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设计师批评是设计批评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从设计师批评在批评主体中的地位出发,重点分析了设计师批评通过作品表达批评态度的专业性,论述了设计师作为“作者身份”的权威性在设计批评中的丧失,通过对设计师批评的全面分析,表明了设计师批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设计批评;批评的主体;设计师批评;作者
1 设计师批评在批评主体中的地位
批评的主体是指从事批评活动的人或人群。由于从事批评活动的人或人群所持有的身份不同、立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在面对相同的设计问题时他们往往会持有不同的态度,得出不同的结论。在文学批评中,从事批评活动的人或人群要比设计批评要单纯得多,主要包括作者批评和读者批评两部分。然而,对于设计批评而言,批评的主体因为设计的特殊性而变得异常复杂,从一个设计想法的产生到生产、销售、再到使用,批评的声音总是来自四面八方、绵绵不绝。也正是因为设计批评的这种广泛性特征导致了设计批评主体的多样性。将设计批评主体根据角色和立场的不同,可以分为设计师、批评家、公众、官方和使用者。
设计师是赋予设计意义的第一人,也是设计批评的第一人。设计师批评简单来说就是设计师对设计所持有的观点和态度。设计师批评是设计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设计批评的源头。
2 设计师批评的特征
2.1 通过作品表明批评态度
通俗的评价设计师与其他批评主体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设计师是懂设计的人,善于通过作品来表明自己的批评态度,这是设计师批评最明显的特征。设计师一般都接受过严格的设计训练。从包豪斯到当代的设计学院,学生从入校开始就要接受设计美学、设计原理、设计造型基础,设计思维训练以及不同专业方向课程的系统学习和考核。经过严格的训练后的设计师对设计有着深入的理解,对材料和制作过程熟悉,具备了设计实践的能力,能够通过作品表达对现存设计价值取向、趣味,或风格的不满和批判,这种批评方式与其他批评主体相比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2.2 设计师批评权威性的丧失
在电影理论中,约翰.柯吉指出一部电影虽然是集体所为,但它之所以具有艺术价值,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是导演的作品,是导演个性的表达,这种个性在该导演的大多数或者全部作品中具有一贯性和同一性。这一观点证明了“作者中心论”在电影批评中是有价值的。然而,在设计批评中,设计作为一种文化产物,它的内在意义需要由生产者、设计师、消费者根据他们自己的文化符码来进行解读,虽然设计的产生带有设计师的强烈意愿,但是设计师不仅要受到现实的设计形式与表现手法的局限,而且在设计的目的上还需要考虑市场的需要以及消费者对设计的认识,同时,当设计作品完成后,设计被消费者组织成为表达各种需要的工具。正如中世纪用象牙和宝石镶嵌的手抄本,对于设计者而言,他所完成的不再是简单的是宗教绘本,而是“盛纳上帝灵魂的容器”。在设计批评中,设计师是设计批评的重要主体,是第一个赋予设计意义的人,但他不是设计意义的最终评定者。2003年的丰田霸道陆地巡洋舰的两则广告引发了巨大的争议。一则广告的画面中,霸道越野车威武地行驶在路上,而两只石狮蹲坐路旁,一只挺身伸出右爪向“霸道”车作行礼状,另一只则低头作揖。配图的广告语写道:“霸道,你不得不尊敬。”另一则广告画面是在可可西里无人区的崎岖山路上,一辆丰田“陆地巡洋舰”迎坡而上,后面的铁链上拉着一辆笨重的、军绿色的、看似“东风”的大卡车。在画面左侧,还挂着追捕盗猎者所用的军大衣、冲锋枪等。这两则广告可谓“霸气十足”,设计师将设计诉求表达得淋漓尽致。可是,广告发布不久立即有人在网上留言,表示了疑义和愤怒。认为石狮在我国有着极其重要的象征意义,代表权利和尊严,丰田广告用石狮向霸道车敬礼、作揖,极不严肃,损伤了中华民族的感情。而对于“陆地巡洋舰”的广告,网友也认为,用丰田车拉着看似“东风”的大卡车跑,有贬低中国落后之嫌。由于各方的强烈反应,丰田公司、广告制作公司和刊登广告的杂志也认识到了严重性,在撤回广告的同时不得不用各种途径向中国致歉。由此看来,设计作为文化的产物,它的意义是多元的,它所承担的来自社会的、民族的、历史的意义要远比设计师所强调的功能和审美意义复杂得多,设计师是第一个赋予设计意义的人,但他不是设计意义的最终评定者。设计在经历了生产和消费之后,设计师的中心地位也被其他因素削弱了,而这一切都不是以设计师的意愿为转移的。设计的决定因素的多样化导致了设计师作为“作者身份”的权威性的丧失。
