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研究的特点与问题

2016-11-18 15:18罗雁飞
新闻爱好者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中国知网媒体融合

罗雁飞

【摘要】受2014年政策出台和实践持续升温的影响,媒介融合研究成果数量直线上升。综观中国知网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发现以下特点:研究态度温和有力、探索实证;研究主题偏向问题对策;研究目标以献计传统媒体为主;结合互联网和大数据的研究给整个研究领域带来新气象。但也有需要反思的问题:媒介融合目标框架和标准体系研究缺位;受众研究不充分;媒体技术层面、经济学层面研究较浅;案例(个案)研究同质性高。

【关键词】媒体融合;中国知网;问题特点

随着2014年国家层面相关政策的出台和媒体创新实践的发展,媒介融合(MediaConvergence,又称媒体融合)的研究成果颇丰,在中国知网搜索关键词“媒介融合”(或含“媒体融合”),专业文章13184篇,年份篇数分布如下:2013年1444篇;2014年3105篇;2015年5827篇;2016年2808篇(截至2016年7月底)。2014年、2015年成为突出的年份,2014年是2013年的2.15倍;2015年是2014年的1.88倍。

一、媒介融合研究的特点

综观研究成果,可以大致总结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研究态度取向:温和有力、探索实证

近年的研究成果显示出研究者普遍基于冷静观察和理性思考进行研究,研究态度较为温和,鲜少传统媒体必将如何、新媒体必将怎样之类非此即彼的二元判断。

与此同时,研究又显示出有力的一面,“再造”“变革”“转型”这样的关键词并不少见,尤其是后两个词,具体数据见表1。从表1中可以发现,2014年以来,变革、转型研究成果增量较大,这可能与国家政策、传媒界大胆创新密切相关。这些有力的关键词的背后是切实的观察分析。

以有关再造的文章为例:研究者以福州广播电视台为例谈地市台在融媒体语境中的话语实践(汤寒枫,2016)。有关变革的文章,在媒体融合框架下,有谈新闻编辑业务变革的(曹璐,2014;苗慧,2015);有谈都市报内容生产观念变革的(毛毅,2014)等。关于转型,研究者的角度也呈现多元关照甚至具体而微的特点。

探索实证表现在众多研究者秉承“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从媒体中来,到媒体中去”的精神,其成果往往建立在案例(或个案)研究之上:或引用多个案例佐证自己的系列思考;或进行个案研究,得出结论。在中国知网高级搜索中,以“全文”为参数,同时输入具体媒体名称和媒体融合,搜索结果显示大量文章中包含案例,见表2。内容包括《纽约时报》和媒体融合的文章篇数1209篇,内容包括《人民日报》和媒体融合的文章篇数4234篇。打开搜索条目,可以看到一些媒体的名字赫然列于标题,如《〈人民日报〉微信微博发展策略对传统媒体融合工作的启示》(张月,2015);《现场实时视频直播:〈新京报〉两会报道的媒体融合实践》(全昌连,2016)等。

(二)研究主题:问题对策为主

总体上,媒体融合的研究偏应用研究,即问题对策研究。表3显示大量文章篇名中直接包含媒介(体)融合现状、问题(困境)、策略(对策、路径)。在批量文章中,还有大量不以现状、问题、策略为题但实质上在谈该如何做的文章。如此偏重应用研究,究其原因,媒体融合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是正在摸索、探索的实践,此领域研究具有强烈的献计实践甚至指导实践的使命。

除了应用研究,还有一些基础研究,主要是关于媒介融合概念、发展史的研究,以及某个时间段(或某个主题)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概念、发展研究如《媒介融合概念的解析和层次》(陈映,2014)等。某个时间段(或某个主题)研究综述如《2010—2014国内媒介融合研究综述》(鲍高齐,2015);《2015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单晓颖,2016);《媒介融合视阈下我国传统媒体转型与制度创新研究综述》(周茂君、李抟南,2016);等等。

(三)研究目标偏向:服务传统媒体

如前所述,媒体融合研究兴起的重要背景和原因是传统媒体经营危机和话语权危机的出现。这种背景加上传统媒体尤其是传统主流媒体的性质和使命,决定了媒体融合的研究必然呈现助力传统媒体“挽势”的主体目标偏向。

