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艺精品创作的若干思考

2016-11-18 20:12徐圆
艺术科技 2016年9期
关键词:精品创作

徐圆

摘 要:群众文艺作为发展群众文化的重要手段,是文化艺术事业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艺精品更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创作群文艺术精品应是每一位群文干部的使命,责无旁贷。本文就当前群众文艺精品的创作现状、如何创作群文精品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群众文艺;精品;创作

群众文艺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是表达主流价值和大众情怀的。就目前我国的群文创作,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文艺座谈会上指出:“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等。这就提醒身为文艺创作者的我们,一定要提高群文创作的质量,要突出特色,在创作传递群众诉求、表达群众情感的群文作品时要升华思想,多创群文精品。那何为群文艺术精品?如何创作群文精品?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1 群文精品的内涵解读

群文精品的主题思想必须是传递正能量。好的群文作品应该宣传的是先进、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谱写人间道义,弘扬真善美。其次,群众文艺说到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反映的是人民的心声,是为人民服务的。因此,群众文艺精品必须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认同。创作群文精品就要把握好文艺与人民的关系,从人民精神需要出发,创作出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娱乐性,并能够广为人民接受,为人民喜爱,为人民传承的艺术精品。

2 群文精品创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创作不够走心

只有贴近群众生活,真实反映群众生活的群文作品才会吸引群众观看,才会是有生命力的优秀群文作品。但是,许多群文创作者从院校毕业后,没有深入过基层,很难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创作的群文作品过于“艺术”,脱离了百姓生活,专业性太强,群众较难驾驭与表达。其次,有些群文工作者有时为了评职称或工作任务的需要,创作的多为应景应时之作,真正有艺术水准的高质量作品不多。再者,业余文艺爱好者创作的群文作品虽是有感而发,但多是自娱自乐的消遣之作,主题缺乏艺术性,结构形式单一。

2.2 创作经费不足

群众文艺创作除了一剧之本的概念之外,还包括了制作、培训、辅导、展演等一系列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程,需要资金的支撑和保障。要创作出群文精品更是如此。但在一些地方文艺创作经费有限,创作者有想法但未必能实现。其次,组织专家举办讲座、开展作品的研讨会都常因为经费原因或搁浅。再者,有些地方群文创作投入不足,较少开展文艺采风活动,创作者“闭门造车”,思维固定。这些情况极大地打击了创作者的热情,影响了群文精品的创作。

2.3 创作缺乏创新意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群众对于群文作品的审美能力不断提高,而一些群众文艺创作人员安于现状,知识更新缓慢,所创作的群文作品不能被群众接受。其次,群文精品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浓郁生活气息的,以往的群众文艺创作形式主要是文学作品和音乐作品,但久而久之也失去了新意,因此,创新文艺创作形式也至关重要。

2.4 创作缺少交流平台

首先是创作者之间的交流。有些年轻的群文创作者虽整体素质较高,但是对群文创作规律并不熟悉;老一辈的创作者有一套专属的套路,但对时下的新鲜热点不够敏感。创作者之间缺乏交流的平台,联系互动较少,不利于群文精品创作的沟通。其次,群文精品是源于百姓的,但因演出场地、舞台相对固定,观演群众只是小部分,受众面影响不大,未能全面的服务群众。

3 群文精品创作的努力方向

3.1 创作要走群众路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座谈会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说,就是人民的文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垠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因此,要创造群文精品首先要从群众利益出发。第一,了解群众所需。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从生活中获取创作灵感,这样切合人民生活状态的作品才有可能拥有广大的群众基础,让群众接受并喜欢,才能创作出群文精品。第二,以人为本的创作理念。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也是进行群众文艺精品创作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创作理念,就是要从群众角度出发,关注人民群众的时代精神,关注群众的艺术表达形式与表达能力,创作出群众能够驾驭的群文精品。第三,团结群文创作队伍。业余文艺爱好者也是群众创作者中的一员,要搭建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倾听业余创作者的创作动机,在专业上及时给予业务文艺爱好者指导与帮助,对作品适当进行艺术加工,共同创作出群文精品。第四,不忘初心。群众文艺是美丽而圣洁的。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群文精品创作者要保持定力,不能靠娱乐滋养精神,要保持内心的纯粹和童真,才能可能创作出群文精品。

3.2 要进一步完善群众文艺创作机制

群文精品创作需要营造一定的创作氛围,包括人、财、物等多方面条件的配备。首先要巩固群众文艺创作者及组织群众文艺创作的人才,可通过奖励机制鼓励他们进行群文创作,调动文艺创作者的积极性。其次要有创作所需的费用,为创作者提供设施、场地、设备等保障。再者,创新学习培训机制。每年选拔一定数量创作潜力大、有培养前途的文艺新人到院校深造,定期举办文艺采风活动,以拓宽创作者的视野,加强精品的交流和展示。

3.3 要加强创作互动

创作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精品的打磨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想创作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群文创作精品,必须建设有利于群众文艺作品进行交流的文化园地,例如加强区、市级文化馆的阵地建设,充分利用媒体文艺板块,以特色专刊、专栏为载体,传递更多真善美的精品力作。再者,多举办群文创作比赛、精品展演活动,例如“省内巡演”“省际交流”“区域联动”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为群文精品的展演展示提供多元化的交流平台,更利于打磨精品。笔者曾观摩过群星奖的展演活动,深切感受到了这些从创作到演出全部来源于基层、产生于群众的优秀作品带来的心灵震撼与感动。不单欣赏了颇具时代感、群众性、地域性、民族性的精品节目,更明确了群文创作的根本目的是要将精品与群众共享,真正做到用艺术反哺群众,坚持群众演、演群众、群众看,引导和鼓励群众自觉、自发参与文化创造。

3.4 群众文艺精品推广网络化

当代社会科技发达,群文精品不应该仅局限于过去的群众文艺汇演、会展和报纸杂志等纸媒为主的展示平台,可以转变为以互联网文学网站、个人博客、QQ空间、微信朋友圈、网络直播等新的信息传播媒介。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可以通过网络这片虚拟天地展示群文创作精品。例如:通过微信公共发布平台,及时更新精品打造进度,吸引粉丝关注。同时,也可以通过在网络视频平台发布创作精品,鼓励群众留言,听取群众意见,使作品有进一步提升。再者,通过在网络直播平台的传播与推广,与群众实时互动交流,打造“网红”精品。

4 结语

群众文艺创作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支撑,创作群文精品是群文工作者重要使命。就让我们一起凝心聚力,积极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群文作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推动文艺繁荣发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精品创作
咱也过回『创作』瘾
《如诗如画》创作谈
《一墙之隔》创作谈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精品
创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