当然,这种权威性在少数大师级别的设计师批评中幸存了下来。正如演艺界的明星人物,一朝成名之后,观众会毫不吝啬的花出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来咀嚼其参演的每一部戏、每一个角色,每一个评价、甚至包括无边的绯闻,这是所谓的明星效应。在设计界也有类似的情况发生,法国的传奇人物菲利普.斯塔克,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设计师之一,斯塔克的作品被誉为“时尚的象征”,他的作品可以让消费者忽略产品的功能意义,成为摆在显眼的位置,供“新女婿上门时,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雷蒙德.罗维这位伟大的工业设计大师将他的流线型设计应用到“冰点”冰箱的设计上,使其年销量从60000台飙升到275000台,这个数据不仅是雷蒙德.罗维设计才能的展现,同时也体现了消费者对罗维流线型设计观念的认可。也就是说,当设计师本人有足够的影响力时,设计师批评的声音才会足够的响亮,才会从来自四面八方不同的批评声中脱颖而出,受到格外的关注,甚至成为批评界的权威,但这仅仅是少数情况。
在大多数情况下则正好相反,一旦设计师是无名小卒或者匿名时,设计师的“作者身份”的权威性便立刻化为乌有。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我们拧的包包,穿的鞋子,戴的手表,骑地自行车,我们会不断地去评价它们的好与坏、优与劣、美与丑,但有谁会去关心它们的设计师是谁呢?又有谁会在意设计师的意图和理念呢?著名的维斯帕摩托车凭借时尚的造型和优越的性能,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但消费者对于它的设计师克里安多.达斯卡尼奥却没有产生丝毫的兴趣。也就是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设计批评是建立在对设计师的个体意图不得而知或者根本不存在条件下的,我们无法在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来理解设计,这应该是设计批评与其他艺术批评的最大区别所在。即便是那些大名鼎鼎的设计师所完成的设计,在被企业大张旗鼓的宣传后,经过批评家的解读后,获得的几乎是与设计师毫无关系的新意义。
由此看来,由设计师来决定设计的价值和意义显得过于简单。设计师通过作品表达的批评态度并不能对整个设计批评造成决定性的影响,在设计批评中强调“作者中心论”是毫无意义的。对设计批评的研究也不能简单的沿用其他类型的批评理论。
2.3 设计师批评的狭隘性
设计师批评的优点十分的明显,设计师理解设计,有着丰富的设计实践积累,能够对设计做出专业的评价。但正是因为这种优越性影响了设计师批评的视野,使得设计师在批评时目光狭隘,很少把眼光放在设计以外。设计师也往往由于自己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而拒绝其他的批评声音。
设计师批评的另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在利益的驱使下,设计师批评容易丧失原有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日本一家胡椒粉企业,长期以来,有着稳定的销售额,但商家并不满足于现状,希望通过改变原有的设计来提升销量,设计师只是在这原有的包装上做了小小的手脚,将原来瓶盖上的6孔改成了8孔。这一小小的改动显然让商家欣喜不已,它(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在不声不响中带来了销售额的明显提升。但是,值得思虑的是,有时设计师在维护商家利益的同时,很难顾及消费者的权益。正如上面的胡椒粉案例,或许有人会感叹设计师的高明,但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消费者真的需要增加胡椒粉的用量吗?更有甚者,在利益的趋势下,有些设计师会从幕后走到台前,将设计师批评变成或明或暗的推销广告。
3 设计师批评的意义
设计师的作品往往包含着设计师本人对现存设计价值取向、趣味或风格的不满和批判,这种批评又将成为批评家、学者等其他主体批评时不容忽视的前提。对于普通大众和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这种具有专业底气的批评(下转第页)(上接第页)的影响力更大。
正如佩卓斯基所说的那样:“器具的缺点是器具演进的动力”,设计师和发明家一样是善于发现缺点的人,设计师基于多年设计经验的积累练就了一双从设计中发现各种细微缺陷的慧眼,并能够给出解决的办法,设计出更加精良的产品。因此,设计师批评是推动设计发展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 沃尔夫冈·韦尔施(德).我们的后现代的现代[M].洪天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 沈语冰. 20世纪艺术批评[M].中国美术出版社,2003.
[3] 黄厚石.设计批评[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4] Adrian Forty . Object of desire:Design and Society1750-1980[M] . 1986.
[5] 黄厚石,孙海燕.设计原理[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李桂屏(1978—),女,湖北当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