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艺术材料工艺的审美意味

2016-11-18 16:58李维维
艺术科技 2016年9期

摘 要:钧瓷技艺的本身便有一种趋向审美的特点,它是在把握必然性的基础上取得人的活动自由的。同时,技术的发挥是靠双手使用工具的技巧,由于它把工匠的操作活动和个性痕迹凝结在产品的形式中,从而在成果中也物化了人的精神个性。本文从自然环境、原料择选、窑炉烧制三个方面阐述,揭示出材料工艺在手工艺行业是建立在生产的直接经验和工匠的直观感受的基础上的,它不仅包含在生产过程中,而且也构成了生产过程的前提和结果。

关键词:钧瓷艺术;烧制技艺;审美意味

制作陶瓷的手工艺技术本身就可以称为艺术,因为它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钧瓷的工艺,首先是运用自然规律所完成的技术创造。神垕的钧瓷瓷区有句俗语:“生在选土,长在成型,死活看烧成”。①“生在选土”,指的是原料的选择与加工。钧瓷的瓷土含铁量高,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是一种粗瓷土,在北方也叫做矸子土。选土就是认识自然规律、遵循自然规律的过程;其次,作为人的劳动的物化,在创作过程中把人的理想、欲求和情趣通过人的活动而注入作品中。那么,“长在成型”和“死活看烧成”就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所进行的劳动活动。其中“长在成型”指的是钧瓷的成型工艺,成型分为注浆成型、拉坯成型、印坯成型三大类;“死活看烧成”,指的是钧瓷的烧制工艺,烧制分为素烧和施釉后的二次烧成两个步骤。

1 对自然环境的认识

人类造物,实际上是对自然资源改造及利用的历史。从筑木为巢,到打磨石器,都是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源的过程,而这种获取资源的直接目的就是谋取生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类通过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创造出了很多恢宏灿烂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人类生活的环境,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时期,孕育成适合生命体产生、发展的环境。自然界中这些适合生命生存的条件,构成一个整体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不仅为人的产生提供了前提,也源源不断地给予人类生产生活各种物质资源,并成为人类开发资源与创造文明的重要依托。在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中,矿产资源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所谓矿产,是指分布在地壳中有开采价值的物质,而所谓资源,就是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一部分。从地质条件和矿产形成的原因分析,矿产资源的分布具有地域性和规律性。中国自原始青瓷出现之后,到唐代基本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瓷器格局,直到宋代,瓷窑遍布全国。瓷器的发展,与矿产资源密不可分。神垕的地貌为丘陵地带,矿产资源丰富,据《禹州志》记载:“禹州当地的脊性原料有三种,石英石,优质的陶瓷脊性原料,主要分布在禹州市浅井乡以北书堂山和赵老庵附近灰菜沟,矿产厚度100米以上。”[1]钧瓷的艺术特征,实际上也是其地域性特征,它充分表现了本地区天然材料的优势及特点。从生产钧瓷的原料看,包含坯泥用料和釉用料两个方面。另外,坯泥用料又分为塑性原料与脊性原料,前者是在器物的胎体中起结合作用的黏土,后者是在器物的胎体中起骨架的作用的。坯泥的主要用料有软土、硬土(黄矸土)、碱石、白土、黑毛土、骨料等,其中软土自身含有一定的铁质,即便成型后不施釉,它经过高温也可以成为瓷器,色泽为灰黄和青灰色;硬土含铁质也较多,色泽呈深黄色,或夹有灰色杂质;碱石,俗称次生高岭土,因与景德镇原生高岭土相比较而得名,色泽呈青灰色,块状;白土,具有软性的块状物,色泽呈灰白色、黄白色和灰色;黑毛土是内含有机物丰富的软性土,可塑性好,黏度大,色泽呈黑色;骨料是一种耐火度高的熟料,一般用来做大型的钧瓷花瓶、鼎等,色泽呈黄白色,颗粒较大,不够细腻。再看釉用料,钧瓷釉的用料主要是天然的矿石、人工材料及化工材料。天然矿石原料主要有长石、方解石、玛瑙、滑石、铜矿石、铁矿石等,草木灰、牛骨灰等为人工材料,氧化铜、二氧化锡、氧化锌等属于化工原料。其中长石是指钧瓷的主要用料之一,成分复杂,为天然釉石,色泽为灰色、粉红色、黄色等;方解石的色泽为浅黄、白色,其主要构成成分是碳酸钙;玛瑙石是一种和水晶接近的材质,构成元素是二氧化硅,石英类。色泽呈乳白色;滑石是含水硅酸镁的矿物,色泽呈灰白色与浅黄色,触感滑腻;铜矿石,成分含铜的一种矿石,成分复杂,外观色泽呈褐黄色;铁矿石,与铜矿石相似,是含铁的一种矿石,具体成分复杂,有外观色泽呈暗紫红色。关于人工材料,草木灰是树木、枯草等燃烧后收集起来的灰,是一种助溶剂,由于这种灰中含有硅、钙、磷等元素,经多次漂洗后,清除浮渣,加温炕干然后使用,有“无灰不成釉”之说,色泽一般呈青灰色或黄灰色;牛骨灰则是牛的骨骼经过高温燃烧后粉碎而成,磷酸钙为其主要成分,色泽呈白色,可以使釉面更加乳浊。在钧瓷长久的发展过程中,对这些基本材料的采用和选择,也至关重要。

