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双燕,张红梅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江苏 南京 210046)
高职学生的生活质量与体育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杨双燕,张红梅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江苏南京21004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高职学生体育行为与生活质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职学生生命质量状况和健康状况都处在中等以上水平;男女高职学生在生理领域没有显著性的差异,但在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均有显著性差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高职学生和不经常参加、从不锻炼的高职学生在总的生命质量、总的健康状况和其他4个领域的平均值依次减少,均有显著性差异。此外,为了提升高职学生的生活质量水平,从生命教育的3个维度入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高职学生;生活质量;体育行为;健康状况
生活质量是指以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为基础的人们对自身状态、心理功能、社会能力及个人综合状况的主观感觉体验。它是评估个体及群体的健康水平,评价健康促进工作的综合指标之一。体育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学意义决定了体育必然要承担促进人类健康的重任,必然以人类健康作为其发展的终极目的。特别是在改善生活方式与提高生命质量方面展示了其独特的作用和魅力。国内外学者对体育与生活质量方面进行了研究。例如,卢元镇在《体育运动—现代人生命质量的守护神》一文中指出,体育运动是现代生活方式的调理者,体育运动是改善生活方式、治疗亚健康状态的一种最积极、最有效、最廉价的手段。李映红在《体育休闲与生活质量的研究》一文指出,体育休闲生活方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巨大,他甚至成为现代生活质量评价中的重要因素。美国研究人员也认为,体育活动和好的生活习惯是我们维护自身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最为积极、经济的手段,它的作用是任何医疗手段不能代替的。笔者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后发现,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居民或大学生的生命质量及其体育行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其呈现出了一些创新性成果。但现有研究还有如下不足:(1)从研究对象看,对普通大学生生活质量的较多,但对高职学生生活质量研究相对较少。(2)从研究内容看,对高职学生生活质量与体育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相对缺乏。
基于此,本文对江苏省高职学生的生活质量与体育行为的关系进行研究。本研究不仅能丰富和发展体育促进生活质量的理论与方法;同时对于制定高职学生健康促进策略、改革学校体育课程以及开展全民健身计划都具有现实的意义。
2.1研究对象
高职学生生活质量与体育行为的关系。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大量生活质量与体育行为等方面的相关文章。
2.2.2问卷调查法调查问卷主要包括2个方面的内容:(1)生命质量状况调查。采用WHOQOL-BREF量表中文版,该量表由26个条目组成,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等4个领域24个条目和总的生存质量和总的健康状况2个条目。考虑到使量表更贴近高职学生的生活,对个别条目进行了删减。总的生命质量和总的健康状况的得分为5分,得分越高,说明生命质量越好。问卷采用5阶段尺度进行测量。(2)自编体育行为现状问卷,包括学生对体育的认知、锻炼的时间和次数等内容。(3)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南京市内的3所高职院校6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问卷发放方式为在体育课前到操场或直接到学生宿舍随机现场限时调查,现场收回。于2013年3月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86份,有效率97.66%。其中男生有316名,占总的53.92%;女生有270名,占总的46.08%。
2.2.3数理统计法对调查数据利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3.1生命质量总得分情况
调查表包含4个领域,即生理领域(7个条目)、心理领域(6个条目)、社会关系领域(3个条目)和环境领域(8个条目),各个维度的平均得分见表1。从总的生命质量和总的健康状况来看,得分均在中间值3分以上。这表明这些被调查的高职学生的生命质量状况和健康状况都处在中等以上水平。从生命质量的4个领域得分来看,高职学生在环境领域得分相对较低,表明他们对自己的居住条件、卫生保健及信息交通等情况不理想。
3.2不同性别高职学生生活质量的比较
采用t检验,对不同性别大学生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由表2得知,男女高职学生在生理领域没有显著性的差异,但在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均有显著性差异。男生在这3个领域得分均高于女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男生在心理方面、社会关系的处理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要比女生强。
投稿日期:2016-05-18
3.3不同体育行为学生生活质量的比较
衡量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看这个国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的多少,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体育的参与程度和亲和程度。我国把每周至少3天参加30min中等强度体育锻炼的人定义为经常锻炼标准人口。在本研究中,按照这样的标准将学生分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和几乎不锻炼等3组。由表3可知,经常参加的学生和不经常参加、从不锻炼的学生在总的生命质量和总的健康状况和其他4个领域的平均值依次减少,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意味着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高职学生的生命质量和健康状况均要明显好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高职学生和从不参与体育锻炼的高职学生,并且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高职学生的生命质量和健康状况也要明显好于从不参与体育锻炼的高职学生。也就是说,体育锻炼行为是提升高职学生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
4.1结论
4.1.1高职学生的生命质量状况和健康状况都处在中等以上水平。从生命质量的4个领域得分来看,学生在环境领域得分相对较低,表明他们对自己的居住条件、卫生保健及信息交通等情况不理想。
4.1.2男女高职学生在生理领域没有显著性的差异,但在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均有显著性差异。男生在这3个领域得分均高于女生。这表明男生在心理方面和社会关系的处理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要比女生强。
4.1.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高职学生和不经常参加、从不锻炼的高职学生在总的生命质量和总的健康状况和其他4个领域的平均值依次减少,均有显著性差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的生命质量和健康状况均要明显好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和从不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并且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的生命质量和健康状况也要明显好于从不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
表1 高职学生生活质量的各领域总得分
表2 不同性别高职学生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表3 不同体育行为学生的生活质量比较
4.2建议
4.2.1以高职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养成为核心的思想引领生命教育,使其自觉地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4.2.2以体育精神为核心的精神层面,马约翰老先生曾经说过:“体育首先不是比赛或者某生技能,而是成长方式和教育必需。”体育是身体自我展示的一种表达,通过体育运动来实现人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它会激发出高职学生对其所生存环境的认同感,激发高职学生内心对世界美好的向往,能有效地提升其生活质量。
4.2.3以体育活动体验为核心的行动层面,让高职学生在运动中体验生命的价值的自我实现。在教学中,首先应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会生命教育的精髓,如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各种体育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在运动中体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感受生命的力量,从而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并让学生认识到运动对提升生命质量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其次,应提倡课内外一体化的大课程观念,重视学生的早锻炼和课外锻炼,并充分发挥大学体育社团的作用,让高职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拓展其生活技能训练和加深高职学生对生命的体验,让他们重视生命,并提升其生命质量。
[1]陈英梅,王知章,何岚.大学生个人消费与其生活质量关系的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S1):293-294.
[2]余宏.上海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3]吴永慧,刘志红,李辉.我国大学生的生命质量与体育锻炼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9,45(2):88-91.
[4]卢元镇.体育运动—现代人生命质量的守护神[J].体育科研,1998(3):1-6.
[5]李映红.体育休闲与生活质量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2):196-198.
[6]布莱恩·J·萨克.运动健康完全手册[M].刘忻,李伟,杨存真,等,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14-48.
[7]江崇民,张一民,张彦峰,等.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程度评价的辨识[J].体育科学,2009,29(5):24-31,39.
G807.4
A
1674-151X(2016)08-119-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5.062
2014年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中心项目(编号:STYA14012,主持人:杨双燕)阶段成果。
杨双燕(1974—),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学校体育、体育社会学。