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设计视域下高职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2016-11-18 18:46许海
艺术科技 2016年9期

摘 要:随着国内经济发展模式与整体产业结构地深度转型,跨界设计已经成为当下艺术设计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对以培养一线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类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深远地影响,作为高职类艺术设计学科传统专业之一的视觉传达设计,其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符合新时期发展趋势地切实要求,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应打破专业壁垒,引入多领域、跨专业的综合资源,对固有专业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校企合作进行改革,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跨界设计人才。

关键词:跨界设计;高职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0 引言

当前,随着国内经济发展模式与整体产业结构地深度转型,中央专门制定了十三五规划的相关政策,作为四大指标之一的“创新驱动”首次出现在五年发展规划纲要之中,在设计艺术学领域作为协同创新的“跨界创新”应时代发展孕育而出。“跨界”,词义为交叉,指的是元素构成不同、适用领域不同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之间建立的一种相互联系,是一种全新事物演变的过程或结果。[1]跨界现象如今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文化各界之中,并形成一种全新的生活态度、一种经济方式、一种文化载体。[1]而跨界设计,则是指在新的技术条件下,传统设计与其他行业在形式、工艺、材料上的有效结合,[2]以获得全新的设计语汇,实现更好的设计创意;而今,跨界设计已然成为当下创意设计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并代表着一种新锐的设计态度和多元化的表现方式,让原本不相关的专业相互融合、渗透,交叉、叠加,进而表现出全新的艺术设计形态和强劲的特质。跨界设计所具有的综合性、交叉性的创新特质,恰恰吻合于当前商业发展与设计变革之间的契合关系,跨界设计的发展对于当前新型经济产业结构转型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和社会价值。

1 设计艺术学科引入跨界设计的实用价值

经济全球化发展使得艺术设计学科不断拓展出新的领域,社会分工的细化亦使得各专业领域形逐步成自己的专业边界,然而,专业界限的藩篱却让艺术设计在形式和内涵地发展上走向了单一化的局面,阻碍了其在创意创新方面的进一步发展,使之无法迎合当下社会整体发展地需求。

“跨界设计教父”安迪·沃霍尔的启蒙老师——安东尼奥曾预言:“将来会有一天,跨界艺术就是真正的艺术”,[3]而今,在国内新型商业模式影响下,大众审美趣味趋向多元化,现代企业对品牌形象的创新需求日益迫切,此外,随着一批新科技、新材料地普及应用,传统艺术设计在工艺技术、文化内涵、专业知识等方面都呈现出多元化和交叉化的现象,各专业领域的边界也变得模糊,跨界设计的引入令传统艺术设计学科的内涵得以进一步延展,并产生新的社会价值。同样,作为高职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面对这种新的发展趋势时需要作出相应调整,适应新的发展。

2 新发展趋势下传统高职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职业能力教育一直以来都是高职教育的特色,其培养目标是依据市场行业需求,培养企业一线岗位实用型人才为主。同样,作为高职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制定的科学依据就在于必须紧紧以培养目标为核心来展开。然而,面对跨界设计这一新的发展趋势,传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已经很难跟上新的发展要求,笔者以为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2.1 专业设置专而失全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身就是一门综合应用型强的专业,需要学生具备跨专业、跨领域的知识面和技术组合应用能力,但是,在当下依旧占据主导地位的传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专业人才培养范围、教学内容等方面设置相对过窄,专业方向划分过细,使得学生所学内容仅局限在平面专业领域当中,缺少多元化、多方位、多领域知识交叉地培养,从而导致学生在今后地就业中存在竞争能力同质化,能力层次单一化的现象,甚至还有不少毕业生选择转行从业。所以,这种专而失全、自筑藩篱、僵化孤立的培养模式,最终导致学生实际专业能力无法达到行业的实际需求。

2.2 教学模僵化式单一

当下高职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存在过于偏重纯粹操作技能培养,教学模式单一化的弊端。在项目导入式的教学中依旧以技术灌输方式为主,教学内容局限在本专业的技术领域以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加之传统课程教学往往都在同一专业、同一班级的范围内进行,学生在专业知识、技能地认知上趋于同质化,导致学生在问题发现、分析、归纳、设计概念扩展与表达、综合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协同能力等方面都非常欠缺,而这些能力地缺失,致使学生在面对跨界设计这一发展趋势时,缺少多元学习和整合知识的能力,进而使其能力背离了新形势下的行业发展要求。

