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勇
蚕花节是江南独有的节日,也是江南独有的风俗,就地域而言,具有鲜明和浓郁的地方色彩,主要集中在湖州善琏含山、德清新市和桐乡乌镇的三角地带,当然,从广泛的意义来讲,江南蚕桑区都有这样的风俗,但以此地为最。在吴越文化中,养蚕和种稻一样,是农民一年中的头等大事,关系生计问题,也影响到子孙繁衍。千百年来,人类的繁衍总是和物质生产紧密相关的,所以祈求丰收是人们在一年中祭祀的主要内容。含山蚕花节,以一种庙会的形式,在娱乐和祭祀中,完成一种图腾崇拜的仪式,这也许来源于原始的民间信仰以及祖先崇拜。因为在民间传说中,蚕花节的主神是蚕花娘娘这样一位女性,而在另一种传说中,发明蚕桑的是黄帝的夫人嫘祖,仍然是一位女性。蚕桑的养殖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而在种桑养蚕为主要产业的江南地区,它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这种祖先崇拜是和人类的繁衍紧密相关的,它祈求的是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含山是一座非常独特、在平原之地突兀而起的山峰,山高仅六十多米,东西宽三百米,南北长五百五十多米,古诗中有“拔地孤峰出,青苍俯碧流”的描述。记述当地历史的《练溪文献》云:“介湖嘉两郡间,若含物然,故名。又因四水涵之,一名涵山…一有龙潭、五间、河泾水出其下。”《嘉泰吴兴志》载:“含山在县东南……东望苍然,茭苇烟蔚之中,高丘卓绝,因以名焉。山有净慈院,其巅有浮屠。”贴山之西麓而过的泱泱水道,即是京杭大运河之一段,当地有这样的民谣:“上南杭州一百廿,落北苏州一百四,俯洽湖州八十里,平地独耸名含山。”笔者最早知道含山是在五代时期韦庄的一首诗中,他对含山有着很深的印象:“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在这首名为《含山店梦觉作》的诗中,他写出了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的心绪。当然,含山最终给予人们的是一种和生命密切相关的民间信仰和民间图腾。
含山山巅有含山塔,建于北宋元祜年间(1086~1093年),因含山东山庄也属湖笔发源地,塔高耸挺拔,又称笔塔。对笔的崇拜和对蚕神的崇拜,在同一座山上得到完美的体现。1994年,笔塔重修,开光之际,人们在塔中还发现许多不同年代的钱币。
蚕花节时,四乡各村都组织樯子船表演,船上的健儿表演起各种武术把式,所谓拳船就是指此,茅盾先生在一篇描写故乡乌镇香市的文章中,也提到蚕花庙会的盛况。相传很早以前,含山一带的百姓都要在清明节这一天,带着自己裹的粽子和甜麦饼上山赶庙会。可清明前夕,居住在含山北麓武员外唯一的女儿却眉宇紧锁,心事重重。原来,其父在战场被困,危在旦夕,无奈之下,便启笔写下告示“凡救吾父脱险者,愿以终身相许”。不料揭下告示救其父的竟是含山东南白马塘的一匹白马驹,按告示许诺,蚕花公主应承与白马成婚,然人畜婚配毕竟是荒唐之事,可救命之恩又不可不报,武员外左右为难,便想出“偷梁换柱”、之计,瞒过蚕花公主,将丫环小青推上喜堂与白马完婚。白马得知被蒙骗,就义愤填膺,狂呼乱跑,四处冲撞,无意中将丫环小青踩死。员外见状不妙,便操佩剑刺死白马,蚕花公主闻之倾刻悲痛欲绝,一气之下撞壁身亡。
事后,武家佣人将蚕花公主与白马合葬于含山之巅。时过两月,含山上出现了奇迹。公主之坟上长出了一棵“鸡心”状青翠肥大叶子的矮树,而白马坟上长出一种身上印有马蹄形花纹的小虫,小虫慢慢爬上矮树,以叶为食,吃累了,睡一会,睡醒了又吃叶,如此反复,小虫长大了,便从口中吐出丝来,边吐边绕,不几天,把自己围在里边做成花生状的小蛋。又过几天,小虫咬破外壳,飞了出来,成双成对在含山上空飞来飞去。当地百姓猜想:这飞蛾便是蚕花公主与白马的化身,认为那小虫是天下虫之宝,就称之为“蚕宝宝”,这树象征着他俩的爱情,便把树称为桑(双)树,将花生状的小蛋称之为茧(驹)子。后来,人们都将蚕宝宝饲养起来,缫丝、纺织,用来缝衣服,冬天可以御寒。人们为了感激蚕花公主和白马的恩赐,捐资在含山顶上修建了一座蚕花殿,供上蚕花公主和白马雕塑,每当清明节,远近蚕农都前来朝拜,祈祷蚕花丰收。
含山蚕花节是中华民族颇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之一,含山方圆百里的百姓,每当清明节这天,都要背着“蚕种包”,头插蚕花,蜂拥含山,向蚕花娘娘祈祷蚕花丰收,这是含山蚕花节最初的雏形,被称为“轧蚕花”。历代都有诗歌记述这一盛事,如“几处画船喧笛处,谁家红袖舞秋千”(清李元坤),“吾乡清明俨成案,士女竞游山塘畔。谁家好学哨船郎,旌旗忽闪姿轻快。”(清沈焯)在这些诗中,形象地描述了蚕花庙会中的民间活动,游船画舫穿梭河中,少女秋千荡漾其上,拳船杂技精彩纷呈,快船行驶如飞,可见当时的轧蚕花内容是很丰富的。
