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作生
明隆庆、万历年间,广东饶平人林凤为避官兵进剿,率战舰62艘,5500余人,扬帆向吕宋进发,占据冯嘉施兰(Pangasinan)新建国家,教民织布和耕种,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戴。林凤,又名林阿凤,西人谐音李马奔,近代学者在述及此段史事时,亦误作李马奔或李马芳。笔者在实地考察时,通过当地土著的口碑相传和历史遗迹佐证,厘清了这一误译之缘由。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国内外史料,并亲赴位于今北吕宋西岸的冯嘉施兰国都城林加廷镇(Lingayen)故地,进行民间访查,终于寻觅到林凤六支后裔中的四支,还在山林深处访查到其残部伊哥罗华族人种的生活今况。
东洋中的冯嘉施兰与明代中国
自洪武政权建立时起,就与周边大小国家逐步建立起睦邻友好关系,“东洋中小国”的冯嘉施兰就是其中之一。
冯嘉施兰是菲律宾一个古国,其故地位于今菲律宾北吕宋地区的西南部沿海,南部和东部与中吕宋地区相连,西部濒临南中国海,辖地相当于今天北吕宋西部海岸的一个省。英文名称Province of Pangasinan。古代华商亦谓“班加斯南”“傍佳施兰”“邦家斯南”“傍加施兰”等,皆音同而字异也。
按《辞海·历史地理》条目解释,元、明两朝对东洋的划分,以今南海东部(约自东经110°以东)以及附近诸岛(今菲律宾群岛及加里曼丹岛等)为界线,证据见元代汪大渊《岛夷志略》及明代张燮《东西洋考》。至于西洋的划分,其界线则在今南海以西(约自东经110°以西)的海洋及沿海各地(远至印度及非洲东部),较之东洋,西洋的范围和含义更广。
鉴此,冯承钧《中国南洋交通史》考谓:“今(人)之所谓南洋,包括明代之东西洋而言。东西洋之称,似首见《岛夷志略》著录,然至明代始盛行。大致以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以西,质言之,今之印度洋为西洋,以东为东洋,昔日大食人亦以此两地为印度与中国之分界。然在元以前则概名之日南海或西南海。”
在古代的菲律宾,政府的单位是“巴朗加”(barangay),意为“帆船”。巴朗加事实上是些独立王国,每一巴朗加由一位称为大督的国王统治,有的巴朗加国王又叫作哈里(hari)。此名词源于梵文。巴朗加国王的职位是继承而来的,这和古代中国的帝王世袭制一样。菲律宾在西班牙入侵之前,已有好些巴朗加组成的联邦。故冯嘉施兰亦其中之一也。
《明史》列传第二百十一《外国四》记其事略云:
冯嘉施兰,亦东洋中小国。永乐四年八月,其酋嘉马银等来朝,贡方物,赐钞币有差。六年四月,其酋玳瑁、里欲二人,各率其属朝贡,赐二人钞各百锭、文绮六表里,其从者亦有赐。八年复来贡。
在郑和下西洋时期,大约由7000余座岛屿组成的菲律宾群岛有许许多多的小国,冯嘉施兰便是其中的一个。虽然国多,但是与外界往来的不多,尤其是与明朝有朝贡贸易的更是不多。据明史记载,永乐年间,它与明朝政府有较密切政治关系,三次来华朝贡,而明朝廷亦有过一次遣使冯嘉施兰。永乐四年(1406年)八月,国王嘉马银等来朝,永乐帝赐予钞币。六年(1408年)七月,其首领玳瑁、里欲二人各率其属来朝,贡方物,皇帝赐二人钞各百锭、文绮六表里,从者亦有赏赐。八年(1410年),复与吕宋等国来朝贡。可见冯嘉施兰与明代中国有着较密切的交通往来。