2.3 专业基础课时比例失衡、内容陈旧

专业基础课程对于整个专业教学而言,由于教学内容所涵盖的知识领域十分宽泛,对学生多元化、开放式、创造性思维地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诸多高职院校片面理解了艺术设计行业职业能力的内涵,忽视了其自身的教育规律,使得许多特色鲜明的专业基础课程被大范围合并,课程学时被大量压缩,致使教学学时不足,教学内容粗浅,加之部分教师存在观点老旧的现象,轻视了基础课程的重要作用,课程讲授内容陈旧、知识范围单一,缺乏将专业基础知识与多领域知识相结合地意识,导致学生专业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广泛汲取多元领域知识的能力、造型创新意识与表现能力,从而影响了其跨界设计思维的培养。

3 基于跨界设计高职视觉传达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

视觉传达设计作为诸多高职院校艺术设计学科中的传统专业,近十年来在人才培养模式地设置上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例如“订单式培养”“学做合一、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2+1”等,这些模式的建立对专业的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国内整体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对传统高职类人才培养模式亦产生了深远影响。面对这一变化,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突破现有教育模式,实现教育方法和理念的“跨界”,进而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跨界设计人才。

3.1 打破专业壁垒,形成开放式教学新模式

过分细化的专业分类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发展趋势需求,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传统教学模式理应打破自身专业壁垒,加大专业开放程度,授课模式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纳入多种学科专业参与,允许不同专业之间互认学分,实现不同专业之间合中存异、异中求合的开放式教学。

首先,学科建设要致力于不断完善更为全面的专业知识领域和研究方向,以供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如果本校不具备开设多种类型课程的条件,则可考虑在同类高校之间进行合作,互认学分,方便学生学习研究相关专业知识;这样不仅避免了院校之间没有特色专业、教学内容雷同的现象,还有效抑制了教学资源地浪费。

其次,立足原有 “校企合作”模式的基础上,以跨界设计概念为核心,进一步深化合作,拓展企业类型,鼓励进行跨界合作教育,让处在一线岗位的设计师、工程师和企业管理者参与到教学当中。视觉传达设计的人才培养理应与时俱进,以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培养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创造能力、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性,向社会输送复合型的、一专多能的人才。

再则,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具有宽口径培养的优势,为学生今后多向发展提供了优质条件,但这种宽口径培养较之一般的通识教育又有区别。通识教育一般是指不分专业的普及性通才教育,但在艺术设计学科,则提倡在兴趣的前提下进行泛专业教育,融入交叉学科、注重与市场经济接轨的更为细化的相关专业的学习,这种学习提倡“兴趣为大、专业为重、鼓励适度跨界、视野重于专长。”不论学生将来如何发展,培养具备宽广视野的知识体系则更为有用,毕竟,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也需要在不断地接触和学习中探索、验证和培养,学校不能像车间流水线生产一样,把不同的学生变成同质化、单一化的工作机器。

3.2 提倡以问题为导向,创新设计教育方式

提出解决多元信息元素视觉化为问题的设计理念,我们称之为“以问题为本的学习”。问题式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跨界设计教育是探索以问题为导向的设计教育方式,能够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活跃,将问题引向深入, [4]在更深层面地思考和分析中往往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优选方案。跨界设计教育正是基于问题的发现到合理解决而着重培养这种专业能力,并提升提学生在“跨界”设计教育中形成的创意能力和专业技能。

首先,要求针对设计项目的核心需求提出问题,在思考过程中尽可能从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剖析,并通过分析结果得出见解,同时让个人意见与多人建议进行碰撞融合,让创意思维打破各自的局限。其一般可以采用三个途径:一是让多个专业领域的教师参与项目教学(包括商业类、工学类、信息类等非艺术类专业教师参与项目前期调研、后期技术加工等内容的教学),通过教师利用不同领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眼界与思路,奠定跨界学习和思维多元化的基础能力;二是打破现有班级制度,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将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混合成立工作团队,利用团队成员之间的专业差异和个人优势进行分组提议,而后再汇总提议进行研讨;三是集中运用头脑风暴构思方法,在建立互不评价、互不质疑的前提下,力争获取广泛的建议和观点;当意见偏少时可采用“接龙”的方式讨论,这种方法的最大优势在于通过问题分析的递进与补充,使最终讨论方案能在广度和深度上触及问题核心与本质,为集体参与讨论人员提供更为有价值有意义的创意思路。

其次,问题评价。在整体设计作业中,跨界设计创意的程序是以隐形形式存在着,而设计的结果却是显性的,因此,采用何种评估体系是直接决定着创意过程与结果能否保持一致的关键所在,据于此,评估体系可以采用分阶段性评价和角色评价两种模式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并视项目的实际情况对两种评价体系进行比例划分。教学中需根据项目运行过程,对各阶段设立独立分值,鼓励学生在各环节都全力投入,在实训过程中激发学生自身特质,避免将最终作业最为唯一评价标准,以过程完美驱动结果完美。