含山“轧蚕花”活动分为头清明、二清明和三清明等,周期有十多天,在这一时期,方圆百里的人们都要来此赶庙会,祭蚕神,十分热闹,传说蚕花娘娘在清明节扮作村姑踏遍含山,在山上留下“蚕气”,人们到山上踏青,便能将蚕气、喜气带回去,得到蚕花“廿四分”(双倍好收成)。蚕是天虫,自然要给人们带来好运,在这个民俗背后,我们也能发现江南风俗中高于物质的精神追求。
蚕花节以正清明(俗称头清明)最为热闹。其活动的重心就是祭祀蚕花娘娘,这天水陆并进,抗战前,来含山赶庙会者有七八万人之多,来含山的船只一直停到了珠塘桥,纵横1公里。前来祭祀的主要是蚕农,一般是肩上斜背一紫红色或玫瑰红的“蚕种包”,将自家今年头蚕蚕种纸置于包幞之中。幞中两头在胸前系一个结,背此包上山,是一种脚踩蚕花宝地,使“蚕种包”带上“蚕花喜气”,以祈求今年蚕茧丰收的古老风俗。这一天的祭神仪典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以“庙界”(即同一地域、村坊)为单位的拜香会(水路来的叫拜香船),在山下会合后,依次上山参拜蚕花娘娘。有吊臂香、扎肉心灯,拜香童子一路唱念蚕花忏、观音忏等经,并有乐队吹打,丝弦管笛伴奏。一是以“庙界”为单位抬着当地地方神祗的偶像如总管、土主等,以一大纛开道,华盖垂垂,旌旗飘飘,簇拥“菩萨”上含山,绕宝塔一周,驻跸片刻,前呼后拥下山。
民俗学家钟伟今曾多次深入蚕乡考察这一民俗,他发现和蚕花节相关的还有不少活动:
一、烧香求神。上山的人大多要到各神(道教神、佛教神、地方神)殿去烧香礼拜,“我信众神,众神佑我”。对于蚕农来说,蚕花殿是一定要去的,祀礼也简单,清香红烛即可,认为“诚则灵”,顺便还到东北角仙人潭投石卜蚕事。
二、买卖蚕花。蚕花是一种祝愿蚕花丰收的纸质、绢质(现为塑料或化纤品)做成的彩色花朵。相传西施去国适吴送蚕花给越国边疆采桑姑娘,祝越国蚕桑丰收,国富民强。从此蚕区有扎制蚕花、祈求丰收的习俗,这一天家家会买蚕花回家,有的当即插在发际。如今此风更盛,到了清明,蚕花灿烂,满街满山,百花齐放,蔚为大观。扎蚕花以石淙。含山两地最负盛名。民间工艺品,自产自销。
三、轧蚕花。时逢清明,在含山德清新市一带有“摸蚕花奶奶(乳房)”的风俗。所谓“轧发轧发,越轧越发”,有的直呼“摸发摸发,越摸越发”,谁家姑嫂被摸得乳房发痛,据说不但这年蚕花会“发”,而且引为为荣,故有“含山滩上比老婆”之说。但在含山因人多地狭,“轧”是名副其实。
至于在含山山下大运河等河道上,来自各地的武术船竞相比赛,有标杆船、擂台船、踏排船、划龙船等,精彩纷呈,两岸观者如堵,不时欢声雷动。
这样闹到二清明、三清明,基本告一段落。但是到了清明第六天(俗称“六清明”),山下的北村、辅家村、金村又要举行一次“马鸣会”。缘起是山上的马鸣王菩萨是这三个村捐资雕成的。雕神像的枣木来自北村,因此当地就有这样的说法:马鸣王的娘家在北山,外婆家在金村。因这一特殊关系,当然要格外善待马鸣王,以求护佑。
“六清明”清早,三个村家家户户出一两个人到山上集会,香烛礼拜马鸣王菩萨,并请道士拜“马鸣王”。在山上吃一顿素餐后,开始出会。龙旗(画有龙,取“龙蚕”之意)开首,旗后是吹打乐队,接着有四块行路牌,上书“马鸣大王”“龙蚕胜意”等。后面是带柄可举的长约尺余的八尊木雕“八仙”像,分别由八人手持。八仙后是锣鼓班子,接着便是抬着马鸣王的轿子。马鸣王神像关节处有插销可以活动,或立或坐,气韵生动。轿后是三村民众,还有一面殿后旗,亦画龙图。
出会队伍从北面下山,经北山,辅家村、分金村,恰好绕山一周。上述三村,马鸣王金身与八仙都要停在预定的场子“坐茶”,村人设香案礼拜,并泡茶和糖汤招待众人。至马鸣王从南面登山回殿复位,已是黄昏时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含山祭祀蚕神的活动随着马鸣王神像的复位而落幕。
20世纪80年代初,又有蚕农在荒草萋萋的含山山顶烧香,并在宝塔下“盘荫”拜忏,90年代初民间自发捐资重建净慈寺,重塑观音菩萨、蚕花娘娘、太均夫人金身,自此之后的清明含山“轧蚕花”,拜蚕花忏,买卖蚕花等活动规模逐渐壮大,每年从一两万人逐渐上升到三五万人,当时在含山镇将含山清明“轧蚕花”正式定为“蚕花节”,并在原有民俗活动基础上,融入了推行科学养蚕、大型商贸展销,蚕花姑娘评选、背蚕娘、摇蚕龙、裹粽子比赛、文艺演出等具有现代气息的内容,“蚕花节”这一富有独特文化内涵的民俗在传承中不断吸纳接受新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