另一方面,通过对一些传媒学者的非正式访谈,笔者也发现,很多学者因为自己本身就有传统媒体的从业经历,或者桃李遍布传统媒体,皆对传统媒体有着深厚的感情,甚至有些研究就是受传统媒体从业人员的激发甚至委托。

表4显示的仅仅是以关键词搜索传统媒体(或传统媒体某一类型)、媒体(介)融合得到的搜索结果,大量以某个具体传统媒体为研究对象的文章不在此列。表4显示2015年相关研究成果数量出现大幅增长,这与国家政策的出台密切相关。

关于传统媒体如何转型、如何融合发展的文章俯拾皆是,如:《媒介融合时代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互动探析——以凤凰卫视为例》(丁玎,2015);《地方传统媒体媒介融合的现状及路径思考——以安徽省级媒体为例》(王冠,2016);《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转型战略与路径》(闻琼,2016);《电视节目的新媒体融合力分析》(李岭涛、李冬梅,2014);《媒介融合视角下的传统电视转型思考》(刘晓雪,2015);《媒体融合背景下报纸转型策略研究》(卜俊成,2016);《报纸热线栏目在媒体融合时代的转型探索》(薛蕾,2016);《媒介融合下报纸副刊的创新探索与实践》(陈士娟、高亚平,2016);《广播的新媒体融合路径》(蔡国栋、陈永松、张军利,2015);等等。

从这些文章标题可以发现有关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文章,其观照的角度和主题多样:有区域传统媒体发展探讨;有单个传统媒体战略融合研究;有制度创新研究;有个案分析;有传媒内容的创新生产研究;有人才培养的思考等。

(四)研究新视角:互联网思维(逻辑)、大数据

2013年以来兴起的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为媒介融合实践和研究带来了新思路、新图景。

“互联网思维”概念出现在2012年前后,2015年3月,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将“互联网■”上升至国家战略,之后关于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逻辑的讨论成为持续热点。传媒研究者也试图从互联网逻辑、互联网思维角度分析传媒、媒介融合,代表性人物是喻国明,他从2014年至今已发表30多篇文章。喻国明认为互联网具有两大特点:连接、开放,[1]要把互联网看成是对社会、传播领域的“基础性、结构性的改变”,并指出“互联网逻辑已经成为现阶段传媒业运作的‘操作系统”,是一种高维媒介。在互联网时代“以个人为基本单位的传播能量被激活”,表现在个人操作社会传播资源的能力被激活、个人湮没的信息需求和偏好被激活、个人闲置的各类微资源被激活。据此,他提出构建新媒介生态的路径:依托大流量开放平台为基础系统;个人、利益组织和专业新闻机构成为联结信息的节点、基于共同体作用下的动态平衡。同时,他呼吁政府角色实现从传媒机构管理者到社会传播生态共建者的转换。[2]陈力丹提出“用互联网思维推进媒体融合”[3]。

其他研究者也进行了相关分析,表5显示2014年至今,关键词包含互联网思维(逻辑)、媒介(体)融合的文章有155篇。他们的研究思路大体上是先解释什么是媒体框架下的互联网思维(逻辑),再分析如何在互联网思维(逻辑)下实现媒体转型与融合。

另一个研究新视角是大数据。表5显示,2013年以来,结合大数据的媒介融合研究持续升温,2014年至今关键词同时包含大数据、媒介(体)融合的文章有102篇。他们的角度多元:有结合大数据探讨未来媒体发展趋势的(向安玲、沈阳,2016);有结合大数据谈科技期刊融合发展策略的(曹金名、徐文杰,2016);有谈大数据对媒体融合发展的支撑和促进的(尹光亚、施玉海,2015);有谈大数据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战略的(陈寿富,2016);等等。

表5:近五年中国知网有关大数据、互联网思维与媒体融合搜索结果

二、媒介融合研究问题反思

媒介融合研究至今,成果卓著,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值得反思。

(一)媒体融合目标框架和标准体系研究缺位

媒体融合实践同样涉及一个哲学问题: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目前的研究成果能够回答从哪里来、现在何处,能够分析下一步可能有效的策略方法,但是媒介融合最终要通向哪里、终极目标是什么、有哪些指标体系可供参照、衡量,目前的研究没有涉及,这也导致众多研究者对案例的研究和分析缺乏客观评价尺度和标准。

