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环境标志认证,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

2016-11-18 07:50邢红霞中环联合认证中心
世界环境 2016年5期
关键词:标志印刷消费

■文/邢红霞 图/中环联合认证中心

加强环境标志认证,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

■文/邢红霞 图/中环联合认证中心

张小丹总经理陪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刷发行司司长王岩镔、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副司长胥树凡查看通过环境标志认证企业的绿色印刷图书

自愿性产品认证是认证认可服务经济发展、传递社会信任的重要形式。加快发展自愿性产品认证工作,是促进认证认可高技术服务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是提升认证认可工作整体服务能力的要求,是促进产品创新、产业升级、推动结构调整、绿色发展、引导消费、进而助力“中国制造2025”的必要举措。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实施意见》环发[2015]135号,既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的具体措施,也契合了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

中环联合认证中心(简称CEC)在探索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的过程中一直践行以可持续生产和消费为导向,为政府、企业、市场提供优质、专业的环保认证解决方案。本文就借力环境标志认证、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与大家进行分享。

中国环境标志是一种证明性标志,它作为官方标志表明获准使用该标志的产品不仅质量合格,而且在生产、使用和处理处置过程中符合环境保护要求,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等环境优势。正是由于这种证明性标志,使得消费者易于了解哪些产品有益于环境,并对自身健康无害,便于消费者进行绿色选购,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而通过消费者的选择和市场竞争,可以引导企业自觉调整产业结构,采用清洁生产工艺,生产对环境有益的产品,最终达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

积极引导全社会可持续消费,推动消费方式绿色化。可持续消费对更好地发展经济、保护环境和改善民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也是实现绿色循环低碳转型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在推动可持续消费和促进绿色发展中开展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坚持需求导向,推动发展,从服务引导消费、产品推动发展等方面出发,最大限度地挖掘绿色需求、培育绿色需求、满足绿色需求,已经成为可持续消费和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的有力抓手。

中国环境标志计划始于1993年,是原国家环境保护局根据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全球“生态标志”运动而倡导创建的。中国环境标志计划是自愿的、基于进行第三方的认证制度,其目的是引导消费者购买低污染和节约资源的产品,以经济杠杆的手段鼓励环境友好型产品的生产、消费及提供环境友好的服务。至今中国环境标志已走过二十多个年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初步形成了“消费引导生产、生产紧跟消费”的良性循环,有效促进了部分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化转型。

这与实施意见中提到的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原则不谋而合。节约优先、绿色消费。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积极引导消费者购买节能环保低碳产品,倡导绿色生活和休闲模式,严格限制发展高耗能服务业,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不合理消费。其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生态文明价值理念在全社会得到推行,全民生活方式绿色化的理念明显加强,生活方式绿色化的政策法规体系初步建立,公众践行绿色生活的内在动力不断增强,社会绿色产品服务快捷便利,公众绿色生活方式的习惯基本养成,最终全社会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绿色消费是生活方式绿色化理念的支撑。强化生活方式绿色化意识,在衣、食、住、行、游等各个领域,加快向绿色转变,通过绿色消费倒逼绿色生产,为全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绿色化贡献力量。

不断完善环境标志标准体系,从源头推进生产方式绿色化。从标准入手,从源头发力,发挥认证机构的技术特长、人才优势,依托雄厚的专业能力、环保产业行业背景,以环保专长找市场,以特色求发展。限制粗放、奢华式发展和不合理的需求,既为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和机遇,同时可极大促进绿色化融入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减少资源严重浪费与过度消费现象,遏制攀比性、炫耀性、浪费性行为日益增长,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

截止到目前,环境保护部共制修订、发布(现行有效的)环境标志产品标准97项,有4000多家企业、20多万种型号的产品通过了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中国环境标志认证的企业数量与产品数量已居世界前列,环境标志产品的年产值约1.5万亿元。标准涵盖了国际履约类、可再生/回收利用类、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类、改善居室环境质量类、保护人体健康类、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类等多个行业,产品种类涉及汽车、服装、家具、电子、日化等产品,已经成为世界发布环境标志标准最多的国家之一,为中国环境标志的成功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推动全社会可持续消费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通过标准的完善,有效增强了绿色供给。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使用环保原材料、提高清洁生产水平。进一步完善了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工作,拓展纳入认证的产品范围、提升认证标准、规范认证体系等。

在国际履约类环境标志标准中,包括《工商用制冷器具》、《家用制冷器具》、《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产品》、《灭火器》等,有效鼓励、支持了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的生产和使用,有技术层面上逐步减少直至停止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和使用。

在保护人体健康类标准中,包括《生态纺织品》、《皮革与合成革》、《家用洗涤剂》等标准,大力推广绿色服装。遏制将珍稀野生动物毛皮作为服装原料的行为。限制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服装材料、染料、助剂、洗涤剂的生产与使用。加严对洗涤剂的标准要求,防止影响周边环境。鼓励企业研发和推广环境友好型的服装材料、染料、助剂、洗涤剂。

在改善居室环境质量类标准中,包括《家具》、《橱柜》、《水性涂料》、《胶粘剂》、《人造板及其制品》、《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水嘴》、《节能光源》等,全面倡导绿色居住。引导家具等行业采用水性木器涂料、水性油墨、水性胶黏剂等环保型原材料,加强VOCs等污染控制、切实提升清洁生产水平。推动完善节水器具、节电灯具、节能家电等产品的推广机制,鼓励公众购买绿色家具和环保建材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已经成为广大企业和消费者优先采购的产品,是社会选择绿色产品的重要依据,通过消费者的选择,倒逼生产企业不断改进工艺、推进生产方式的绿色化,对绿色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环保部环境发展中心副主任席俊清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上介绍中国环境标志