笔者在考证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细节,在永乐六年四月,冯嘉施兰来华朝贡的酋长叫玳瑁,他去世后,华人便把这里的Lingayen Gulf(林加延港)称之为玳瑁港,一直沿称至今。张燮《东西洋考》记云:“玳瑁港,地势转入,故称玳瑁湾,而表山环其外。凡舟往吕宋,必望表(山)而趋,故兹山推望镇焉。湾名玳瑁,然玳瑁非其所出,所出苏木耳。”意思是说,玳瑁港并不出产玳瑁,只出产苏木。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玳瑁港和玳瑁湾名称盖由人名转化而来。
林凤拓殖冯嘉施兰之遗泽
一、林凤史事述略
林凤,又名林阿凤,西籍译作LimA Hong,日人译作李马奔、李马芳。生于明代嘉靖年间,卒年不详,广东潮州饶平县人。
林凤族祖林国显,明嘉靖时在东南沿海颇负盛名。林凤为人豪侠宽厚,19岁参加海上绿林“泰老翁”队伍,以机智勇敢得泰赏识。泰老翁病故,林凤继其事业,以澎湖为基地,开拓海上贸易,最盛时辖舰300余艘,人众4万以上。
隆庆元年(1567年),林凤率部攻占惠来神泉镇。万历元年(1573年)屯南澳之钱澳,十二月进攻澄海,大败明官军刘国宾。万历二年二月攻打潮州、惠来,六月在广东兵败,退居福建沿海。十月遭福建总兵胡守仁袭击,转移魍港鸡笼(今台湾基隆)驻扎。十一月先后进攻潮州踏头埔(今汕头达濠)、饶平柘林、惠来靖海、陆丰碣石等广东沿海要镇。在林凤猛烈攻击下,明王朝被迫停止当时在广东的“猛猹之役”,集中水陆军主力对林凤围剿,并严令闽粤两省督抚镇巡各级官吏督师“同心戮力,务使片航不遗”。林凤以南澳岛为根据地,相持有时,亦曾修书议和,请求收抚,但广东总督殷正茂以为林凤四面被围,旦夕可下,不予接纳。
此时,林凤为避明官军围剿,率战舰62艘,战士2000名(多数是农民、工匠)、水手2000名、妇女1500名,共5500人,以及大批生产工具、种子等,向吕宋岛进发,当时菲律宾土著苦于西班牙殖民者的虐政,欢迎林凤前往。十一月二十九日,林凤抵达马尼拉湾马里莱斯(Mayireles)。两次进攻吕宋王城,获得胜利,击毙西班牙驻菲总指挥戈尹特(Maytlngoiti)。十二月二日,林凤率主力向王城发动第三次进攻。由于敌方城防坚固,又有西班牙舰六艘、西班牙士兵数百从后袭击,加之后续部队未能及时增援,致孤军作战,伤亡惨重。
林凤随后派小船进入内河接应,并派佯攻队伍掩护主力撤回海上,然后率队北上,在冯嘉施兰的林加廷镇(Lingayen)湾建立了都城(包括住所、城寨、宝塔)。林凤自称国王,向当地居民传授中国先进农业耕作技术和手工工艺。当地居民也为林凤提供粮食、木材和其他必需品,配合林凤反抗西班牙殖民主义者,中菲人民关系融洽。
西班牙殖民主义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于万历三年(1575年)三月围攻林凤。明政府乘机派潮州把总王望高赴菲,与西班牙驻菲总督勒比撤里密议联合围攻林凤事宜。林凤时处腹背受敌,苦战四个月,粮械不继,寡不敌众,乃秘密赶造新船,于八月四日一夜之间巧妙突围,直抵台湾。突围时有战舰40余艘,其后队伍内部意见分歧,加之部下首领蔡德等人至潮阳受抚,林凤只得隐遁,“复走西番”,不知所终。
二、林凤是海外华人的拓殖先驱
林凤的海上活动,尤其是1574年到菲律宾驱逐西班牙殖民者的斗争,在所在国的广大民众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关于他的战斗逸事在东南亚华侨和当地百姓中广泛流传,脍炙人口。
然而,在中国的典籍中,林凤这个名字一直被打上“海盗”“寇贼”的烙印,直到2012年,《历史研究》杂志还在第6期刊发相关文章,题目就叫《明隆万之际粤东巨盗林凤事迹详考》。
余以为,今天是我们为440年前的这位拓殖先驱正名的时候了!
1931年,菲律宾有位佚名作者便曾经为林凤呐喊过,他说:“林凤值东方之哥伦布也!”