2 原料的选择

过去的钧瓷艺人需要亲自去采选这些原料,随着分工的细化,目前的钧瓷瓷区已有专门从事原料采挖与交易的商家,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减少了采集与运输的消耗,但对泥料与釉料功能与作用的熟练掌握,依旧是每位从业者必需的前提。优质材料的拣选,一部分来自书本得来的间接经验,一部分来自艺人前辈的实践经验。就前者来说,材料的性能、分布地区在方志等书籍中都是有记载的,比如,钧瓷使用的坯料里,叫软土的成分,由于天然带有瓷的比例,当地人称为“一和土”;北山毛土是碱性,虽可塑性强,但杂质多,南山毛土是半酸性,虽杂质少,可塑性中等。类似这些知识,是在瓷区广泛流传的口诀,另外,瓷区艺人善于学习和总结,有些已经将自己多年的制瓷经验编辑成书出版,学徒可以参照这些书籍或者地方志来寻得采矿位置、方法以及了解矿石属性。值得一提的是,在光绪三十年八月二十日发行的《钧窑瓷业公司章程》附件中有一篇“谕工匠贴”,比较详细地记录了如何选坯、炼泥、作坯、配釉、蘸釉、制作匣钵、入窑等。对于选坯:“精选好土作坯,完好全赖细土,神垕所出,以净五花土为上,须详视土块中有青黑界道回旋作花纹烁若金星者,方可取用。夹杂黄沙者断不可购……各匠随时审察调和。”[2]这里就说明了土质的好坏,是做瓷的基础;对于配釉:“白药极须碾细,青灰尘极须漂净,或改用柴碱。……钧瓷各色釉料,皆以白药为母,白药性烈,每易脱落,又石蓝性沉,玻料性滑,每易洗坠,须调和配罩得法,则瓷色光亮,声响清悦。”[2]实际上在这里不仅分析了釉料特性而且已经详细的规定了如何配釉。

但“纸上得来终觉浅”,在以“口传心授”的师徒制为主要授业方式的钧瓷瓷区,世代相传的拣选经验比起书本,更有优势。对于采矿时令,“冬天下井,因为有风进到进里,安全。”②对于如何鉴定矿石,孔相卿③的父亲曾传授给他顺着河滩逆流而上的方法,用手摸的方式来分辨原料的风化度和湿润度,根据手感来判断原料的可塑性;对于如何判定坯料土质,艺人们惯用的方式是“嘴尝”,从舌头与原料的粘连程度,来判定硅铝的含量,从而对耐温性与吸水性有一定的掌握。

