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许秋里
协同式内容生产:一个“五星级”新闻专题的诞生——新浪新闻“杭州G20峰会报道”的创意设计
文/许秋里
许秋里
G20杭州峰会落下帷幕后,自媒体《传媒大观察》对新华网、人民网、网易、搜狐等网站的新闻专题报道进行了比较,将新浪新闻推出的《全球新“航”向,中国再升级》专题给予“五颗星”的最高评价,称此专题设计“在新闻地图插入超链接,拖拽方向轴,立体直击,受众可以看到杭州主会场、灵隐寺、西湖三堤等的全景。H5再现了G20的进化历程,点击文字链接进入专题报道,扫码在移动端获取元首对话漫画。H5页面设计活泼,受众体验丰富,参与性强”。
让内容更好玩,是我们的一贯追求。从玩用户互动到融媒体呈现,围绕“内容新表达”我们一直在持续探索,而能让创意得以实现,让脑洞能够落地的,是一个有效的团队作业流程。在“杭州G20峰会报道”活动中,正是协同式内容生产,推动了新浪新闻一个“五星级”新闻专题的诞生。
早在做年度规划时,杭州G20峰会报道已被纳入新浪新闻媒体部的重点项目。全国两会大报道结束不久,我们即开始准备下半年主要工作。对于杭州G20峰会报道,确定总编辑牵头,新媒体实验室主要负责,新浪国际、视频、图片等团队提供报道支持的总方针。
新浪新媒体实验室当时团队6人,除了负责人外,有3个策划编辑、1个设计师、1个前端工程师以及设计、前端实习生各一名,具备独立融媒体产品产出的能力。除了大事件融媒体报道外,实验室在重点新闻上也做一些数据新闻产品的配套跟进,同时结合运营数据进行一定的用户分析和媒体趋势观察。
一个报道项目的负责,包括报道主题的敲定、展开框架的确定、各子项目的滤清以及内容铺开和报道进度的把握等等,这些都关系着如何去调动各组来跟进这个报道,对方需要从哪些环节来具体协调。
谁来做和如何推进,对一个报道项目的起步阶段非常重要。只有明确了这两个东西,后续针对项目执行的一些流程,才容易有一个有序可循的框架。
在形成初步的报道框架基础上,接下来就是设计报道方案。
新浪新媒体实验室在筹划这个报道方案时着重抓住纵向和横向两个环节。纵向是指需要通过回顾和研究之前的G20峰会的报道,把握总体的走向和逻辑,预估整个报道推进中需要准备的各个环节,并结合今年的新情况,考察和探讨今年G20峰会报道的侧重点;横向是指根据当下的行业情况,去猜测竞品和相关媒体机构可能会如何切入,有些东西能否共同来生产、哪些环节可以做出自己的亮点,突出独特性。
这是一个资料收集的过程。
这个阶段,主要明确两点:第一,历年情况。G20峰会更多是一个财经领域的新闻选题,虽然重要但话题离普通百姓还是有一定距离,今年之所以广受关注,其主要原因是在中国举办;第二,直播、VR、全景视频、新闻游戏是当下流行元素,需要融入报道中。
针对第一点,我们进行了机构走访,和各涉及G20组织和传播的机构进行了沟通,了解他们对G20峰会传播模块的一些规划,以期对整个峰会的走向有一定的把握。
针对第二点,我们采取了用户访谈,了解对于VR、新闻游戏等新鲜的玩意儿,哪种会在这样的主题下用户去感受、去传播。我们在媒体从业者和非从业者中均设计了相关问题,和潜在用户聊聊想要什么。
通过调研,我们确定本次G20峰会报道的方向:从人文视角去关注这次G20峰会,同时报道杭州的城市变化;突出本次峰会核心内容和影响力。
《全球新“杭”向,中国再升级》专题页面(产品封面介绍:手绘地图页面,以天蓝色为主色调,开机画面中央有着从2008年美国华盛顿G20会议开始的主要标志进行手绘,配以当年会议的主题。随着地球的转动不停翻动刷新,最后跳转到2016年的杭州雷峰塔。小船、进入主页面的按钮“开始起航”这种细节上的设计,都与专题的大主题丝丝入扣。翻页的设计参考了翻阅日历的形式,意味着峰会即将到来;而底部的地球随着轮船转动,暗示着G20是全球参与的会议)
我们把主题定位“全球新‘杭’向,中国再升级”,新航向是指目前国际和国内的经济环境出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势必是峰会关注的焦点,各国领导人在这里透露的思路,或是各国新的经济动向。而“航行”的“航”,与“杭州”的“杭”是同音字,我们取它做主题;后半截“中国再升级”,则是我们试图透过本次峰会去窥探杭州的升级变化和国内经济未来新的发展走向。