而80年前,胡炳熊先生撰写《南洋华侨殖民伟人传》“李马奔传”时,开卷感言:“呜呼,我中国今日民族之衰弱,蜷伏于外人势力之下,其有侨居外国者,外人更从而束缚之,蹂躏之,无复能奋发自雄者。我国人无尚武精神,柔弱以至此。乌知三百年前,有以匹夫崛起,与欧洲强国抗争,屡仆屡起,曾不少挫折,伟矣哉!吾一述李马奔轶事,而叹我民族崇拜英雄之思想,何其薄弱也!”并在学术界大声疾呼,应该重视对海外华人拓殖先驱的研究。他说:“嗟我政府,嗟我同胞,不可无以维其后,合群而研究方略,责在吾人,抑殖民专部之建设,夫亦安容已矣。”
菲律宾华人学者陈台民在他的著作《中菲关系与菲律宾华侨》中,对林凤这一历史人物的评价至为公允,他说:“林凤是在南洋史上不朽的名字,林凤所对抗的是西班牙侵略者,因而他的事迹具有更大的意义。”“林凤征菲的时候,率战舰62艘,士兵、水手、家眷等5500余人,士兵中有许多是农民和手工业工匠。由此可见,当时林凤的部队,有许多人是携眷来菲,准备在菲律宾作久居的计划。林凤和他的部将这样乘风破浪,向海外拓荒的壮举,是一篇永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所向往的史诗。”“这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在亚洲土地上,和欧洲侵略者所进行的较具规模的正义战争,当我们站在亚洲民族的立场上考察这段历史的时候,对这一点是不应该加以忽视的。”
三、林凤拓殖之遗泽:教土人以耕稼知识
由早期旅菲华人编撰的Ⅸ菲律宾华侨名人史略》“李马芳传”中,曾经讲到当地土人苦于西班牙殖民者的虐政,欢迎林凤舰队到来的情景,其文云:
菲人自昔既苦于西班牙虐政,久思脱离其羁縻,然手无尺寸之藉。冒昧行事,如以卵击石,非徒无益,且自速其祸也。当西人与李马芳构兵之时,菲人即谋乘机起事,凡乡村中僧侣(传教士),悉为土人所拘禁。各社皆派代表聚议礼拜寺中,杀羊为誓,皆极端反对西班牙人之政教,愤激之余,并有手刃僧侣以泄恨者。于是召集各乡少年,共得精锐数千,匿诸蚊甲中。Banca(菲地木舟之名)散而岷希蚋湾,一待李军得胜,即欲合力逐西班牙人,奉华人以为主……
(林凤)教土人以种种的耕稼之知识,菲人始由游牧时代,渐入农业时代。而日用诸物,亦皆赖中国南方输入,如今日家常用器,犹相沿呼似漳、泉乡音。则莽莽群岛,开辟首功固属我华人。由是中国南方商人,渐相继偕来,其商品以棉花、铁器、纸料为重要。使当时我国有经营海外思想,则藉商业行殖民政策。
西班牙文献资料对林凤退据玳瑁港一事亦有所记载,西班牙人门多萨于1585年印行的《中华大帝国史》中记载,“他(林凤)已在这条傍佳施栏大河自立,人们都承认他是他们的君主”,而稍后出任菲督的桑德则称:林凤在傍佳施栏“建筑要塞以作永久居计”。
林凤还在玳瑁港称王,《万历武功录》载:“前是,(林)凤在吕宋筑玳瑁港为城,自号称为国王。”
另据卡沙·凯兰泰(Casar V.Callanta)的研究,林凤征菲是于1574年11月中旬离开台湾澎湖,11月23日到达菲律宾北部伊洛戈的一个村落,11月30日至12月3日在马尼拉与西班牙殖民者交战。林凤未能攻取下马尼拉,后移师北上到邦加斯南省的邦加斯南河河口,受到当地人民的欢迎,就在距离河口4里的地方建立居住地。