选坯料与选釉料都属于加工工艺的范畴,由于原料产地、材质的不同,使得钧瓷具有了胎厚、釉厚的艺术特征。除却坯釉的选择,加工工艺还包括原料处理、装磨、运行、放磨、过筛入池、陈腐等,造型工序、制模工序、成形工序、素烧工序、上釉工序、釉烧工序、检验工序。造型工序即设计与造型;制模工序即打漆、分线、闸子儿、打油、和石膏浆、注石膏浆、修模、揭扇、制套;制模工序即清模、合模、量浓度、过箩、注浆、放浆、开模、修坯、粘接、打章、干燥、抹坯;成形工序分为拉坯成形与印坯成形两种手法,其中拉坯成形即泥浆脱水、练泥、揉泥、拉坯、旋坯、粘接、打章(刻字)、干燥;印坯成形即清模、合模、搓泥条、印坯、开模、修坯、粘接、打章(刻字)、干燥;素烧工序即验坯、支棚板、装窑、入窑、烧窑、冷却、开窑等;上釉工序即检素胎、上水、量浓度、捞釉、上釉、干燥、刷釉、清足;釉烧工序即支棚板、清棚板、洒砂、装窑、入窑、烧窑、冷却、开窑;最后为检验工序,即检选分级,对出窑成品依次检验,按照钧瓷级别的标准进行定级,对正品以上级别的瓷器,登记入库,对残次品,分析不足之处,然后销毁。可见,技术作为一种知识体系,表现为人对自然规律的把握。钧瓷的烧制过程,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都对成品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当代,虽然有些环节已经简化,或者合而为一,但是素烧与釉烧的烧制关键环节作为钧瓷工艺的重中之重,在保证钧瓷成品艺术水准的同时,也体现着科技发展与窑炉烧制的时代性。

3 窑炉结构与烧制工艺

传统的钧瓷烧制,工艺繁复。“受天气影响,同样是一个窑、一样的煤、同一个师傅烧,刮风、下雨、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都不一样。烧钧瓷最好的季节也就是谷雨到清明,其次是春天和秋天。”④“下雨烧制不受影响。但是夏天不行,夏天大气压太低,拉力不够,如果真烧,要谨慎添火,有一句俗语,冬看白,夏看黄,春秋看红。颜色指的是火的颜色,从观火孔里往里面看,过去没有仪器,全指望眼。”④可见,传统烧制对技艺的要求之高,由于钧瓷是以氧化铜为着色剂,在一般情况下,要经历素烧和釉烧两个环节。素烧是指将塑好的泥坯置入窑炉,以800°低温烧制,素烧之后的泥坯称作素坯。与泥坯相比,素坯经过燃烧,坯料中的有机物已被氧化,多余水分已经排出,坯体气孔密度增大,有利于吸釉汁,并且,硬度比泥坯时要大,不易变形与破裂,方便了釉烧之前的搬放、装窑等工艺。在进入釉烧阶段之后,一般要经历四个环节。

首先,氧化期。这一过程中,温度起伏较大,窑内温度从0℃到1040℃,窑内氧气充足,一氧化碳较少,旨在使燃料完全燃烧,使坯体里所含的有机物、水分都挥发和蒸发出来,使坯体可以正常的收缩。但是升温速度不能过快,因为坯体的迅速失水有可能导致器物炸裂,所以在400°以前,窑顶天窗不可关闭,小火缓慢升温。到了400°以后,窑内的水分基本排除干净了,可以将天窗关上,开始升温,直到转火温度达到1040℃时,这时的器物釉内及釉面的多种杂质挥发殆尽,而釉面也呈现出初始膨胀,有很多小孔。