在产品主线方面,我们主打沉浸式体验、四线立体直击的概念。用手绘地图做主界面,把航拍、场景化H5产品、体验式小游戏捆绑打包,做成了一个“空中、地面、场内、场外”四线立体直击的交互专题产品,打造融媒体报道的全新体验。
(产品内页介绍:点击底部起航,进入专题主体部分,来到中国杭州。四线立体直击,花式报道打造沉浸式体验。映入用户眼帘的是一幅手绘全景式地图,雷峰塔、灵隐寺等标志性建筑点缀其中。背景音应时响起,浮动的气球是转发功能。在画面的左下角,设置了五个按钮,分别为“全景、空中、地面、场内、场外”,无论你最关心哪一部分,新浪新闻带你可以四线立体直击,全方位感受G20和杭州的魅力)
当确定好报道主题和产品主线后,后续是一个分工和填充的工作。这时候需要列好所有子项目,如主推的子策划、需要其他业务线来配合跟进的内容、推广环节的规划。
比如,空中模块,新浪视频的团队负责航拍题材的准备;地面模块,新浪图片负责峰会期间的杭州城相关主题内容的拍摄和编辑;场外模块,新浪国际配合提供外围的G20峰会相关的周边策划;场内方面,日常资讯的同事负责大会当天的直播准备。
可视化新闻选题,需要用小角度来碰撞新包装。我们构思了两个主推的子策划,这是跟前期调研分不开的。话题相对离市民有距离,很多人连G20到底是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我们需要去梳理一个每一年G20到底在哪里举行、达成了什么结果的盘点;同时,结合我们的主线,这个盘点需要做得有趣、接地气,可以玩起来。这样,我们推出了第一个子策划《G20进化论:你来感受感受全球升级》。
扫码进入《G20进化论》专题页面(产品介绍:扫码进入,可以看到恐龙蛋破壳而出一只小恐龙,在观众的手指点击下逐渐成长,感受着G20的那些小故事。它的每一次“进化”,也伴随着传播载体的变化,从博客、微博到微信甚至网约车软件,“小恐龙”跟随时代不断成长。从2008年华盛顿会议时“保持全球复苏在轨”的主题再到金融危机下的美国伦敦“合作应对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的各方努力,当年流行的社交平台,发布着当时各国的发言动态)
另一个重点的策划,是切入到元首本身,民众的好奇点。西湖畔,九月初,各国大佬齐聚杭州。家国事,天下事,元首关注哪些事?我们将那些可能出现的严肃新闻点化成谈天说地的家长里短,通过对话,使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或者对立摩擦等等,观众都可以尽收眼底,把国际新闻玩得轻松些。
扫码进入《元首相会G20,他们这样聊》专题页面(产品介绍:扫码进入,产品以奥巴马、普京等元首合影开始,当合影散场,元首们开始三三两两地交流,用户可以选定一组人偷听聊天过程。观众是元首聊天的旁观者,可以任意选择元首与元首之间的对话。场景中设计有很多动效与表情,在逗趣对话中穿插了众多国际时政新闻,如俄罗斯和日本的岛屿纷争,英国脱欧各国的态度,美俄之间四年没有正式互访等等,将内容呈现得逼真又充满趣味)
当报道主题、承载的产品样式、主推的子项目敲定好了后,就需要把进度表进一步细化,落实到具体的环节和对应的人上:包括各子产品上线的时间、各模块内容给到的时间、专题传播推广的安排和报道期间的工作预案,便于各小组能互相知会和高效推进,把整个新闻报道按节奏推进。
这个准备的过程,其实也是报道在逐步推进的过程。对这类活动或会议型的新闻专题报道而言,当活动结束时,可能才意味着整个项目总体结束。
新一代叙事者需要考虑的,既有传统叙事的逻辑、复杂背景的呈现、抽象文字的具化、图文交叉的顺畅,亦有用户碎片化的信息消费习惯、微信朋友圈的社交需求、移动端的手势操作,以及一些现在还无法预见的新变化、新需求。这离不开一个协同作业的内容团队生产流程,而且我们需要不断地去优化、创新这个生产机制,更好地迎接传播升级、持续做好内容创新。
(作者系新浪新闻资讯运营副主编、新浪新媒体实验室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