2014年《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时,国家领导人强调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国家层面给出的目标框架: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新型媒体集团”、最终形成“现代传播体系”。对于某个区域和单个媒体而言,在国家媒体目标框架下其媒体融合的目标框架应该是什么、标准体系应该是什么,值得思考。

目前研究领域缺乏从国家层面到区域再到单个媒体的目标框架和标准体系研究,而这是当前各种媒体融合实践(包括时下讨论热烈的政务新媒体融合)亟须寻找的答案。

(二)受众研究不充分

媒介产业是一种特殊的产业,具有经济和文化双重属性。无论是为了实现经营的盈利,还是为了话语权的占有,首先必须研究受众的真正需求,包括叙事主题和叙事方式的偏好,然后按照市场营销学的原理,完成从研究价值、生产价值到传递价值的价值让渡。受众研究的不充分,不仅表现在研究成果数量上(中国知网高级搜索同时输入关键词“受众”和“媒体融合”进行搜索,得到90篇文章),更表现在质的不足,即缺乏研究体系。

目前的研究多停留于对受众的感性描述或基于大数据的数字描述,而关于媒介受众该如何研究,研究的方法论体系是什么,如何把受众研究和媒体运营结合起来,总体上较为缺乏。

(三)媒体技术层面、经济学层面研究较浅

媒介和传播技术密切相关,在互联网时代尤其如此,媒介融合的研究离不开传播技术层面的深度研究,而目前的研究成果对技术层面有关注(中国知网搜索关键词“技术”和“媒体融合”,得到25篇文章),但不够深入。一些结合大数据研究媒介融合的文章也表现出共同的技术分析弱点。与此同时,既然谈到媒体运营、媒介产业、传媒经济,就必须结合经济学、市场营销学进行研究,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数量亦极其有限。媒体融合研究呼唤更多的学科跨界研究,以及学界、业界横向联合研究。

(四)案例(个案)研究同质性高

如前所述,案例(个案)研究是媒介融合研究的重要特色,体现了研究者探索求证的严谨态度,但在实际成果中亦可发现不足,主要表现在对案例缺乏独立审视,助推“明星媒体”出现。众多文章对某个案例的态度和描述角度具有高度同质性,如一致肯定某些媒体的先锋试验,缺乏独立审视和反思,这客观上不利于形成独立、客观甚至批判的研究氛围。

三、结语

媒介融合研究虽然成果丰富,但还处于起步阶段。实践摸索诸多变数和已有研究成果价值不确定性,决定了媒介融合研究任重道远。本文结合中国知网数据从研究的基础要素(时间、态度取向、主题、目标偏向、视角动向等)出发,进行量化分析和浅层次的内容分析,希望通过略显简单的描绘,呈现2014年以来媒介融合研究的大致图景,并进行一定程度的反思。对于媒介融合的研究,一方面要求研究者密切关注实践,及时分析总结并进行信息、观点分享;另一方面要求研究者对媒介融合研究领域本身具备宏观把握、微观分析能力甚至反思能力,如此才能推动媒介融合研究共同体的良性互动,推动媒介融合研究的良性发展。

[本文为郑州大学“新媒体公共传播”学科方向招标课题(项目编号:XMTGGCBJSQ23)、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项目编号:2015B369)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喻国明.在连接中创造价值:互联网逻辑下的传媒运作[J].新闻战线,2014(7).

[2]喻国明,张超,李珊,包路冶,张诗诺.“个人被激活”的时代:互联网逻辑下传媒生态的重构——关于“互联网是一种高维媒介”观点的延伸探讨[J].现代传播,2015(5).

[3]陈力丹.用互联网思维推进媒介融合[J].当代传播,2014(6).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编校:张红玲

猜你喜欢
中国知网媒体融合
《广西民族研究》创办30年来刊发文章的回顾与展望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中国知网数据库涨价之对策分析
AMLC与PSDS检测医学论文重复率结果分析
利用VB读取中国知网过刊数据提取元数据的研究
基于数据库的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论文统计分析
本科生了解课题国内研究现状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