推动建立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引导公众生活方式绿色化。通过政府绿色采购。搭建起认证需求方(企业)、市场采购方(政府)、技术服务方(认证机构)三方合作的桥梁与平台。引导企业实施绿色采购、构建绿色供应链,加大对生命周期过程中环境影响较小、环境绩效较优企业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采购力度。通过政府的采购及选择,引导企业和公众减少对“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的使用、更多使用“环保领跑者”产品。推动完善政府绿色采购相关法律法规与规范标准,充分发挥政府绿色采购的带动与示范作用。

2006年10月,财政部和环境保护部共同下发了《环境标志政府采购实施意见》及首批《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要求在政府采购中优先采购通过中国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有效引导和推动了全社会的绿色消费,公众的可持续消费意识也有显著提升。截至2016年9月,先后18次发布了《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清单的范围逐步扩大完善,目前的清单已覆盖40多个产品品目、1500多家产品生产企业和11万多个产品规格型号。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政府绿色采购的规模在2013年度已经达到240多亿,有效地带动了企业环境友好型产品的生产,为公众生活绿色化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积极引领印刷行业绿色发展,推动不同行业的绿色化进程。针对印刷行业水、气、噪声和固废污染比较集中的问题,2011年,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环境保护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绿色印刷的公告》,对印刷生产设备、原辅材料以及出版物、包装装潢等印刷产品生产的全过程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环境标志标准是绿色印刷的技术依据,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是实施绿色印刷的主要途径。此后,2012年和2013年又分别针对中小学教科书和票证票据实施绿色印刷出台了专门的通知,并先后发布了平版印刷、商业票据和凹版印刷三项绿色印刷标准。

《凹版印刷》、《包装制品》等环境标志标准,有效推进了绿色包装的实施。标准中要求包装印刷企业加强对环境的整治力度,引导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材料,提升印刷过程VOCs防治水平,加强包装印刷废物妥善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置力度。推动包装减量化、无害化,鼓励采用可降解、无污染、可循环利用的包装材料,推动绿色包装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推动淘汰污染严重、健康风险大的包装材料。

截至2013年底,秋季学期全国有70%以上的中小学教科书已经实现了绿色印刷,北京、上海、河北等地已经实现了全覆盖。根据中国印刷协会的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全国中小学生的教材已经全面实现了绿色印刷。通过借鉴及推广印刷行业绿色发展的经验,有序推动不同行业的绿色化进程。

大力推进环境绩效评估工作,提升公众绿色意识。使用量化的环境绩效,促使公众更新理念、夯实绿色信息基础。加强环境信息宣传教育,增强生态文明意识,通过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

环境标志的核心要义是体现产品环境行为的优异性,表明通过认证的产品在质量合格的基础上,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污染排放更少、毒害更低、资源更节约、人体健康危害更小等方面的环境性能优势。通过对现行97项环境标志产品标准的梳理,结合产品特点和定量指标要求,2014年环境保护部组织环境发展中心重点就其中具备定量评估条件的46项标准开展了2013年度的环境绩效评价。初步结果表明:在大气污染减排方面,通过中国环境标志有效认证的产品在2013年共减排了20.5万吨的VOCs(约占我国工业源VOCs年排放总量的1.7%)和859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约470万立方米森林产生的碳汇);在水污染减排方面,减排了1232吨总磷,约为大湖流域总磷年排放量的1/10;在固废危废控制方面,减排了16.75吨汞,约占全国汞排放量的2.4%,相当于2.8亿只普通5号电池的汞含量;在节约能源资源方面,共产生约133亿千瓦时的节能量和2.27亿吨的节水量。为促进污染物减排、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居室环境质量改善、保护人体健康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等做出了积极贡献。

通过各种环境绩效信息的评估、发布,鼓励绿色出行。倡导低碳、环保出行,合理控制燃油机动车保有量,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推动采取财政、税收、政府采购等措施推广应用节能环保型和新能源机动车。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严格执行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在重污染天气等特殊情况下,推动公众主动减少机动车使用。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后,依法推动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短信等途径告知公众,指导公众出行。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启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国际窗口。2008年,中国环境标志加入了全球环境标志网络(GEN),2012年通全球环境标志网络国际合作体系(GENICES)认可,并成为GEN理事会理事。目前,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机构已与德国、韩国、泰国、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新加坡、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互认合作协议。充分服务于国家“走出去”战略,开发国际认证市场,积极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动沿线国家采信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标准及结果。

通过环境标志的国际合作,及时了解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政府绿色采购、公众绿色选择等方面的信息。为公众提供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国际信息,推动国内相关产业、产品、生产工艺以及技术的升级进步,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推动我国绿色贸易的发展,增强全民环境意识、节约意识、生态意识,选择低碳、节俭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活方式绿色化的社会新风尚,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和群众基础。

过去的二十多年,环境标志有力地促进了节能减排与生态环境保护。展望未来,中国环境标志将不断开拓创新、服务环境保护、引导绿色消费、建设美丽中国,通过对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的促进,对公众绿色意识的引导,积极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共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为建设美丽中国添砖加瓦。

Promoting the greening of lifestyle by leveraging environmental labeling certification

作者单位:中环联合认证中心

猜你喜欢
标志印刷消费
多功能标志杆的使用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印刷+智能=?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认标志
首都的标志是只熊
40年消费流变
《出版与印刷》2016年总目次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