林凤征菲,是中国第一次有组织地、较大规模地移民国外。征菲时,水兵中有许多农民和手工业者,而且带有农具、种子和牲畜,很明显,这批人具有移民的性质,是想在菲律宾作永久性的定居。由于遭西班牙殖民者的驱逐,最后一部分人离开菲律宾,另一部分人留在吕宋。留在吕宋华人与当地的伊哥洛特(Igorrote)族人杂居、通婚。这些华人的后裔,形成伊哥洛特华族(Igorrote-Chinese),至今对中国人怀有真挚的感情,而不讳言他们的祖先是林凤。
伊哥洛特(Igorrote)族,又可译作伊戈律族。菲律宾华人学者刘芝田先生曾经到过吕宋北部高山省,从这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征着手,进行了数年的访查,撰写了数万言的调查报告。他总结了12个方面,并举例说明伊哥洛特族与华人的相似之处。菲律宾民族构成复杂,为什么仅仅是伊哥洛特人与华人有着许多相同或相通点呢?刘芝田先生虽然没有注意到林凤的数千部将隐没在伊哥洛特人生活的高山林莽中这一特定的历史事实,但是我们在论证他们的文化特征和生活习俗时,不得不去考虑这些历史因素。
阅罢刘芝田《高山上的伊戈律族》,抛去其中的牵强附会成分,至少有以下几处可以看出伊哥洛特人与华人有相同点,谨简述如次:
种山:吕宋北部的伊戈律族全部是种山民族,在马摇摇(Mayoyao)及卡拉巴洛(Caraballo)两山斜坡所开鉴的梯田,是全世界闻名的奇景之一。而今日聚居于湘、黔、滇、桂间的所谓苗岭瑶山的苗瑶族,全在崇山峻岭上的斜坡开辟梯田,以山耕狩猎为生计,台湾的山胞与此相同。
崖葬:伊戈律人今日还盛行着崖葬的风俗,有棺而不葬,置之崖穴,尤其是在汶独。人到老时,自己先把棺木造好,在棺材之上以木雕刻人头,装置棺上,死后将棺材放在人迹罕至的崖穴中,俟后即不过问。但亦有置棺于高山之巅者,而闽地亦有崖葬习俗,华南人也有在坟墓上以土堆成人头形状者。
乡老社制:伊戈律人今日盛行乡老社制,各族奉祀一族神,一如华南乡族的社稷菩萨,其名称不一,在汶独则称为Lumawig。族中人口多少亦不一,多者数万,少者数千,因地区而分为诸多村落,每一村落约有十五家至五十家不等,村里建有女屋Ulog与男屋Ato各一所或多所,作为成年(指十三四岁)而未婚男女的寓所。
伊戈律人家庭的小茅屋不建房厅,未成年男女与父母同住,成年后即分居于女屋和男屋,日问则回父母家里工作。女屋设于村落外的郊野中,作为未婚男女的试婚之所。男屋则设于村内,为未婚男子居住之地。女屋设女乡老(Elder)管理和指导那些女孩,男屋则为村中社会的中心,由男长老们管理和指导。村中一切公私事情和纠纷皆由乡老决定,族人只有服从,不敢反对。
华南乡俗中,乡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事或遇着任何纷争无法解决时,则具礼物延请社内乡老(亦称父兄,多是乡中德高望重的人)解决,俗称“上祠堂”。所谓“社”,就是指该乡或该族所供奉的“社稷菩萨”,有数乡奉同一社菩萨,亦有一乡奉一社菩萨者,若纠纷属于两社的社民者,则双方同意延请一有名望的乡老解决之。此种华南乡俗,直到民国初年还盛行着。
打泥蒿:汶独的伊戈律人叫作fagfagto,亦以泥石互掷,他们相信头被击破,血流越多,将来薯芋与禾稻越加丰收。
华南农村风俗,每到年终收获完毕后,儿童们成群结队,聚集陇亩间,此乡儿童与彼乡儿童以田间禾稻泥蒿互相抛掷,如作战然,名为打泥蒿,甚至有头破血流者,以庆祝下糙禾稻的丰收。
桶裙与裨布:伊戈律女人今日仍盛行一种桶裙。《新唐书》说獠人中“妇人横布二幅,穿中贯其首,号日桶裙”。这种桶裙有为贯头的,用阔布一幅,中穿一如头大小之洞,头贯洞中,布的周缘下垂,前短后长,系以带子,又称衣着尾。