其次,还原期。这一阶段窑内温度稳定,为1040℃到1150℃。通过烟囱的抽力大小,来改变窑内氧气的含量。用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苗宗贤的话来说,就是:“烧窑气氛主要是还原焰,自1100℃转火的时候开始,还原火一句话就是一氧化碳和游离氧的结合。并且还有轻还原和重还原两个不同点,游离氧进去4%、8%、10%这是用燃料气烧成、烧制的主要因素。另外,还要加上这个天气变化和烧窑师傅的经验,这几个都是非常重要的缺一不可。”④此时的窑中一氧化碳和氢气含量高,几乎没有游离氧的存在。这种还原焰有助于将高价的三氧化二铁得到充分还原,变为氧化亚铁,消灭瓷器泛黄的现象。当然,这个阶段不仅依赖经验丰富的窑工师傅对闸板进行控制,还需关注燃料的添加量和干湿度。

再次,弱还原期。这一阶段的温度为1150℃到1270℃。主要特点是窑内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含量与氧气的含量持平,达到平衡状态。作用是使氧化亚铁等元素不再受氧化作用,而恢复至高价铁,使坯体达到完全玻璃化。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必须严格防止氧化的发生,以弱还原焰为宜,这样,高温下釉层流动才会消除釉泡和针孔状瑕疵,使釉面更为光亮。

最后,冷却期。这一阶段的温度降至200℃,使炉内温度持续1 ~ 2个小时后,即刻停火,打开窑门,使大量氧气涌入窑内与高温下的釉面进行接触。氧气与釉面接触的氧化过程是铜红色层组织形成的主要原因。当温度降为100℃时,便可出窑。在冷却期,胎体逐渐坚硬固化、显色;釉面产生液相分离并逐渐固化,晶体析出,显色,部分器物开始形成开片。从接近1300℃的高温降至100℃,大约耗时12个小时。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钧瓷的窑炉已经演变的先进而易于掌握,技术的提升会丰富所创作出钧瓷的审美价值与审美者的主观的审美感受。技术是科学的物化,具有明显的理性特征,它并不直接依赖于人的感受性。技术上正确的东西并不一定是美的,但是,美的东西在技术上必定是正确的。钧瓷技术的提升,对烧成效果的可控性越来越高,导致了偶然性和偶发性的缺失,大大地削弱了钧瓷自身的不可预测性所带来的艺术效果。对不可控的追求来自于北宋以来形成的集体意识和心理,除技术之外的器型、釉色等的艺术风格的追寻,作为钧瓷历史发展制高点的宋代钧瓷来说,始终是绕不开的问题所在。

注释:①地方俗语。

②杨志访谈记录,2015年2月,河南陶瓷馆。又名杨金志。1947年出生于禹州市神垕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高级工艺师,中国古陶瓷协会会员,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理事,许昌钧瓷研究会常务理事。

③孔相卿,男,1963年生,孔子第七十四代后裔,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人,中国收藏家最喜爱的陶瓷艺术大师,河南省陶玻协会副理事长,许昌市陶瓷业技术状元,孔家钧窑有限公司艺术总监、董事长。从事钧瓷艺术研究30多年,在钧瓷的釉色、工艺造型、烧成方式等方面均有重大技术突破,率先在钧瓷界带头发掘、规范钧瓷的制作工艺,经过研究、整理北宋钧瓷的传统工艺手法,论证釉色形成的理论依据,创立了提高钧瓷制作的工艺方法,一改建国以来钧瓷制作笨拙、单一的局面,真正体现出宋钧的艺术美。并培养大量专业技术人员,为钧瓷行业的振兴和产业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④此为笔者对苗宗贤所作的录音访谈。2014年7月于宗贤钧艺坊。

参考文献:

[1] 禹州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禹州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17-19.

[2] 钧窑瓷业公司.钧窑瓷业公司章程[J].东方杂志,1904(8):9+11-12.

作者简介:李维维(1982—),女,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美学博士,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陶瓷美学,设计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