再次,问题解决。问题综合解决能力就是通过概念定位、概念扩展、数据集中分析,进一步使有交叉的工作流程彼此衔接,通过一体化的举措进而实现信息系统资源共享与协同工作,将分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最后形成一个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5]学生则在综合分析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视觉语言和形式语汇,并结合这一学习过程通过对一些基本的形式要素、视觉表现策略地研究,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最终目的。

3.3 以专业技能和跨界设计思维并重指导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跨界设计基础能力

视觉传达设计的专业基础课程涵盖造型、色彩、构成三大基础,以及图案图形、字体形态与结构等诸多内容,具有教学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宽泛、基础知识交叉性强、创意思路方向多元的特点,使学生在创新思维、汲取多元领域知识的能力方面得以有效培养,可见专业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具备跨界设计意识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故此,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突破原有禁锢,对基础课程学时、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调整与改革。

第一,调整专业基础课程学时,构建基础课程之间紧密衔接关系。首先,要改变课程和学时过分整合与压缩的不合理现象,确立造型基础、色彩基础、图形图案和构成基础四门课程不可动摇的地位,以确保学时满足教学要求;其次,明确各课程的教学任务与目标,并建构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形成专业基础知识体系的框架结构。譬如,造型基础作为学生解决物象形态造型表现能力的课程,应排在所有基础课程首位;待实现教学目标后,将图形图案与色彩基础平行展开,逐步实现其形式表现手法由写实过渡到装饰,由明暗关系过渡到色彩对比关系;最后,通过构成基础整合之前所学内容,实现形式表现由装饰走向抽象,使学生熟练掌握构成基本法则、抽象形态的形式语汇以及具备造型的抽象概括能力。

第二,打破专业门类壁垒,变革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形成跨界创新思维。其一,提倡专业主课教师参与基础课程教学,通过纵向师资力量地贯穿,实现在教学内容上突破自身局限,让学生在一年级就建立起基础课程与主干课程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体系架构的整体认知;其二,打破专业藩篱,基础课程教学团队由多个专业门类的教师组成,通过横向师资力量地贯穿,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多方位地接触到各设计领域的知识,培养学生跨专业、跨领域的观察视角,促进其突破课程教学内容,利用所学知识拓展创意思维,令其实现多角度、多层面化,最终形成跳跃性的创意思维。

第三,破除传统教学禁锢,改革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跨界设计基础能力与习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要在形式语汇、表现风格与手法、多介质材料应用等方面作以创新尝试,譬如,在形态表现方面,可将形态的二维空间延展至三维空间,多维度、立体化的空间表现手法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观察角度和思考维度;又如,将研究对象从静物延伸到多样形态,包括有机形态、人工形态、几何形态等,以此丰富学生对形态类型的认知和理解,为后续的解构重组奠定基础;再如,引入多样材质,如木、竹、石、纸、金属、玻璃等材质进行创新表现,使学生在实践中不仅认识了各类材质与肌理的基本特征,更给予了学生丰富的创意灵感和素材;最后,再通过诸如手绘、拼贴、焊接、雕刻等多样工艺手法,结合多种风格形式进行综合创意表现;在这种多层次、多角度、多领域知识地交叠下,最终培养学生在专业基础学习阶段就逐步具备了跨界设计的基础能力、思维习惯和学习延续力,为后续以问题为导入的跨界设计实践奠定坚实基础。

4 结语

高职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地设置上,必须立足于经济整体发展和艺术设计学科发展趋势的需要,深度理解跨界设计的内涵与社会价值,在专业设置、校企合作方面打破传统认知的禁锢与专业壁垒,引入多领域、跨专业的各项资源;在教学模式上提倡以问题为引领的开放式教学;在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上以注重专业技能与创新思维双轨并重为指导思想,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革,方能真正培养出具备在多领域、多行业学习与创新能力,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跨界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 宋江超.跨界设计思维研究[D].南昌大学,2014.

[2] 刘霁虹,万萱.平面广告跨界设计[J].装饰,2009.

[3] 王娟.跨界设计视域下的艺术专业教学模式[J].艺术教育,2015.

[4] 张瑞.跨界设计教育——以问题为导向的设计教育方式[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0(4):49-50.

[5] 张瑞.跨界——以包装设计新思维[J].包装世界,2010.

作者简介:许海(1978—),男,江苏南京人,应天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与艺术学院艺术硕士,讲师,从事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书籍装帧设计、招贴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