至于裨布,英文称为G-strings,伊戈律人,男女上身皆露体,女以桶裙围其下身,仅及膝,男则以布前后掩其下体,并以一带在腰间束之,使羞耻部位不为人见。但在早晚天气寒冷时,妇女加穿短衣Blouse,花花绿绿,五色缤纷,一如台湾的高山族。
广东南部沿海居民每于下海或下田工作时多不穿裤,仅以长布缠其下体,上身裸露,俗称“打梢”,作者幼时习见。《海南岛志》亦所记:“黎人男子衣服甚简单,但以一方掩下体,以带束其前后,系于腰间,称为小裹。”
无边帽:伊戈律族所戴的无边帽,比广东南部乡间所通行者略小,只能将一部分头发盖住。帽的内部做成许多小袋,作为放置烟草、火柴、槟榔及其他细小什物之用。尤其是在雨天的时候,他们在田野间工作,常常全身尽湿,烟草与火柴就只靠那顶小无边帽内的小袋保持干燥。伊戈律男子蓄发,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在额端结成一束,后头部收束于脑后纽紧,由左或右转于前额,一同结束之,无边小帽即用簪插在脑后的发上,这种发式与黎族同。这种无边帽广东称为“纂”Tsung,状如美国一磅装咖啡罐盖在头上,在印尼和苏禄就常常看到回教徒戴着这种无边帽。
铜锣:伊戈律人主要乐器有两种,一为鼻箫,汶独人称为Kaleleng,以直竹制成,长约二尺,一如广东之洞箫,以鼻吹之,发出细软美妙之音,青年男女作为求爱之用。另一为铜锣,汶独人叫作Gangsa,分大型、小型两种,与华南乡间所用之铜锣一模一样,其用途亦相同。每当族人庆典作乐时,就敲打铜锣,作成节拍,手舞足蹈,群起跳舞。
华南所用铜锣有两种,一为大型,一为小型。大型直径约为十八英寸,小型直径在八英寸至十英寸之间,不但为舞台及庆典中之重要乐器之一,凡属族社中的警报或通告,皆以鸣锣为讯号。
山歌:伊戈律人亦有唱山歌或唱木鱼习俗。青年男女每在情爱绻缱中,辄发为欢乐的歌声。又如怀念故旧或遇到不幸和生活艰难时,他们亦随感动的情绪随口发歌,声极悲切。这种歌亦是临时自选,发自心声。作者年少在乡间经常见到妇女遭遇到不幸,如丧夫失子时,辄独至旷野或森林中,坐在地上,放声大哭,唱着悲哀的歌声,悲惨动人,往往唱了几个钟头,待有人来拉她起身时才停止。此与今日伊戈律人的悲惨歌声,如出一辙。
华南乡间,青年男女以善唱山歌著名,亦称唱“木鱼”,青年男女每于山野间相见,触景生情,唱起山歌来,此唱彼和,歌词缠绵悱恻,有时亦会将他们促成眷属。这种山歌,往往临时选出,随口发歌,成为天籁。广东女子出嫁,或送殡时,亦常触景生情,一唱三叹,往往发为凄婉动人的歌声,如新娘上头歌、上轿辞别歌、坐堂歌、打糖梅歌,都是唱得异常动听的。
言及于此,笔者纳闷:刘芝田先生写《菲律宾民族的渊源》一书,赴北吕宋高山莽林中,考察伊戈律人的风俗习惯与文化特征,为什么选择汶独(Bontos)这个部落作为对照呢?为什么汶独这个深山穷谷中的部落会有如此多的华人生活印痕呢?而这一切是否都与伊哥洛特-华族(Igorrote Chinese)聚居的村落有关呢?诸多疑团,尚有待探讨。
综上所述,林凤部属经过数百年来的历史岁月,与当地山民渐渐实行了民族融合,他们向山民传授潮州先进农业耕种技术和手工业,给当地百姓所带来的种种惠泽和民风民俗,诸如开垦梯田、穿戴服饰、鸣锣乐舞、击木而歌、掷泥庆丰等等,至今仍然铭记于山民心中。
作者单位:上海海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