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劳稚钦
牧童遥指杏花村
文/劳稚钦
到池州才知道其城西有个历史文化名村——杏花村。自隋朝以来,这里因家家植杏,蔚然成林,被称为“杏花村”,后因战火“沦为荒烟野草之中”的几间茅草酒肆。据《池州府志》记载:杏花村“旧有黄公旧垆,后废,余井圈在民田内,上刻‘黄公广润泉’字”。明天启年间,清康熙、雍正时期,曾相继于此筑亭、建坊、葺祠。杏花村酒的盛名历久不减。古井仍存,井水清冽,俗称“香泉似酒,汲之不竭”。晚唐诗人杜牧在任池州刺史期间,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清明》,其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小诗无一难字,无一用典,整篇是通俗的语言,但景象清新生动,风格流畅轻灵,音节和谐圆满,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给人以无限的想象,这是杏花村能够名垂青史、饮誉天下的根本原因。
这座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杏花村就在这里呆着,占地面积不大,如今已经没有杜牧诗句中的意境了,但植被茂盛,怪石林立,村中还有一个名为“醉仙湖”的小湖,环湖有几座造型优美的石桥:鱼龙桥、百岁桥、观澜桥和小巧玲珑的亭台楼角,因而宛如一幅山水画。十多幢徽式建筑散落在“醉仙湖”周围,有怀杜轩、青莲馆、吟诗台、焕园、杏花岛上的佛艺堂、黄公酒坊、六朝长廊等,这些建筑外表大多青砖外露,不饰粉墙,因而显得十分古朴。最宏大的建筑便是黄公酒坊,这是一幢飞檐式的明清建筑,传说“黄公酒”的创始人名叫黄广润,是唐代有名的酿酒师傅,他以千年黄公井的井水酿造出来的美酒,醇香馥郁,一时享誉江南。黄公酒坊宽敞的大堂内,白墙壁上画着一幅幅图画,展示制酒流程和工艺,墙脚下摆放着古代的制酒器具,大堂的另一边则是卖酒的商店。游客们正在踊跃品酒、沽酒。
“醉仙湖”的南岸是民俗村,那是杏花村的生活聚集地,这里仿建的几间榨油坊、竹编屋、铁匠铺等,都是土墙草屋,而且被流水缠绕,风景宜人,但是寂寥无人,看不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的景象,空气中也没有柴火味、粪便味,更没有饭菜的香味以及当年“出村四五里,还闻榨油香”的余味。由于缺少了五味杂陈的气味,也就缺少了人间生活的情趣,于是这些建筑便成为没有灵魂的房子了。正怅然间,脑海里浮现唐初诗人王维《渭川田家》的诗句:“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这是一幅“夕阳西下,人畜归家”的温馨画卷,如果将此景与杏花村的民居生活天衣无缝地衔接,那么该是这样一番情景:诗人杜牧站在村头,在夕阳斜照、暮色苍茫的气氛中,目送着牛羊归村,直至它们没入深巷。就在这时,诗人看到一家柴门外,一位慈祥的老人拄着拐杖,正迎候着放牧归来的小孩。这种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朴素的深情,直抵人们最柔软的心底。刹那间,诗人感到这田野上的一切生命,在这黄昏时节,似乎都在思归:麦地里的野鸡叫得那么动情,那是在呼唤自己的配偶;桑叶已所剩无几,蚕儿开始吐丝作茧,以营造安乐窝,作为自己的归宿;田野上,农夫们三三两两扛着锄头,提着水罐,向村里走来,在田间小道上偶然相遇,亲切絮语……
充满人间烟火的杏花村,才是温馨和谐,洋溢着诗情画意的。
(作者单位:上海市房产经济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