大战役,改善环境质量

各地政府要按照国家统一安排部署,向污染宣战,着力打好国务院2013年制定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5年制定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6年制定的《土壤污染防治计划》“三大战役”,进一步分解落实细化责任目标,强化措施,严格奖惩,推进大环保格局的形成,努力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提升环境管理水平。

3.2 严格环境管理,强化目标考核

各级环保部门要按照新《环保法》、新《环评法》的要求,严把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关、环保执法关、竣工验收关、后评价跟踪关等关口,全力保障群众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要将环保责任目标逐级签入政府目标进行考核,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权,对于在任期间造化严重生态破坏或环境质量恶化的区域,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追究。

3.3 健全网格化管理,实现执法全覆盖

进一步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实现环境监管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长效化。各级各部门按照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认真落实环境监管“五定四清”要求,即对网格内所有污染源实行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定奖惩的“五定”监管,实现辖区清、人员清、职责清、污染底数清的“四清”目标,确保环境监管网格边界清晰、责任主体明确,不断提升地方的环境监管能力和水平。

3.4 创新管理体制,严格执法监管

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是十八届五中全会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垂直管理主要指省级环保部门直接管理市(地)县的监测监察机构,承担其人员和工作经费,市(地)级环保局实行以省级环保厅(局)为主的双重管理体制,县级环保局不再单设而是作为市(地)级环保局的派出机构。各地要在创新管理体制上积极探索,最终形成一个企业主体责任、地方政府监管、上级部门监察相结合的环境保护监管监察新模式,既保障了环境执法的效果,又遏制了地方保护主义。

3.5 用严格的责任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制度,如《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对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改革做出顶层设计,构筑了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完整责任链条,为解决环境保护突出问题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强大的动力,为做好今后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的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

3.6 引导舆论宣传,人人参与环保

要利用新闻媒体、新兴网络、环保志愿者等多种宣传形式,大力宣传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让绿色文明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共同认知。建立环保公众参与制度,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形成人人关心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良好氛围。

4  结束语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履行使命,勇于担当,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我们是美丽家园的引领者和实践者,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未来的家园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参 考 文 献

[1] 尹波.浅析网络化环境监管对基层环保工作的重要意义[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06).

[2] 张庆义.用严格的责任制度保护生态环境[J].中州环境.2015(11).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责任监管
环境保护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期望嘱托责任
不要恢复,要重建——未来自然环境保护之路何去何从?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